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04-11 22:58 作者:張宏利 瀏覽次數:4358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對新能源汽車,國家和各個地方出臺系列扶持政策。然而騙取補貼成為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涉嫌騙補的新能源電動車企,有一套“嫻熟的操作辦法”進行騙補。
有不務正業的企業因此獲利,就有真正想踏實研發生產的企業會受到傷害。騙補暴露出此前出臺的補貼政策已經不合時宜,亟需修補和改變。政策的初衷是要扶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那么,靠國家純粹的資金補貼是不是就能刺激這一行業突飛猛進?這就說明政策需要細化,至少不能給那些沒有多少科技含量的新能源產品企業以渾水摸魚的機會。扶持要扶出效果,最終體現在產品的技術水平上,這通過相關標準和市場就能檢驗。
對企業的扶持,應走出單純金錢補貼的思維。不是說給一筆錢,企業就能迅速轉型進步。首先這是個無底洞,誰知道到底要補貼多少錢才是個頭?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對政府部門來說,在適當拿出資金扶持的同時,更要在政策上對產業發展謀篇布局,給予寬松的環境,營造濃厚的競爭氛圍,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涌入,最后形成優勝劣汰、產業發展的局面。
4 月 7 日消息,比亞迪聯合當地合作伙伴 GS 公司近期召...
11 月 4 日消息,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將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合作...
11月2日,電動汽車初創公司Fisker表示,該公司將按計劃...
天眼查App顯示,10月31日,美團打車運營主體上海路團科技...
11月1日,北京新誠軟科技有限公司與路德思汽車銷售服務(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