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市現狀需警惕
首先對于當前的產銷形勢,董揚表示,汽車產銷增幅同比呈現出逐步下降的趨勢,交叉型乘用車受相關政策退出的影響,下降幅度最大。同時,1.6L及以下排量汽車和自主品牌所占市場份額也出現了下降的趨勢,這些現象都應當引起大家的警覺。
今年車市增幅恐將低于預期
之前專家預測今年我國的汽車增長率能達到10%-15%,對此董揚表示就目前情況來看,今年恐怕達不到這個預期,數字甚至會低于GDP的增幅。而這樣將達不到拉動GDP增長和進一步擴大內需的目標。
主要原因有五點:購置稅優惠等政策的退出和國家宏觀調控帶來的影響、燃油價格的不斷攀升、部分城市治堵限購政策的實施的影響、受油耗準入政策的實施影響、日本地震的影響,其中日本地震的影響在4月更為明顯。但他表示,這種低迷或將在年底前結束。
中國汽車工業產能并不過剩
對于之前媒體擔心汽車產能過剩的問題,董揚認為完全不用擔心,當前中國汽車工業依舊產能不足,還沒有到產能過剩的階段,對于產能問題的擔憂實際上是對投資過熱的擔心。許多車企提出的“十二五”規劃看似數量龐大,但實際上相比于“十一五”,增幅并不明顯。董揚表示,要想把中國汽車工業做大做強,企業集團的增長速度就應當大于行業內的平均水平。
對于如何解決投資過熱和產能問題,董揚認為,地方政府投資過熱的沖動源自在生產端收稅。如果能修改稅收制度,把稅收調整到消費端,地方政府便會將注意力轉移到擴大市場和消費上,這樣以來,投資過熱和內需不足問題都將得到解決。
日本地震將會繼續對車市產生影響
數據顯示,日系企業生產占狹義乘用車的比率從3月的21.88%降到4月的15.46%,批發市場占有率從21.48%降到17.25%。董揚秘書長表示,日本地震帶來的影響在4月份更加明顯,下月會繼續產生影響。目前,豐田、日產、本田這些企業都已經大幅度的削減了產量,下半年是否會恢復也尚不知曉。同時,日本地震對全球零部件生產都產生了較大影響。
新能源汽車全套政策近期將出臺
有記者問道,目前我國出臺的新能源政策,更多的傾向于純電動車,而對于油電混合動力車型卻沒有過多涉及。董揚介紹到,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全套政策和規劃正在制定中,不久就將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