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生活 > 車之道 > 返回

榮輝:未來汽車行業競爭一定是中國贏

發布日期:2016-12-17 22:40  來源:資訊報道  作者:亓習雨   瀏覽次數:402

第七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7)在北京中國大飯店盛大開幕,全球數百位思想者和變革先鋒與新能源汽車業者在“重新定義汽車•聚變未來”的大會主題下,吸引了來自全球100余位思想者和變革先鋒展開思想對話,對電動化、智能化、大數據、汽車技術結合的趨勢進行深度討論與研判共同看來路,望前途。 以下為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榮輝發言實錄: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汽車行業發生的變化。因為在今天這個時候是汽車發展大概130多年到今天,汽車發展一直走了一條比較平穩的路,平穩的意思是我們一直在飛速發展,然后由于很高的行業壁壘、資金壁壘、政策壁壘、勞動力壁壘,所以一直我們處在整個食物鏈的頂端,汽車行業是整個大工業時代的象征。

但是,今天開始,我們面臨著新的變化:第一個,全球汽車產業的現狀,我們未來要面臨什么樣的變化。第二個,基于汽車轉型,將來的生態是什么樣的。下一個是對未來一個小小的預測。

汽車行業的現狀,剛才我說到了,我們面臨著汽車誕生以來最大的拐點。拐點是由于哪些因素實現的呢?

第一個,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出來之后,對傳統車廠有很大的沖擊。所以現在所有的主機廠都在紛紛做自己的新能源汽車,甭管是純電的、插電的、混動的還是燒油的,還是燒氣的,都在做這方面的變化。

看看數字,這是今年到10月份,整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可以看到從1月、2月、4月、5月、6月、7月、8月都是超過百分之百的增長。今年整個新能源汽車成長了82.2%,這是成長非常好的一個市場。其中純電動大概是超過107%。

乘用車在這里面占了絕大部分,所以上一場的時候,我在這三個會場走來走去,聽一聽,我發現除了乘用車之外,商用車也成長得非常迅速。還有一個市場大家忽略掉了,叫做低速電動車,這個也會對將來的汽車形勢產生巨大影響。從進來的玩家來看,我們每年都在以十幾家、幾十家的增速增加新能源汽車的玩家,無論是乘用車、客車還是專用車,都有新的玩家進來。

這是整個的投資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里邊投資額超過3000億,已經遠遠超過傳統的主機廠在這方面的投資。按照地域來分,華東是拿到投資最多的地方。所以新能源車大爆發,是汽車行業發生改變的第一個因素。

第二個因素,剛才我發現前幾個做共享租車的人都已經想到了,但是可能沒有意識到那個變化有多快。第二個,無人駕駛汽車已經開始進入到生活里面。不是像很多人預測的,無人駕駛車2030年、2025年以后。不是這樣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開始走入到我們的生活里。

在這里北汽做了那些動作呢?北汽今年做了三個大的動作,大概簡單介紹一下:

第一個動作是今年車展上展示了無人駕駛汽車,因為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拐點,我們要把無人駕駛汽車推到眾人面前去。

第二個大的動作,記住,我們是個企業,我們不是個高校,我們不是一個研究機構,無人駕駛汽車展示完了之后,給大家寫一篇論文就行了,不是這樣的。我們是個企業,我們要做產品,要銷售產品。所以今年7月6號的時候,我們簽了全球第一個無人駕駛商用車。

這是第一個項目的運營圖,這是在遼寧盤錦,這是一個封閉的景區,從南到北22公里,意味著我們第一個商業運營項目正式建立,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個能夠堅持常年運營,并且里程達到40英里的一個項目。所以以后再到盤錦去玩的時候,你進去以后,通過手機約無人駕駛汽車,整個線路上有幾個紅圈,那是各個景點,在各個景點之間轉換的時候,用的就是無人駕駛汽車,以后大家再去看這個景色的時候,你就是通過無人駕駛汽車服務享受這個景色。

這是技術上有兩個新的變化,第一個是新能源,第二個是無人駕駛。第三個是商務上的變化,野蠻人在敲門。這是我們過去在汽車發展歷史上,這130多年的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上一場,我在左右兩個會場也都看到了,那么多跟汽車沒有關系的人開始進來造車的,這些我們稱之為野蠻人,為什么叫野蠻人,是因為他們太強有力了,他們基本上摧毀了很多傳統行業,現在開始瞄上汽車行業了,你看一看有多少人進來了。

這是不完全統計,這么多人已經開始進來造汽車。然后括號里面還有他們的投資額,整個這些投資加起來已經遠遠超過傳統汽車自己的投資。而且這些人的玩法和我們完全不一樣,我們做一個車,我們設計一個新產品,我們要告訴股東說,這個產品明年賣多少,后年賣多少,再后年賣多少,然后利潤是怎么個情況。他們進來的玩法是怎么樣,我進來先燒五年錢,你說我怎么跟他們競爭。

這是傳統車廠和新進入車企的對比,所以我們也在抗爭,在新能源領域,傳統車廠的投資也在加大,新進入的車企,這兒有很多名字,上一場都在這兒,他們的投資和我們是不相上下的,這是從技術上、生態環境上看到的。

還有一個重大影響,全球能源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你看中國為什么要大力推廣電動車,中國在全球是推廣電動車最積極的一個國家,為什么?很簡單,因為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了60%,如果特朗普上來了,中美之間真有什么大的對抗,石油對我們的經濟是一個很大的阻礙。所以你看中國一方面推廣新能源車,很多人問電從哪兒來,你看中國在布局另外一個事情,中國在布局核電,全球的核電中國技術最先進,我們跑到英國,替他們造核電站,我們的核電站現在在小型化。而且注意一點,我們現在新的小型核電站是可以關閉的,是可以隨時停機的,這個技術現在是中國獨有的。所以,新的能源形勢必然帶來整個汽車市場的變化。

我們對未來的預測,因為這些技術會出現,整個汽車的保有量會下降。剛才我忘了是誰說的,汽車保有量會降低到現在的一半。拿我們在國外做的這個項目來說,因為我們不光這幾個項目,我們在全球推了三十幾個無人駕駛的項目。在國外的項目里面,我們的目標是把整個汽車保有量降低到現在的四分之一。只需要現在四分之一的汽車,我們就能完成現在所有的運輸任務。大家想一想,如果汽車降低到現在的四分之一,誰會受最大影響。

第二個,剛才很多人講了共享經濟會起來。現在我們是以人人擁有一輛汽車為榮,現在汽車很大程度上代表一種財富和地位,但是將來一定會共享汽車,尤其在無人駕駛時代,共享的經濟是最合適的用車方式。所以大家想一想,如果汽車的保有量降低到現在的四分之一,如果汽車共享受到影響最大的行業是哪個行業,是汽車行業本身。如果每年只賣掉現在四分之一的車輛,有多少汽車廠會死掉,這張圖是現在所有的中國汽車品牌,誰會活下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活得下來的。誰會先死掉,很簡單,現在站在立論最高點上的這些公司,議價最高的品牌會先死掉,因為將來共享經濟時代,我們對品牌的要求和整個車的價值的要求不會那么高。無人駕駛時代和共享經濟這兩種力量一定會消滅掉傳統汽車廠,先死掉的就是這些著名的品牌。

想一想,你去打車的時候,你把車叫停了,你會問這個車是奔馳的還是北汽的,不會問吧,說這個不是奔馳我不開,不會這樣的。你會說這個車是2.5T的還是3.0的嗎,如果不是3.0的我不坐。那個時候大家想的是最快地把我從一個地方送到另外一個地方,而不是高端品牌。在那個時候能贏的一個是性能價格最高比,我告訴大家現在性能價格最高比的品牌是北汽的車。所以汽車行業會發生劇變,基礎設施也會發生劇變。

包括基礎設施、生活方式、城市管理、政府部門。不要認為汽車行業的改變僅僅是汽車受到改變了,整個汽車的規則全都改變了。我們現在面臨的變化要遠遠超過上一次的變化,所以必然會對整個社會結構產生巨大的影響。

新政府,我們在國外的一個項目,是總理牽頭成立一個跨部門的小組。原來我們覺得這個部門在我們項目結束后會消失掉,后來發現不是,即使我們項目結束了,這個部門依然存在下去,所以將來政府的職能和結構一定會發生變化,管交通的這一塊一定是一個新的政府部門,這就是我們每次跟各級政府推項目的時候,第一個跟他們說,新的機會出來了,很多政府很感興趣。

對未來的預測。未來的競爭當中誰會贏,這場競爭已經不是車廠之間的競爭,上升到整個國家,國家和國家之間的競爭,一定是中國會贏:

第一個,中國有頂級的互聯網技術。現在全球掌握頂級互聯網技術的就兩個國家,一個中國,一個美國。這是facebook出的一張歐洲的語言分布圖,左邊的是四種在歐洲常用的語言,右邊是各種語言的分布。那么一點的小歐洲居然被語言割裂成這么多小方塊,所以不可能產生頂級的互聯網企業。所以將來汽車行業最后的競爭是在中國和美國之間產生的。

第二個,中國有強有力的政府領導。大家知道中國政府的結構,在中國無論想辦什么事兒,只要有七個人同意了就能辦成,這是我們最優秀的點,不要覺得這是缺點,這是我們的優秀之處,我們未來能夠顯示自己的政治力量,我們在開G20的時候,把一座城市搬過來,現在誰做到了,今天霧霾,我們告訴車單雙號限行就能做到,別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做不到。所以將來汽車的推廣必須依賴政府的大力推廣,有強有力的政府是我們將來致勝的一個基礎保障。


超強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一定不是走在今天的路上,一定是走在一種新的交通設施,就如馬車時代變乘汽車時代,我們發現了現在很多新的元素一樣,在未來無人駕駛時代,共享經濟時代,我們面臨的路的條件一定不是今天這種情況。

還有一點,中國有全面的工業化基礎。全球只有一個國家有全面的工業化基礎,就是中國。什么叫全面工業化國家,就是聯合國工業目錄上所有的東西我們都能生產,從四代機、超算、高鐵等等所有的東西都能生產的國家只有中國,這些條件保證中國在下一個競爭的臺階上,我們一定能贏。 

上一篇:上汽榮威e950進入中直機關 推動公務用車新

下一篇:趙虎斌:御捷將全面應對新趨勢及競爭環境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