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01-13 21:46 作者:張宏利 瀏覽次數:9887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美國人最羨慕我們電動汽車政策的哪些特點?答案是從上到下全方位大力度的支持政策,和新興產業的后發優勢使得新政策出臺阻力小、執行容易。的確,承載著國人“彎道超車”夢想的電動汽車,得到的政策支持和輿論關注明顯多于其他新興產業。就在1月7日,北京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又發布了新政:2016年起電動車指標不再搖號,直接配置、先到先得。
為了評估政策對于產業的激勵效果,2014年底中日美歐四地的研究人員組建團隊,完成了四地區新能源車相關政策的梳理和激勵工具評估。1月7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了《全球主要市場新能源汽車政策對比研究》,百人會研究咨詢部副主任張娟結合我國各城市新能源車政策效果分析,對未來政策制定給出了相當實用的建議。還有2015年各示范城市新能源車推廣效果大PK,快來看看你所在的城市有沒有上榜吧!
報告里中國部分主要結論如下 ↓ ↓ ↓
①購置類、基礎設施類和使用類激勵工具依次對銷量有較大激勵效果。典型激勵工具主要有:城市限購、公共充電樁在線管理服務系統、基礎設施建設直通窗口、電池回收利用補貼和不限號出行,大多為非貨幣類政策。
②現階段,購置補貼對私人購買不起決定性作用,需要加大退坡力度。
③我國各城市新能源汽車銷量平均水平較低,上海、北京、杭州、西安、長沙和合肥等個別城市銷量偏高,其中上海、杭州和北京推廣數量遠遠領先其他城市。
④車型同質化情況明顯,以本地車型為主,不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⑤現階段發展較為依賴政策,市場作用尚未充分體現。
日本,車身由竹子打造的電動汽車Bamgoo亮相京都。
接下來小編會通過數據分析上述結論如何得出,進入正文前,讓我們先看看這份報告高大上的背景:
報告由以下團隊合作完成:(ICCT為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編者注)
報告將全球新能源汽車政策分為生產類、購置類、使用類、基礎設施類,其中紅星表示貨幣類工具共28個,綠星表示非貨幣類工具共13個,藍框為國外特有工具10個。
太多了記不住?沒關系,只要知道目前大量的工具集中于車輛的購置和使用階段,符合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階段性需求。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必須依靠更為完善的充換電基礎設施,而目前全球在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上的激勵工具,相對于車輛端的激勵,靈活性還不夠。
最刺激新能源車銷量的竟然是限購政策?
報告的中國部分以2009年以來進行新能源汽車推廣的90個示范城市,于2013年1 月1日—2015年6月30日期間發布的、對外公開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相關政策為樣本。將城市政策中可落地執行的具體措施提取作為激勵工具,如不限號出行、購置補貼等適用于我國乘用車的共計30種激勵工具計入分析(適用于我國的31種工具中,公交車運營補貼只適用于公交車,不納入乘用車分析)。
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數據來源為2013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期間各城市在公安部上牌的數據。
其中我國中央政府支持政策體系比較完善,具體如下,
示范城市地方政府配套政策如下,研究發現大多數城市地方政策體系并不健全,如只有產業規劃類政策,或只有個別推廣應用類政策,還有一些城市單純配套國家政策或照搬其他城市政策,甚至個別城市完全沒有地方配套政策。
同全球一樣,這31種激勵工具中購置類和使用類政策最為豐富,基礎設施類次之,生產類較為薄弱。從激勵方式來看,貨幣類激勵工具占主導地位。
有趣的是,在銷量激勵顯著的5種工具中,4種為非貨幣(財稅)類。小編大膽猜測,第一批吃螃蟹的都是不差錢的土豪
4 月 7 日消息,比亞迪聯合當地合作伙伴 GS 公司近期召...
11 月 4 日消息,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將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合作...
11月2日,電動汽車初創公司Fisker表示,該公司將按計劃...
天眼查App顯示,10月31日,美團打車運營主體上海路團科技...
11月1日,北京新誠軟科技有限公司與路德思汽車銷售服務(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