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02-17 20:01 作者:張宏利 瀏覽次數:5391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如果給整個21世紀的汽車工業貼上標簽的話,我想這個標簽一定是自動駕駛和新能源。自動駕駛解決的是交通擁堵,新能源解決的是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這兩個大趨勢又與中國市場密不可分。眼下很多城市正面臨著嚴峻的擁堵與空氣污染。相比擁堵,空氣污染覆蓋的范圍更廣,對人身體健康的損害更大。因此,為鼓勵新能源車發展,國家對新能源車廠商進行了補貼。
但如果沒有因為補貼和不限購、不限行,作為一個消費者而言,購買汽車時,會想到新能源汽車嗎?
據寶馬汽車公司的調查顯示,受環境和社會影響,產品和服務追加支出費用的消費者比例從2011年到2014年加了10%。按地域來區分的話,亞洲9%,南美13%,中東/非洲10%,北美7%,歐洲8%。
從這個數據中能夠看到,發達地區的消費者,受環境和社會影響追加的支出比較低,而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者受環境和社會影響追加的支出卻高得多。
這也許能夠解釋,為什么歐洲很多廠商節能減排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清潔柴油發動機、壓榨小排量發動機的動力、使用鋁合金和碳纖維等新材料給汽車減重的措施來提高燃油經濟性。
其實,世界各國都推出了針對新能源車型的優惠補貼政策,或是取消進口關稅,或是對消費者進行購車補貼。這種措施與中國的做法大同小異,但消費者有多少是發自真心購買的呢?英國一位心理學教授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在被調查者中有33.39%的消費者在購車時最先考慮的是實用性。有17.75%的消費者考慮售價。 16.12%的消費者考慮外觀設計。7.23%的人考慮口碑,可靠性。7.18%的人考慮銷售的態度。4.89%的人考慮汽車顏色。4.26%的人靠直 覺。
而出于環境保護購買汽車的人只有1.96%。可見英國消費者購買汽車的時候,環境保護是最不被重視的因素。消費者的認識和行動如果與企業和政府的信念和態度高度統一的話,那么國家就不用推出任何國家政策去引導消費者去選擇了。正是因為消費者的行動和政府理念不一樣,國家才會推出補貼、不限購、不限行等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由于面臨環境問題,市場需求大,加上政府大量補貼,世界很多廠商已經瞄向了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豐田汽車已在中國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汽車,并建立了 混合動力汽車研究所。這是除了日本本土,豐田汽車第一次把混動研究所放到海外其他國家。而三星SDI和LG化學也已經在中國建立了電池工廠,為汽車廠商提 供電池解決方案。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國家持續的政策導向、技術進步和競爭加強,今后即使在沒有政策和限購情況下,消費者也會主動購買新能源汽車,那時或許才是新能源汽車真正發展起來的時候。
4 月 7 日消息,比亞迪聯合當地合作伙伴 GS 公司近期召...
11 月 4 日消息,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將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合作...
11月2日,電動汽車初創公司Fisker表示,該公司將按計劃...
天眼查App顯示,10月31日,美團打車運營主體上海路團科技...
11月1日,北京新誠軟科技有限公司與路德思汽車銷售服務(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