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在今年三季度虧損超過8億美元,結合上半年虧損的12.7億美元預計,這家美國共享出行領域“獨角獸”預計在今年將虧損28億美元。

但這對于Uber來說似乎還是個好消息。報道指出,三季度的虧損同比增速為25%,而在二季度這一數字還高至35%。
總結三季度虧損增速下降的原因,報道認為要歸結于今年8月Uber以350億美元將中國業務出售給滴滴出行。在那之前,Uber在中國每年要損失10億美元與本土競爭對手“纏斗”。
從中國脫身的Uber并未放棄亞洲市場,而是將戰場轉移到了印度,雖然在那里他們同樣有難對付的本土對手——Ola,但Uber認為自己這次不會重蹈在中國的覆轍。“我們看到了在印度實現盈利的路徑,我們對此感覺非常棒。”Uber CEO卡蘭尼克很樂觀地表示:“參與市場競爭的唯一方式就是,你必須要進行本地化。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從一開始就進行本地化——而在進軍印度和中國市場時,我們則必須要將本地化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此外,Uber也將更多精力放在了研發無人駕駛車隊方面。今年8月,Uber以6.8億美元收購無人駕駛卡車初創公司Otto。該公司由前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成員創立,被收購后,Otto與Uber分享資料與技術,并繼續無人駕駛卡車開發計劃。
該報道稱,Uber目前的最新估值已達680億美元。
難道虧損越高估值越高?CB Insights技術行業分析師Nikhil Krishnan對美國網站Quartz表示,Uber十分獨特,即便面臨虧損,投資者仍愿意為其成長投資。
但也有人認為Uber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估值過高。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專門從事股權估值的Aswath Damodaran教授表示,Uber正在面臨一個挫敗了許多創業公司的障礙:利潤。他認為Uber實際的估值不到3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