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自主品牌高端化有了不小的進步。過往,由于我們國家汽車工業起步較晚,沒有技術經驗積累,所以在自主品牌誕生之初走了許多彎路,造車質量也參差不齊。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性價比高又成為了自主品牌的標簽,仿佛自主品牌和“豪華”這一詞很難有關聯性。
經過長期在技術、管理、服務等多方面的積累,自主品牌綜合實力有了顯著提升,再加上國家支持汽車產業,自主品牌開始走上研發高端車型的道路。
領克、魏牌拉開自主向上序幕
過去消費者說到豪華汽車更多的是圍繞BBA展開,自主品牌想要在“豪華”領域占一席之地,確實很難。但這對于想要壯大汽車工業的中華民族來講,如果遇到困難就停止不前,那么永遠不能與合資品牌、甚至豪華品牌相抗衡。
自主品牌真正地迎來轉折點,應該是2016年,這一年吉利推出了全新品牌領克,長城推出了全新品牌WEY(現更名為WEY魏牌),目的都是要打造自主高端品牌。其實早在之前也有自主品牌推出過高端車型、甚至高端品牌,但從銷量和影響力來看,效果微乎其微。
2016年10月,領克汽車品牌在德國亮相,其定位介于吉利和沃爾沃之間,其設計團隊來自吉利哥德堡造型中心,而研發團隊則來自吉利和沃爾沃共同出資建立的吉利汽車歐洲研發中心(CEVT),車型平臺則采用吉利全新的模塊化平臺CMA。
隨后在2016年11月,長城汽車旗下“WEY”豪華SUV品牌發布,中國汽車正式開啟了在中高端汽車領域前進的征程。WEY被稱為中國第一個豪華SUV品牌,定位“輕奢、動感”。上市的VV7c/VV7s在材質、技術、安全保障和造車理念等方面均以豪華SUV為標準。
時至今日,已經六歲的領克、WEY魏牌,它們以豪華高端之名,與同等價位的合資車和進口車爭奪國內市場,提升了整個中國品牌的綜合競爭力。同時,為自主品牌進入豪華市場打下重要的基礎。
新能源汽車迎來品牌高端化新機遇
如果說兩個高端子品牌,拉開了與合資車競爭的序幕,那智能電動化時代的來臨,讓自主品牌進一步提升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與豪華車品牌的較量自此進入白熱化。
在傳統豪華車領域,外資憑借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三大件核心技術優勢和品牌底蘊牢牢占據市場。然而,進入電車時代,以三電系統為中心的電動化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內供應商手中,也讓中國企業站在全球舞臺的中央,幫助自主品牌打破原有的技術壁壘,同時憑借智能化先發優勢與傳統豪華品牌展開差異化競爭。
從2014年開始自主高端電動品牌興起,我們看到了蔚來、小鵬、理想為代表的新勢力品牌進入快速發展期,完成了最艱難的“由0到1”的前進。汽車時代的變化,給了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機會。
以理想汽車為例,旗下車型理想ONE創造了30萬元以上價位區間。不僅如此,在4月高端SUV銷量榜單上排在第四名,超越奔馳GLB。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車第二款車型,理想L9售價則直奔45-50萬區間。
在五十萬的汽車領域,同樣也有自主品牌選手——高合汽車。自2021年5月,高合開啟量產交付以來,就在50萬以上豪華純電細分市場持續跑高,和傳統大牌寶馬iX(配置|詢價)、奔馳EQS、保時捷Taycan比,毫不遜色,多次霸占榜首之位。2022年第一季度,更是憑借28%的市場占有額,成為第1季度總銷冠。
可以看到以蔚小理、高合為代表的國內自主品牌,不斷高端市場進攻。中國制造也可以一樣自信,與傳統豪華品牌相互抗衡。
新興豪華品牌打破豪華定義
新興的豪華品牌以高合、蔚來為例,豪華的定義已經從傳統體驗需求,上升到思維層面,是對于智能、科技、服務等多維度的綜合衡量。
蔚來汽車李斌認為:“高端不是定價,而是服務和質量。服務和口碑做到了,就能對得住定位。”所以蔚來的服務成為品牌的立足點,專注用戶服務。
高合則以“科技豪華”的理念打開高端市場。丁磊認為:“要用豪華和科技滿足用戶更多個性化需求,與用戶共創,從而顛覆高端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格局。”
全球首創高合展翼門,全球首個PML可編程智能大燈+全球首個配備ISD智能交互燈等一系列硬件進化、全球首個專屬HOA超體電子電氣架構、搭載6個計算平臺“超腦”架構……在多項全球首創和優于同級別前瞻科技加持下,高合重新構建了豪華智能車新時代的標準,讓人們對汽車的諸多想象成為了現實。
主打科技感的小鵬汽車在智能化方面的研發,絲毫不遜色豪華品牌。此前在“1024小鵬汽車科技日”,小鵬汽車的創始人何小鵬介紹了諸多新技術。例如:480kW高壓超充樁、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智能機器馬、第六代飛天汽車等。高度的智能化,成為小鵬汽車獨特的DNA。
麥肯錫2021年報告顯示,有80%的消費者將自動駕駛功能納入選購下一臺車時的重要考量;同時,70%客戶認可OTA模式,其中60%以上愿意為此付費。不難看出,智能化成為消費者購車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自主品牌也是基于此,加快了智能化產品的更新迭代節奏。
目前,智能車聯網系統在自主品牌車型上基本實現普及,智能語音、遠程控制、智能提醒、智能導航等功能。在自動駕駛方面,自主品牌基本上實現了L2或L2.5級別。在汽車智能化的行業變革浪潮中,自主品牌抓住機遇,闖出一條“銷量上升、品牌向上”的新路子,同時,高度的智能化也成為自主品牌沖擊中高端市場和走出國門對外輸出的“利器”。
新能源品牌進軍歐洲市場
中國汽車汽車工業要想做大做強,就一定要走出去站上世界舞臺,與百年老牌車企相競爭。以往在燃油車時代,中國汽車出海主要以東南亞、南美等經濟欠發達地區為主,但憑借新能源車,現在中國車企或有機會撬開歐洲市場大門。去年,蔚來、小鵬等品牌,陸續進入歐洲市場。
2021年5月,蔚來發布挪威戰略,邁出了從一家本土企業走向世界的第一步。蔚來把自己的商業模式帶到挪威。在挪威建設包括車、服務、數字化和生活方式過程在內的完整運營體系,打造以車為起點的社區。
同樣進入挪威市場的還有小鵬汽車。2021年12月,小鵬汽車首批向挪威市場出口的100輛G3智能純電SUV已向分布于挪威28個城鎮的用戶交付,成為首個真正向歐洲消費者直接交付的中國智能汽車品牌。
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帶來的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給自主品牌汽車走出去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出口前十位國家依次是比利時、孟加拉國、英國、印度、泰國、德國、法國、斯洛文尼亞、澳大利亞和菲律賓。2021年,中國對上述十國出口新能源汽車42.4萬輛,占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總量的77.8%。
寫到最后:豪華汽車品牌經過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在口碑、質量、文化有著雄厚的積累,才能享譽全球,獲得用戶的認可,這是品牌無形的資產。我國汽車工業由于發展時間較短,品牌向上的夢想難以落地。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自主品牌汽車以“智能化和電動化”為契機,向高端產品集體突圍。
時至今日,許多消費者購車觀念發生了改變,可以接受用一輛購買BBA的錢去買一輛新品牌高端電動車,這足以證明國產高端化已經初現端倪。除了蔚小理外,我國傳統車企也在不斷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中國自主豪華品牌注定會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