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出的政策,我這邊解讀了三個內容,而對本話題有效的只有加價提車和跨區購車,這兩個要點,其實都是對經銷商不利的。因此,就算七月一日開始執行,但是大多數時候,因為政策的空窗期,出來的時候,很多地方,如果改變會影響收益,就會拖延,能拖多久拖多久,直到找到新的替代方法。(這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下面以拇指的部分經歷來給大家講解:
我購車的時候本來打算回老家上牌,但是聽說很麻煩,又各種問題,就放棄了。當然,我人在外地,上外地城市的牌方便我處理交通違章等事宜。主要是不能操作,或者不允許操作來推脫我呢。
所以,就算新政策出來,開始執行,你會發現還是有很多地方是不知道,不清楚,或者我這還沒開始等等理由借口不執行的,這是慣例了哈。(我看透你們了)
目前車價,即裸車價很透明,各個汽車網站上都有官方有指導價,行業的人也會不斷爆出降價幅度,以及如何砍價等等技巧,其實車經銷商很被動,因為利潤空間大家都看得到,就會死命壓價,為了成交,經常會出現極低的價格成交,那么不考額外的如保險,裝潢等掙錢,整個交易屬于虧損或者低利潤,壓根無法支撐經銷商運營下去以及相對的業績提成。但是汽車市場極大,總有人接盤和自愿續盤,生意都不好做,只能想起他的轍子了嘛,就會在附加品上做文章咯,大道自然。這是拇指汽車最不愿看到的,大家都累。
我也后悔了,但是沒辦法,我買車的時候是包牌活動,能省下不少的錢,但是需要全款提車,壓力山大的說,所以支持我一下哈,關注拇指汽車,掙點小錢補貼油費。
再來說說購買者,其實哪個不希望自己買到的價格最便宜,最實惠,人都是貪婪的,都想占便宜。在不同階段買到的車價總不一樣,因此,在某一階段的價格和最優惠階段的價格出現的差價,會讓人很不舒服,包括我也一樣。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我是做銷售的,比較了解,每個階段的價格不同是必然的,買不到最便宜的也基本是必然的,我們能做到的僅僅是這個價格符不符合自己的預期,是不是我想要的即可。我覺得沒必要這么關注最低價格,因為物美價廉的產品,其實是沒有了服務的了。你又想要低價,還想要服務和產品質量,這只會導致出現低品質,低質量的產品以次充好。拇指痛心疾首,自己買車時也是一臉懵逼,花了很長時間才全部摸透,還我周末!
綜述,這種情況維持不了多久就會出現,但最終損失的是雙方,買車的接下來可能買到故障車,劣質車等等,或者被各種亂七八糟的營銷手段搞暈。賣車者則承受者可能失信的風險,低利潤無法運營的風險,只能賭。我買的時候確實也算在賭,賭我可以不用在四兒子店買保險,哈哈!
買車賣車都在賭,最終雙方失信,互不信任,各懷鬼胎,害苦的只有沒精力了解各個具體情況的懵逼車友,以及花費大量精力才能避免不被各種煙霧彈搞暈的買車朋友們。商家則要絞盡腦汁才能掙到錢,打工仔也很累,銷售和運營也累。在一個缺乏信任的交易中,整個交易成本大大提升,對誰都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