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一般可分為身體疲勞和精神疲勞。從疲勞恢復時間來看,可分為急性疲勞、慢性疲勞和積蓄性疲勞。急性疲勞是由于日常勞動所引起的暫時疲勞,經過短期的休息,疲勞就會消失,正常駕駛疲勞就屬于這一種。慢性疲勞是由于長期處于疲勞狀態而引起的,這種疲勞使勞動質量下降,影響身心健康,短暫休息不能消失。過度疲勞是由于多次疲勞和連續疲勞積聚形成,可能突然以某種病態表現出來,這種不能用短時間的睡眠來恢復,需要經過長時間休養和十分充足的睡眠進行恢復,否則這種過度疲勞會發展成慢性疲勞。駕駛人在出現過度疲勞和慢性疲勞時,都不宜駕駛車輛。
一、高速公路行車防范疲勞的辦法
高速公路路面寬闊、固定參照物少、車流速度高;既無交通信號燈控制和道路平面交叉,又無行人、非機動車和其他低速機動車干擾,所有車輛都保持較高的速度各行其道有序的行進。在高速公路行車,駕駛人的精力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體力消耗增大,而且會不知不覺地提高車速,甚至喪失制動減速意識。在這種環境下長時間駕駛車輛會感到單調、枯燥,既容易產生松懈或疲勞。因此,駕駛人沒有休息好或感到有點疲勞時,不要駕車進入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上行車時,最好在1個半小時到2小時到就近的服務區休息一下;若感覺有點疲倦或有睡意時不要在繼續駕駛,最好立即休息。
二、主動預防疲勞駕駛的辦法
預防駕駛疲勞是保證行車安全的最有效途徑,當已經感到疲勞再去改善,就不如做好預防效果更好。預防駕駛疲勞可采取以下措施:1.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效果。養成按時就寢和良好的睡眠姿勢,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睡前1.5~2小時內不飲食,睡前1小時內不多飲水、不進行過度腦力工作;臥室內保持通風、清潔,床不宜太軟,被子不要過重、過暖,枕頭不宜過高。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高身體素質。膳食宜選擇易消化、營養價值高的食品;多吃含維生素A、C、Bl、B2的食物,可以防止眼睛干燥、疲勞、夜盲癥的發生;多吃纖維性食物,可以增強胃、腸的蠕動,防止便秘和痔瘡;多吃含鈣量較高的食物,可以減輕駕駛中的焦慮和煩躁感;飯量以七、八成為好,勿暴飲暴食;每餐間隔以5~6h為宜,盡量做到定時就餐,切忌飽一頓,饑一頓;飲食應細軟,不要狼吞虎咽,也不要只吃干食,適量喝湯有助消化。 3.科學的安排行車時間,注意勞逸結合。科學、合理的安排行車時間和計劃,注意行車途中的休息;連續駕駛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連續行車4小時,必須停車休息20分鐘以上;夜間長時間行車,應由2人輪流駕駛,交替休息,每人駕駛時間應在2~4小時之間,盡量不在深夜駕駛。 4.注意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休息方式。駕駛車輛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姿勢,可時常調整局部疲勞部位的坐姿和深呼吸,以促進血液循環;最好在行駛一段時間后停車休息,下車活動以下腰、腿,放松全身肌肉,預防駕駛疲勞。 5.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行車中,保持駕駛室空氣暢通、溫度和濕度適宜,減少噪聲干擾。
三、緩解疲勞駕駛的方法
當開始感到困倦時,切忌繼續駕駛車輛,應迅速停車,采取有效措施,適時的減輕和改善疲勞程度,恢復清醒。 減輕和改善疲勞,可采取以下方法:
1.用清涼空氣或冷水刺激面部;
2.喝一杯熱茶或熱咖啡或吃、喝一些酸或辣的刺激事物;
3.停車到駕駛室外活動肢體,呼吸新鮮空氣,進行刺激,促使精神興奮;
4.收聽輕音樂或將音響適當調大,促使精神興奮;
5.作彎腰動作,進行深呼吸,使大腦盡快得到氧氣和血液補充,促使大腦興奮;
6.用雙手以適當的力度拍打頭部,疏通頭部經絡和血管,加快人體氣血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和大腦興奮。
當然,以上方法只能是暫時的緩
解疲勞駕駛,不能從根本上解除疲勞,唯有睡眠才是緩解疲勞和恢復清醒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
四、國內外主動預防疲勞駕駛的產品
國內預防疲勞駕駛的產品:
1、掛耳朵的,一般駕駛員不愿意掛在耳朵上,功能非常簡單,低頭就報警,首先打瞌睡不一定就低頭,等低頭才報警估計已經掛了。
2、喝咖啡或噴興奮藥到嘴巴里,這個只有短時間的效果,且一旦過了時間人更疲憊,如果連續使用一個月,以后不再對你有任何效果。
3、手表式和眼鏡式,手表式利用脈搏的跳動來估測人是否疲勞,沒有權威的科學依據,且不能解決突然睡著的問題,眼鏡式則是強迫帶一幅厚重的眼鏡來判斷眨眼頻率,基本上許多人都不適應,其實眨眼頻率和疲勞沒有直接關系。
4、方向盤觸摸式,利用在方向盤上安裝一些傳感器來感知駕駛員是否握住方向盤,這和疲勞其實也沒有直接關系,有些人睡著了你還難從他手里取下東西呢,等人松弛了才報警估計也已經掛了,實在有些牽強附會,并且有安裝傳感器會使方向盤操作不方便。
5、車道偏移報警系統,技術上實現很容易,但不適合中國的路況,且在超車、被超、并線、壓線都會存在誤報,誤報一多在關鍵時刻該報警的時候人就不再敏感了。
6、疲勞駕駛預警系統,一款基于機器視覺技術的駕駛輔助預警系統,可實時檢測駕駛員的疲勞及注意力分散狀態,并提供報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