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電動汽車創新與發展論壇近日在北京舉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在會上表示,中國低速電動汽車行業的興起對國內經濟將是件好事,但是要盡快出臺并完善相關的監管政策和法規。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介紹,早在2014年6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組成了低速電動汽車課題研究小組,期間除了對河南、山東等電動汽車生產企業的現狀進行調研,隨后的數月中完成了課題調研報告并提交國家決策層面。
我國在地域、氣候、經濟等方面的巨大差異催生了多層次型的汽車市場,從目前可選擇的交通工具上看,低速電動汽車以其“購買及維護成本低廉,燃料獲取簡單”成為最佳選擇,并更適宜衍生出智能實用的新型交通工具,因此,“出行機動化的需求越來越高,政府需要合理引導人民使用節能、環保的出行工具,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和小城鎮壓地區。”付于武說。
資深汽車媒體人張毅介紹,低速電動汽車起于低層,需求層次以老年人代步車及中小城市的農村市場為主,其生長之初由于國家層面沒有相應的行業制造標準,安全系數及產品質量一度遭受詬病。
河南沃隆車業董事長韓群山與付于武的觀點不謀而合。韓群山在接受記者采訪說:“需求決定市場,2-4萬元的低速電動汽車,正是符合了中小城市的農村需求,只要嚴格按照汽車的相關標準生產,安全系數不會是問題。”
據了解,早在去年11月份,河南沃隆車業公司就曾發布了一款可以無限續航的電動汽車的投產上市,韓群山認為,這預示著該產業的“瓶頸”技術的突破,此舉將會把電動汽車帶進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據了解,國家有關部門評價、檢測和成果鑒定專家認為,沃隆車業“智能續航技術”已達到同類產品的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是目前為止綜合性能、性價比很高的技術,這將會為我國電動汽車的推廣使用帶來新的突破。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黃永和認為,中國新能源電動車產業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緩解城市擁堵、空氣污染、改善民生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沃隆飛悅型低速電動汽車切合了消費者的需求和現階段行業實際情況,應積極鼓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