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裝備處吳衛表示,新能源汽車取得的成績,一方面是國家戰略引導和政策資金激勵的結果,另一方面是科技基礎的支撐和創新的驅動。此外,產業化能力的提升和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先進骨干企業的突破和關鍵零部件產業的協同,都是新能源汽車得以出色表現的因素。
談到未來,吳衛認為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各方要保持客觀清醒的頭腦,抓住機遇才能夠持續發展。“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創新和發展仍然任重道遠。一是在核心技術和產業競爭力方面,與國際的先進水平存在著一定差距,現在更多注重產銷數量的增長,我認為應更多關注產品質量、安全性、科技含量的提升,這些才是產業持續發展的最核心要素。二是市場體系的完善和長效政策機制體系的建立方面,中國需要不斷地增強產業發展的后續動力。三是產業體系還不夠完善,產業規模、產業化水平上,還需要大量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投入和深度的合作發展”。
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國家發改委今年放寬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準入,會同工信部制定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的管理規定,制定實施了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三年行動計劃,并提出了新能源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的實施方案,進一步強化明確新能源汽車發展等戰略的重點和中長期的措施。深入開展國際合作,繼續在中德電動汽車戰略合作伙伴的關系下,推進中德在電動汽車技術、充電設施等方面的研究和相關的項目。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積極研究基于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新能源汽車配額及交易辦法。
國家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交通處李宏剛表示,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方面,科技部專項任務主要分為四個層次,技術科學問題包括基礎部件材料學、汽車動力系統學和網聯車輛信息學。系統集成技術包括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插電增程式動力系統和純電動力系統。共性核心關鍵技術包括動力電池與電池管理、電機驅動與電力電子和電動汽車智能化與網聯化。集成開發與示范包括基礎設施與標準平臺、集成示范與評估平臺和國際合作交流平臺。
作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單位,2014年11月科技部在部機關前院建設了15個充電樁,同時引入10輛純電動汽車,在部機關進行市場化分時租賃服務。在分時租賃服務的推廣和實際體驗下,目前科技部已經有4位同事購買了純電動新能源汽車。目前科技部在部機關后院立體車庫改建了30個充電樁,為同事們后續繼續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