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06-29 15:42 來源:綜合報道 作者:亓習雨 瀏覽次數:435
這則廣告發布之后,我們會發現輿論的關注點很有意思。圍繞廣告所引發的爭議焦點更多是指責一汽馬自達這樣的做法太過直接犀利,但對其馬6的底盤宣傳卻基本沒 有異議。這說明一汽馬自達這回還真的非常精準地找到了一個訴求點,調侃了對手卻讓對手們無言以對,從傳播的角度看,這次投放應該是成功的。
一汽馬自達為什么要通過這樣“出格”的方式為馬6這樣的老款經典車造聲勢?突出產品賣點提升銷量是一個考量的維度,不過更重要的是,一汽馬自達希望向外界傳達自己的造車功力,而馬6在中國市場這些年積累的口碑,恰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
這 些年車企為了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口味,在推廣車型產品時,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對各種時尚前沿的外觀內飾以及各種炫目的科技配置的包裝。但我們知道,如果把車比 作人,其實那些只相當于華麗的衣服和配飾,發動機、變速器和底盤三大件才是一輛車的核心,更是決定其是否成為好車的關鍵因素。也只有這三大件,可以真正體 現一家車企的底蘊和技藝之處,也是對手短時間內難以模仿和超越的。一汽馬自達這次把壓箱底的技能給抖露了出來,也是真拼了。
全球市場上,馬自達的產品陣容、生產規模自然難以和豐田、本田、日產這三家大廠相比,不過這個品牌的受尊敬和歡迎程度并不亞于對手,粉絲忠誠度也不低。這里面最關鍵的原因,在于馬自達對汽車的運動精神,對操控樂趣的堅守,當然也得益于馬自達在底盤調教方面的過人之處。
實 際上,在發動機、變速器和底盤三大件里面,人們往往看到發動機漂亮的參數,變速器的各種技術結構,而底盤卻顯得有些默默無聞,與其“地位”有些不成正比。 如果一輛車動力再強勁,變速器再優秀而底盤功底不足,絕對難以算作是一部好車。因為它只有強勁的心臟,卻沒有強健的四肢——沒有一副好的底盤,再好的動力 也會大打折扣。底盤是發揮車輛性能的絕對基礎,正如習武之人,都十分重視扎馬步的練習一樣。
所謂“底盤好不好,上車就知道”。有的車開起來總覺得松散、發飄,加速和過彎沒信心,而底盤上有真功夫的車會讓你覺得既好開又有信心開得暢快,隨心所欲,人們常說的“人車合一”正是如此。馬自達也是憑借這一技藝在中國迅速打開市場。
2003年,馬6以挑戰者的姿態進入,很快便獲得了“彎道之王”的稱號。12年來,車主對馬6也許會出現“一千個哈姆萊特”式的的評價,但基本有一點都不會避談——底盤穩固,操控好,彎道表現佳,富有操控樂趣。
馬自達6的四輪獨立懸架優于絕大多數A級車,大大提升了運動性能。此外,寬體底盤設計、3H高剛性車身、出色底盤調校及良好的制動表現也同樣對于操控的提升功不可沒。
其 實,馬6身上的E型多連桿后懸架目前很多同級車型都有,差異主要還是來自背后調教匹配的功夫,而底盤調教一向是馬自達最擅長的。很多馬6車主說,該車的底 盤軟硬適度。所謂軟硬適度,并不簡單地體現于過坎時候的顛簸程度,更重要的是轉向時的側傾角度。側傾大了——太軟,在轉向時容易使得車身重心全部壓在外側 的兩個車輪上,造成側滑,甚至出事故。在這方面,馬6的工程師拿捏得當,調校得既適合家庭使用,又適合激烈駕駛。或者說,在舒適和運動之間尋找到一個適合 大多數消費者需求的平衡點。而這樣的體驗看廣告看不出來,在賬面上也難以呈現,只有親自駕駛過后才能感受得到。
當然,底盤的功底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輛車的安全性,因為操控極限更高,遇到險情車輛更好掌控,或者說更不容易失控。
回 過頭來再說馬6的這次大膽的廣告,不管怎么說,它帶來了消費者對馬6這款成熟經典車型的再度注目,也喚起了人們對汽車底盤重要性的認知熱度。直到今天,馬 6的底盤素質和操控水平還是不落人后。雖然這款車沒有什么花哨的配置,但在作為一款好車,核心層面的品性依舊具備出色的競爭力,當然還有同樣出色的性價 比。
不過,細數近年來市場上熱門A級車,猛然發現馬6的底盤風采不減當年,不知這是馬6的成功還是中國車市的悲哀?
周冠宇是F1的第一位中國車手,是今年唯一一位參加比賽的新秀車...
我們眼里看到的,我們口里所說的,其實就是我們內在世界的反應,...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有人說:“教育學就是關系學“。我認為...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在思維影響人生一書中說:“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當你遇到困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