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生活 > 車之道 > 返回

趙虎斌:御捷將全面應對新趨勢及競爭環境

發布日期:2016-12-17 22:41  來源:資訊報道  作者:亓習雨   瀏覽次數:420

第七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7)在北京中國大飯店盛大開幕,全球數百位思想者和變革先鋒與新能源汽車業者在“重新定義汽車•聚變未來”的大會主題下,吸引了來自全球100余位思想者和變革先鋒展開思想對話,對電動化、智能化、大數據、汽車技術結合的趨勢進行深度討論與研判共同看來路,望前途。 以下為御捷汽車總經理趙虎斌發言實錄:
御捷汽車總經理趙虎斌御捷汽車總經理趙虎斌
趙虎斌:

大家下午好!我是御捷的趙虎斌。很高興代表御捷跟大家分享御捷在小微型電動車上的一些成就和做法。御捷歷經8年的時間在行業上有一些沉淀,今天上午董事長把御捷的發展歷程和規劃給大家做了一個詳細的分享,我就御捷在用戶、在技術、在今后的發展思路上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這張表正好和本人的從業經歷非常的吻合。我進入交通領域20年,從摩托車到電動自行車到電動汽車這么一個路線。摩托車剛出來的時候非常的火爆,很多廠家涌入進來,形成了一大批的摩托車企業。后來開始禁限,限售,很多企業倒閉了,但是很多企業堅持了下來,像豪爵等等,現在依然有幾百萬臺的銷量。

第二種是電動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進入這個行業比較早,2000年之前已經有了,很多企業在研究。當時的法規叫17761—1999,就是1999年出臺了第一個電動自行車的標準,從那以后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新的標準出臺,但是它的市場已經是達到了3000萬的量級,也涌現出來像艾瑪、亞迪等等一大批的企業。說明這就是市場的力量,政策永遠滯后于市場的發展。再后來又出來了電動汽車,這個也是一部分替代二輪和三輪衍生的產品。到現在為止,剛才秘書長講了,遇到了政府的管制、交通的限制,“3.15”的曝光等等,但是我認為這個市場依然會存在,而且會越做越大。

10月28號以后國標委正式對低速電動自行車進行了立項,從法規不認可到認可這個過程中,也就是說這個行業的春天來了。第一輪的電動汽車的競爭大家都很清楚,有上幾百家的企業,當然大部分的企業集中在山東,所以說山東整體的電動汽車的發展是非常好的,也引領著國內的其他省份在效仿和學習。所以,第一輪的競爭是翻著番在漲,這個數字來自于協會,媒體的統計,可能有一些不準確。剛才聽秘書長講山東的量已經突破了五、六十萬,如果按這個來看的話,有可能比我說的量還要大。

從2011年—2016年我認為是第一個發展期。第一個發展期有幾個問題,一個是產品同質化的問題,非常的嚴重。可以講街面上跑的10輛電動車有8輛像兄弟一樣,不是這兒像就是那兒像,沒有大的區別。第二是很多企業沒有研發,基本是舶來品,拿來主義,修正的或者拼湊的、簡易組裝的,我說的是大部分,當然有一些好的。還有營銷的低水平。從我20年的從業經歷看,我們經歷的摩托車時代也好,電動自行車時代也好,包括三輪車,在營銷上的投入、管理和能力要遠高以低速的四輪車。我當時剛進這個行業的時候是2013年,有一位行業的前輩跟我講,這個行業用什么樣的現象來表述,他說要夫妻倆一條狗就能形成一個經銷商的店面。所以,可想而知在營銷上或者在渠道上還是非常弱的。

第一輪的市場競爭可以說是一個粗獷式的競爭,我們認為現在已經進入到價值競爭的時代。也就是說,在品牌到產品品質到服務全面競爭的時期。低速電動車的第二輪競爭的升級,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思考。一個是消費升級后用戶的分層和轉移。第二是法規出臺后的用戶使用變化。第三是未來5年技術升級的方向。為什么要講這個?我認為第一輪的洗牌已經完成,法規將要出臺,很多個工作應該向新一輪的競爭去準備。

先看一看消費升級用戶分層和轉移。從表上可以看出來,用戶層次分為五個層級,從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到四線城鎮、農村和鄉鎮,分五個層級。從人口結構上來看,越往下越多,最下就是第五層已經將近有7.5億人口。現有的四輪車的消費基本上在第四到第五級。從商業的傳播渠道上能看出來,主要是依賴于口碑傳播。對電動汽車的認知也是不同的,在第五級他們買這個東西就是身份的象征。再上面就是一個工具和潮流,所以說用戶對于產品的理解和所在的區域是不一樣的。

看一看用戶群的變化。這是我們調研的一個數據,從年齡層上來講,51歲—60歲聚集了大部分的人群。第二個是61歲—70歲。為什么說人群?后面出臺的法規必然會涉及到駕照,駕照的年齡從要求上說應該是60歲是一個階段,70歲乘用車是一個階段,六、七十歲的人拿到駕照的難度是非常大的。我們現在的產品逐步去做年輕化,年輕化以后的這些消費者怎么去理解他,怎么去為他服務,通過什么是去服務,這是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三,決定用戶購買的因素。這也是我們通過和一些專業的調研機構一年多的調研得出的數據。大部分用戶對電動汽車第一梯級的就是性能,第二個才是價格。電動車大部分市場的競爭首先是價格排到第一位,我認為我們后續的競爭一定是性能優于價格,所以競爭的環境和要素變了。

二是產品升級。今天我們的董事長在會上講原來做的這些產品就是老年代步車,后續做的車要脫離老年代步車的影子。所以說一定會用一些輕量化、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以這樣的技術條件為準的電動車。同時它還要麻煩快速充電,不依賴于充電裝,很激動靈活的車。

三是渠道升級。未來的車如果涉及到上牌,如果涉及到一些其他的管理,原有的這些銷售者肯定是承載不了這樣產品的。一個是他是一個很基礎的銷售者,根本架不起廠家和用戶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所以需要給用戶提供的各種服務他是做不到的。所以說必須要提升整個渠道。我們在經營當中也發現現有的經銷商所有的利潤大部分都會交到租賃上去,店面的租金等等,因為大家都在搶奪市場的優質店面,大部分店面在黃金街面上,所以說比較昂貴。企業一直要求各個經銷商把店面擴大、擴大、再擴大,大店、旗艦店,所以說他可能一年賣了很多車,但是盈利能力年終算下來不多。所以我們必須對渠道進行升級,把他拉到遠離市區、拉到郊縣,更激動。同時用更少的金錢去實現產品的展示和服務,也是一個思考。

法規出臺后用戶使用變化有幾個難點,一個是駕照,不管是C3還是C1都很難,為什么這樣說?我們在邢臺最早放開了低速電動車的牌照,當時要求是給辦C3駕照,但是到現在為止辦駕照很多地方不知道怎么辦,根本就沒有人辦照,當然有些地方會通過一些特殊手段能辦出來。所以說后續如果產品出來這樣的要求等于沒有要求一樣,還是辦不了。所以說有可能會跨向C2和C1辦這種駕照的難度很大。

二是駕駛習慣的改變。原有的電動車為什么暢銷?是因為不用駕照,不用上牌,可以闖紅燈,可以馬路隨便調頭,不受任何交通管制,規范了以后必須要受制約,當然駕駛技能也會受到巨大的挑戰。它的反應能力,在應急狀態下采取的措施是不是符合駕駛者的要求,估計很難。

三是購買成本會增加。現有的低速電動車暢銷的最大原因還是廉價和便宜,新的標準據說都要用非鉛酸的動力作為動力源,必須的結果就是肯定要漲錢。漲錢當然不可怕,有錢的人大有人在,但是現在乘用車的價格在往下探,據傳北汽EC180撥補后的價格是4萬塊錢,向市場推。也就是說,這個行業受制于新能源補貼的沖擊,低速電動車沒有空間了,哪怕是后面拿到準入以后的車也有這樣的障礙。

未來5年技術的升級方向有以下幾點:

一個是整車的輕量化。剛才講到新材料、新工藝、新的結構,為什么要提這個事?電池的成本是不可能馬上消減下來的,過碰撞的話原有結構做出來的車是不可能達標的,所以必須要把車做到更輕,制作工藝上更省。如果達到了這個,我覺得還有可能。

二是電池能量密度和成本降低。在小車內裝更多的電池,而且足夠輕,滿足續航里程,這是一個課題,但是帶來的是成本不能增加,既能實現鋰電化,還要便宜,這個需要突破。

三是用合適的技術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什么要談這個?現在有的企業已經在做智能化的低速電動車,也加入了互聯網,也加入了車聯網,也加入了其他等等一些比較潮流的技術,但是我認為我們面臨的群體雖然會比現有的群體寬一些,但是它的基礎還是大批的中老年群體。所以說他對這種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遠低于年輕人,所以說適度的、合理的、性價比高的技術加入才是根本。

再說一說御捷,御捷應對第一輪的競爭應該講還是蠻不錯的,成績還是喜人的。針對第二輪競爭我們從現在開始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在2015年走了一些彎路,當時應新能源的蓬勃發展,我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新能源上去。所以,我們研究院80%的人都在做為新能源服務的相應的研發工作,所以2016年低速電動車的產品相對來說少了一些,針對產品的更新慢了一些。但是還好,我們今年的整體業績要比去年增長了將近50%,還是蠻不錯的。

我們在行業內有一個比較傲人的成績,我們擁有整車和新能源資質,這一點我們比別人還有一些優勢。2015年開始我們就為這些資質做了一些準備,包括產品,從2015年到現在我們已經有一款廂式物流車、兩款乘用車在市場上推。為什么講這個,因為這個車的標準是按照雙一百的標準做的,而新出臺的法規據說是雙標準。我們把現有的標準往下做,要遠比從技術低往高拉容易得多。

二是技術儲備。為了現有的乘用車產品上市,我們自己也有電機、控制器、BMS的儲備,這些已經量產了,不是在研究,而是已經有了。所以,對于新的法規也好,鉛酸的升級也好,這些技術馬上可以使用上。當然基于成本的考慮,有些方案還需要優化。

三是產品儲備。2015年我們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到新能源上了,所以我們在新能源車的儲備上是非常充足的,最少有四款乘用車、三款廂式物流車是具備量產的,這個優勢是目前低速行業內不具備的。

四是渠道準備。原有的低速電動車直營的1200個銷售終端,加上我們最新建立的100多個新能源車的渠道,兩個渠道都在做儲備。未來的車如果走向乘用車我們就按乘用車的方向去引導,如果偏向摩托車和低速電動車方向的話,沿用我們原有的渠道。兩個渠道的合力是非常巨大的。

五是人才儲備。我們在河北、山東、無錫、重慶有四大研究院,明年4月份日本研究院成立,已有的研究院的人才1200多人,應該是行業內最龐大的人才。如果有汽車行業同行說你們有1000多人,我們有一萬多人,體量不一樣,有這些人已經非常難了,因為我們大部分的費用開支就是研發人員的費用開支。未來5年依然會耕植于擁有7.5億人口的中國農村市場,這一類產品是最適合這一類市場發展的。


御捷要憑借已有的30多萬的用戶形成大數據,對產品的決策、升級換代、更精準的地位去做產品研發。也快速提升我們的市場的效率,因為跟這么多用戶的直面交流會快速拉動我們跟用戶的交流,消除中間的環節。最終要最大化的滿足用戶的需求,我們一直講用戶的需求,前面講了那么多目的是我們是了解用戶的,坐車的目的是為了了解用戶的需求的。

御捷要立足于滿足普通消費者的需求,制造不依賴補貼,不依賴充電樁,造老百姓買得起的新能源電動車。這是我們的愿景。作為20多年交通工具變遷的親歷者,一切的勝利都來自于全心全意為用戶服務,讓產品回歸用戶你就贏了。謝謝大家! 

上一篇:榮輝:未來汽車行業競爭一定是中國贏

下一篇:王楊:人們需要的不是車而是共享出行方式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