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5-10 21:00 來源:網絡 作者:阿燦 瀏覽次數:721
說起制動液,很多車主會比較陌生,主要原因是更換周期長,平時也不關注,在車輛保修期內基本不會更換,汽車出保之后,外邊的修理廠也很少提起,所以造成有些車主車輛開了7、8年根本就沒有換過制動液,也沒覺得有什么影響。其實很多車主不清楚,制動液對行車安全至關重要,關鍵時刻剎不住,大多數人認為跟車太近或者技術不行,其實關鍵時刻剎不住的可能是您的制動液惹的禍。
制動液是液壓制動系統中傳遞制動壓力的液態介質,使用在采用液壓制動系統的車輛中。制動液又稱剎車油,英文名BrakeFluid,是制動系統不可缺少的部分。
制動液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車輛的行駛安全。如果使用的制動液質量低劣,則會發生高溫氣阻、低溫制動遲緩、制動系統銹蝕而導致汽車制動系統故障或制動失靈,引起交通事故。因此制動液的質量與生命息息相關。
制動液的分類:
制動液按著使用工作溫度和粘度要求的不同分為HZY3、HZY4、HZY5、HZY6四種級別,其中HZY3、HZY4、HZY5對應于美國交通運輸部制動液類型的DOT3、DOT4、DOT5.1。
一切為了安全,不容忽視的制動液
常見的制動液類型
制動液按其組成和特性不同,一般可分為醇型、礦油型和合成型制動液三類。其中合成型制動液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主要品種。
蓖麻油醇型制動液平衡回流沸點低一般只有80 ℃,高低溫性能差,高溫下使用易產生氣阻,低溫下使用易發生制動遲緩而導致剎車失靈。
礦物油型制動液對天然橡膠皮碗適應性差,易脹裂發生事故,與水不相容,進入少量水后,容易在高溫下產生氣阻,影響制動力的傳遞。因此這兩者現在已經淘汰。
合成型制動液主要有三種類別,醇醚型,酯型和硅油型。其中,酯型制動液又分為羧酸酯型和硼酸酯型制動液。硅油型制動液分為硅酮型和硅脂型制動液。
制動液的性能指標:
制動液的優劣直接關系剎車的可靠程度,因此制動液的選購事關車友生命安全,絕不可掉以輕心。
我國現行的制動液標準GB12981-2012《機動車輛制動液》為強制性標準,共有15項技術指標要求,分別是外觀、平衡回流沸點、濕平衡回流沸點、運動黏度(100℃、-40℃)、pH值、液體穩定性、腐蝕性、低溫流動性和外觀、蒸發性能、容水性、液體相容性、抗氧化性、橡膠相容性、行程模擬性能和防銹性能。
評價制動液主要性能指標,包括平衡回流沸點、濕平衡回流沸點、運動黏度(100℃、-40℃)、蒸發性能等幾項指標性能。
平衡回流沸點:也成為干平衡回流沸點,它是評價制動液高溫抗氣阻性能的指標,也是決定汽車在高溫條件下制動可靠性和質量等級的主要指標,該溫度越高,其制動液的高溫性能越好,不易產生氣阻,制動就越安全可靠。
濕平衡回流沸點:是對一定容積的制動液,按一定方法增濕后所測得的平衡回流沸點,以評定制動液吸水后平衡回流沸點的下降趨勢。
運動粘度:尤其是-40度的運動粘度,限制了最高運動粘度,防止出現低溫流動性差,低溫制動遲緩等問題。
蒸發性能:其表示制動液在定溫度條件蒸發損失量,由于制動系統運作時溫度高,因此,蒸發性能也是制動液高溫性能的重要指標。汽車制動液蒸發性能跟制動液使用壽命有關系,蒸發百分比越小,制動液的使用期限相對越久。
制動液長期不更換,會造成制動性能下降,剎車距離增長,制動偏軟,長下坡或者極端條件下,還可能造成剎車失靈,故此,制動液要及時更換。制動液是汽車制動系統起到傳遞動力,關系車輛行駛安全,凡是和剎車沾邊的東西都應該謹慎對待。覺得制動液沒有變黑,剎車不軟就沒有必要更換是錯誤的。
制動液在使用一定的時間后,會出現沸點降低、污染及不同程度的變質。所以應根據氣候、環境條件、季節變化及工況及時檢查其質量性能,及時更換。普通工況下,制動液的更換周期,DOT3 更換周期為2年或者4萬公里,DOT4 更換周期為3年或者6萬公里。
制動液的使用注意事項:
1 不同廠家的制動液不要混用,避免造成制動性能下降。
2 更換制動液時要注意,制動液對汽車漆面有腐蝕性,如果滴落在漆面,請用清水及時沖洗。
3 制動液開封后,剩余的制動液不建議保存使用。
4 應選用正規大廠的制動液,防止出現制動液質量問題。
5 盡量選用一些通過認證的制動液產品,例如通過美國FMVSS NO.116 、 DOT4、德國大眾TL-VW766、SAE J1704等標準。
周冠宇是F1的第一位中國車手,是今年唯一一位參加比賽的新秀車...
我們眼里看到的,我們口里所說的,其實就是我們內在世界的反應,...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有人說:“教育學就是關系學“。我認為...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在思維影響人生一書中說:“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當你遇到困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