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生活 > 車之道 > 返回

虛假宣傳 車易拍事件拷問企業誠信度

發布日期:2016-03-25 11:22  來源:蓋世汽車網  作者:亓習雨   瀏覽次數:630

 
在號稱有數千億市場的二手車領域,“互聯網 ”模式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十分活躍,然而隱患也不少。

就在3月15日媒體曝光的一系列公司事件中,國內最大的網絡二手車銷售平臺——車易拍也被列入了調查名單。這家著名的網上二手車交易公司所拋出的“無差價”名不副實,后臺擁有的是兩套買賣競價系統表明,汽車交易差價明顯。這則報道中指出,在車易拍交易的過程中,一輛車的競拍價為1.21萬元,最終買價1.3萬元,比賣價高出了6.93%;而在別克4S店時媒體記者也發現,一輛最終賣價為4.42萬元的二手車,賣方顯示為3.81萬元,差價6100元,比賣價高出了16%。這樣的差價比無可厚非,中間商賺取利益也理所應當,甚至也有人為車易拍辯解,差價比例在整個汽車行業中并不算高,而且車易拍可能大部分的差價也讓利給了4S店這樣提供車源的合作方。

不過,之所以在“315”這一天車易拍的交易方式吸引目光,“虛假宣傳”最關鍵。因其公司長期以來皆以“透明”和“無差價”樹立招牌,且短時間內聚集人氣、成為網絡銷售中的老大。

在整個二手車行業中,車易拍并不是唯一宣稱“無差價”的公司。瓜子二手車、優信二手車都以“透明”、“無差價”做文章。如瓜子二手車寫明“個人直接賣給個人,無中間商賺差價”。然而在2016年1月,一位消費者在瓜子二手車上購買2015款沃爾沃XC60時也交了2000元的中介費,“沒有中間商賺取差價”也難以服眾。以此可以想見,市場上的大部分二手車網絡交易平臺都會存在中間費用。

汽車估價檢測平臺“師傅看車”創始人王洋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不收取中間費,二手車企業該如何生存呢?這本來就不合理。據他所知,大部分二手車交易商(含線上線下)都會收取基于賣車價格2%~5%的交易中介費。在美國,甚至有二手車交易商收取高達9%的傭金,因而整個二手車市場所宣稱的“無差價”不可信。

車易拍在事件發生后很快做了處理。其官網的“賣車”頻道已更新了這樣的內容:交易成功后,向買方收取車輛價格的3%作為交易服務費(900元起)和渠道服務費,向賣方收取300元車輛檢測評估費(社區店免費),如果交易不成功,服務費和評估分則均不收取。因此,車易拍并非“無差價”。

王洋向記者分析,事實上對于中間商向買方收取的3%的交易服務費以及渠道費,以往部分企業并不對外公開。其中也有不少原因:首先,對外宣傳自己“有差價”的中間商,難以吸引真正的賣車個人。不少個人在賣車時希望拿到更高的市場價。此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也分析過,增加更多的賣車方可跨越“車源不足”這一門檻,從而穩固暫無長期獨角獸的二手車電商的市場地位。另一方面,對于創業企業來說,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和足夠大的規模,也容易贏得投資方的信賴。

另一點在于,不少賣車人實際上是4S店,在需求方(如中間商)弱勢的情況下,假設賣方能有渠道費,是否也可以實現分成。“一些4S店完全可以把車賣給個人,為什么要把這些車交給網絡銷售商呢?”王洋說。地方有了“渠道費”這一環節,不僅中間商獲得了貨源,還可產生服務費,一舉多得。

事實上,除了車價不透明之外,二手車交易中人們關心的另一點在于二手車的“車況”,真的就如企業對外宣傳的那么明確么?

國內雖然有不少二手車交易商擁有號稱十分專業的檢測隊伍,但由于交易商身兼買賣身份,在檢測過程中難免會存在為了使汽車快速交易而造假的可能。此前就有消費者投訴稱,自己花了幾十萬后才恍然大悟,買到的是一輛大修汽車。這一現象與國外并不同。王洋表示,在美國,任何汽車只要發生過事故和易手記錄,都可在全國范圍的聯網系統查詢到,而美國二手車商也會經過嚴格的前期調查再把這輛車納入到驗車體系中,重重檢驗后最終進入賣車環節。事實上也是二手車交易平臺中存在的誠信疏漏。

汽車及交易商的誠信度,在近幾年來一直被詬病。此前就有震動全球的大眾汽車“造假門”,同時2014年也有媒體譴責海馬等車企與國內汽車檢測機構勾結,通過修改送檢車輛發動機數據等手段,讓車輛油耗人為降低。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小的承諾如果達不到還可理解,然而有些承諾、廣告則是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最大賣點,同時也為此引得了客戶的信任,最終達成買  賣。而事實證明,情況并非如此,不禁讓人十分心寒。這類例子不勝枚舉,如早前的空氣凈化器的除甲醛功效,再如途牛歐洲高端旅行以及可口可樂果汁飲料等都涉及了虛假宣傳。雖然一些事件的結局并未像大眾汽車“造假門”如此轟動、波及廣泛,也沒有身負巨額罰金,但仍在消費者的心中留下了一道無法快速抹去的印記。

對于車易拍,其快速處理“無差價”的行動只是開始。與此事件相關聯的4S店、二手車同行是否也應自???不少廠商或許在“315”可以安枕了,但為了迎合消費者,以往所設的陷阱與虛實有多少心知肚明。樹立品牌信譽度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將其毀之不過是頃刻之間。

誠信本身難以用金錢來衡量,而個人與社會倫理對此的要求卻從未松懈過,它也是社會良性運行的道德基準。誠信所承載的,不僅是你本身的信用,也是對方相信你可守諾的反饋。

作為商家,失信不立,更是內憂外患。

上一篇:豪車都賣哪兒了?你必須知道的市場分布圖

下一篇:異地限遷壁壘將破?商務部擬出新規提二手車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