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汽車人 > 返回

陳斌:汽車產業發展須把握好“幾個關鍵”

發布日期:2016-04-27 12:29  來源:綜合報道  作者:亓習雨   瀏覽次數:2572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 陳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由年產量十幾萬輛到去年的2450萬輛,乘用車產量2000多輛到去年2000多萬輛的發展歷程。有擔憂,有爭議,但我們更有夢想和信心,因為這是一個健康的產業,這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

目前,中國汽車工業已經成為單一產值最大的產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帶動作用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當前又處在轉型升級、由大到強的關鍵時刻,以“綠色、創新、共享”開啟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新階段為主題舉辦論壇,旨在通過從全國經濟發展大勢著眼,從世界汽車產業結構性變化與挑戰入手,從中國汽車工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匯聚國內外各界的真知灼見,為汽車工業的轉型升級獻策獻計。

汽車工業承載了太多的責任,在此我想就汽車工業當前的發展,在宏觀政策和產業政策的把握上處理好幾個關鍵談點個人的看法。

一、汽車工業的穩增長與調整結構的關系

汽車工業在“十二五”期間經濟運行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汽車的產銷量年均增長6.4%,汽車兼具消費和投資雙重屬性,商用車屬投資類,與國家投資大環境密切相關,“十二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年遞減,商用車也出現了逐年遞減的態勢(目前商用車又有了起穩回升的態勢)。由于汽車產品消費的政策屬性比較敏感,在為國民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時,不僅對行業自身,而且對國民經濟發展都是有利的。發展速度快了,對汽車工業自身來說未必是好事,容易出現大起大落。建議實施有利于結構調整的長期性政策,比如對汽車下鄉補貼的政策,淘汰低速載貨車,滿足國4標準以上的運輸車給予適當優惠。

二、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的關系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是汽車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在產業政策的扶持下,國內新能源汽車得到了迅速發展,但良莠不齊的現象令人擔憂。新能源汽車是集制造技術、信息技術、材料技術于一體的現代制造業的代表性產品,發展新能源汽車不是一錘子買賣,需要有強大的資源,雄厚的資本,堅定的信念和創新的精神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留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是很重要的,讓實踐去檢驗。同時打破行業壁壘,打開企業圍墻,實施創新型發展和開放型發展對新能源汽車來說至關重要。傳統汽車依然是支撐汽車工業發展的基礎,產品基數大,消費人群多,對產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在相當一個時期內,汽車工業的產業升級依賴于傳統汽車的技術進步,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的發展是相互兼顧,相互支持,相輔相成的,兩條腿走路是符合中國國情的。

三、中國品牌與外國品牌汽車的關系

外國品牌汽車是我國汽車產業對外開放出現的,30多年來在滿足國內市場消費需求,以及品牌產品所帶來的研發、生產、質量、標準、服務、管理等諸多方面,對國內汽車產業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些影響既有激勵,也有壓力,正是在這些激勵和壓力下出現了中國品牌的汽車。中國品牌汽車雖然只有十幾年時間,但它逆勢而上,發展很快,雖有差距,但是孕育著強大的生命力。2015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32%,這是一個極大的成功。

我一直在強調,汽車產業是中國發展最好的產業之一,它滿足了億萬消費者多層次的消費需求。競爭是需要對手的,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在中國市場上兩類品牌的長期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客觀需要的。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品牌汽車的成長需要汽車界全體同仁們一起努力,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包容和支持,而不是妄加指責。

四、比較遺憾的是,汽車工業的發展對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帶動作用目前階段還是有限的

汽車產業的專用生產設備絕大部分還是進口的,嚴重影響了汽車產業的競爭力,這主要還是裝備制造業自身的問題,更主要的是裝備制造業和汽車制造業都處在相對封閉,各自發展的狀態。行業的隔閡還沒有打破,行業的融合發展尚未建立起來。最近工信部等有關部門正在組織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要建立起用戶單位、生產企業、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三方聯合,集中支持長期依賴進口的專用生產裝備和生產線,機械汽車本是一家,應該攜手共同解決長期依賴進口的短板裝備。為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中國汽車工業是世界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汽車工業轉型升級的實際成果必將惠及相關企業和消費者,其意義深遠。同時,轉型升級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是我國千萬機械汽車職工肩負的責任使命,必將為此不懈奮斗,真誠希望各位業界精英和專家學者借助汽車論壇的平臺,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留下遠見,增進人類福祉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根據論壇講話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上一篇:李稻葵:未來汽車業誰是老大?

下一篇:北京車展潮老頭——陳光祖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