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在歷經多年高速增長之后,2015年進入了低增長的“新常態”,2016年汽車市場將何去何從是很多企業都關心的熱點話題。由新浪汽車、寰球汽車及中國國際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共同舉辦的“典贊-2016中國汽車市場論壇暨新浪年度車頒獎盛典”2016年1月20日在北京嘉里中心舉辦,廣邀主流車企高管精英、頂級學者專家,激辯行業前沿熱門話題。以下為新浪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劉曉科講話實錄。
劉曉科新浪汽車事業部總經理 劉曉科
劉曉科:尊敬的王會長,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今天很感謝各位能夠出席由新浪汽車、寰球汽車主辦以及中國貿促會共同舉辦的盛典,得益于購置稅減免政策出臺,2015年,中國迎來2450萬輛新的汽車產銷記錄,連續七年蟬聯全球第一。但我們也發現,貫穿整個2015年汽車市場的詞語,莫過于“互聯網+”。
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大舉進入汽車業,樂視更是將阿斯頓馬丁將作為樂視超級汽車代工廠。與此同時,國外,谷歌和福特成立合資公司致力于無人駕駛研究,就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奔馳、寶馬、大眾三巨頭不約而同宣布,將智能化作為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網購成了新的消費習慣,多家汽車電商在2015年“雙11”期間開啟了汽車銷售狂歡季,銷售車輛和銷售額紛紛再創新高。除阿里巴巴等電商,車企也紛紛開始自建電商平臺。綜合各類汽車電商平臺的成績,本年度雙十一電商賣車超過15萬輛,銷售額突破300億元。毫無疑問,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傳統汽車產業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轉型升級的機遇,汽車駛入互聯網時代是大勢所趨。汽車電商比傳統車商有著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因素,同時價格透明度、品牌粘合度、消費理解度都要高于傳統電商。
在新的機遇面前,2016年新浪汽車面臨著轉型,將會向兩個方面進行發展,第一,媒體業務載體逐漸向移動端轉型,2015年,新浪汽車WAP端流量日均PV達4268.44萬,移動日均峰值UV已經達到600萬,更可喜的是,用戶粘性時長達到228秒,領先于垂直媒體。在移動轉型的時候我們強化內容的分發與聚合。分發重視針對移動特點的用戶瀏覽習慣,流量高峰從早上轉移到晚上,從工作日轉移到周末。我們編輯不在僅是內容制造者,我們更是內容傳播和運營者,一篇文章在生產編輯后,現在會拿出50%的時間用于分享和與讀者互動。聚合方面我們強化內容產生機制,由編輯部原創到PGC+UGC方式轉型,為用戶提供的不在僅是新聞資訊而是購車信息。另外,我們強化了基礎的車型庫信息標準化建設,視頻打造了工作室模式,讓新浪汽車擁有超過10檔汽車視頻。最后,基于微博的自媒體和汽車點評類產品運營,使新浪微博成為汽車行業最大的UGC內容供應平臺,這點我們下午微博白皮書上會詳細闡述。
第二,新浪汽車在保持媒體業務的優勢同時積極開拓以試駕線索為核心的新模式創新。新浪汽車在2015年8月25日推出“我試試”試駕產品。到目前為止,“我試試”已經上線了北京、天津、廣州、杭州、長沙、南京、濟南、青島等10個城市,日均提供服務車輛3200輛,其中北京規模最大,日均提供服務車輛1800輛,涵蓋100多款車型300多個車款。日均整體產生的線索達到2000到3000平均水平。
“我試試”產品聯合新浪秒車在2015年12月12、13日兩天推出的線下大型新車團購會活動,共有奧迪、寶馬、奔馳、大眾、豐田等11個主流品牌參加。兩天的時間里,共有1015組購車客戶到店,現場成交率達42%。
2016年我們會基于線索收集基礎,推動車主認證的過程,另外,通過調研發現目前85后購車用戶選擇的關鍵在于口碑和車主之間的交流,同時我們會為廠家和經銷商提供大數據的分析工具,配合我們收集線索+用戶瀏覽行為+微博車主畫像,可以精準分析一個用戶購買意向的高低,這樣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廠家遇到的線索雜亂特點。
最后整個的中國汽車行業正處在加速轉型的過程中,在互聯網行業里頭尤其媒體行業,也存在著一個變革的時期,今天我們希望邀請各位嘉賓共聚一堂,共同來討論今天四大主題,希望這些話題能夠給行業帶來一些啟示,也感謝今天各位精英大佬們,希望在各位在本次論壇中暢談欲言,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