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以悄然離去,氣溫日漸轉(zhuǎn)寒,許多車主開始更換適合低溫環(huán)境的機油、冰點較低的玻璃水等。而對于胎壓,細心的車主還會適當將其調(diào)高一些,以適應低溫環(huán)境,保持安全性。那么問題來了,在進入秋冬季節(jié)時有必要調(diào)整輪胎的胎壓嗎?
胎壓多少最合適
廠商對輪胎的胎壓值都會有明確的建議,除了說明書中有明確說明外,車主們還可以在車身的標簽上找到。胎壓標簽一般會出現(xiàn)在打開車門后的B柱底部,或者是油箱蓋內(nèi)
有些車輛還會根據(jù)用車載重不同,給出兩組參考數(shù)值,并分別標注前后輪胎壓。通常來講,該數(shù)值介于2.2-2.5bar之間。有些車輛甚至會包括備胎的胎壓建議,備胎胎壓略高,在2.8-3.5bar之間。
事實上,幾乎全部汽車廠商都未對季節(jié)性的變化做出調(diào)整胎壓的建議。因為車輛在正常行駛時,輪胎內(nèi)氣溫都會大幅升高,這個溫差遠高于一年四季的氣溫變化。所以說,季節(jié)性的變化對胎內(nèi)工作溫度的影是微乎其微的。根據(jù)季節(jié)調(diào)整胎壓意義并不大。
胎壓不穩(wěn)是怎么回事
很多車輛都內(nèi)置有車載電腦,可以實時監(jiān)控胎壓。一些細心的車主發(fā)現(xiàn),剛剛還是2.3bar的胎壓,行駛一段時間后變成了2.6bar,靜止后胎壓又回落到了2.2bar。這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胎壓并非是恒定不變的,在行駛過程中,輪胎溫度的升高,會導致內(nèi)部胎壓的升高。總體說來就是,低溫狀態(tài)下胎壓較低,行駛過程中胎壓會升高。夏季行駛時胎壓接近甚至超過3.0bar也是很正常的,無需多慮。
車主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冷胎胎壓是否標準,以及四臺輪胎的胎壓是否基本一致,如果有較大差異,則需要進行調(diào)整。
胎壓不合適真會爆胎嗎
一些車主認為,胎壓不合適是導致爆胎的罪魁禍首,這樣的說法不完全對。從一些爆胎的案例來看,輪胎缺乏保養(yǎng)、超期服役、磨損超出限制值等輪胎本身的問題占大多數(shù)。一條健康的輪胎,可承受的胎壓范圍很大,即便在炎炎夏日的高速行駛過程中,輪胎內(nèi)部壓力達到甚至超過3.0bar也是安全的。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輪胎胎壓嚴重不足,如低于1.5bar,行駛過程中輪胎反復壓折,導致胎壁溫度過高則有發(fā)生爆胎的危險。以一臺建議胎壓2.2bar的車輛來說,胎壓高于標準值1bar是完全沒有安全問題的,但如果低于標準值1bar則是非常危險的。
一些有經(jīng)驗的車主所認為的“在一定范圍內(nèi),胎壓寧高毋低”的觀點不無道理。
胎壓與油耗是什么關系
胎壓在較高的狀態(tài)下,油耗是比較低的,反之油耗則會升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較高的胎壓還會換來更多的胎噪和顛簸感,同時還會加速輪胎的磨損。較低的胎壓換來的是行駛的舒適和平穩(wěn),當然油耗會提升一些。
這個道理和騎自行車一樣,自行車的胎壓高了,騎行者騎起來會輕松一些,但同時也會更顛。
胎壓與車輛性能的關系
只有在正常的胎壓范圍內(nèi),車輛才可以發(fā)揮出好的性能。超出正常的胎壓范圍,無論高低,車輛性能都會下降。有人認為,降低胎壓可以增加輪胎附著面的面積,可以借此提升抓地力。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誤區(qū)。
無論在任何路面上,輪胎只有在正常的胎壓范圍內(nèi),輪胎的紋理才能保持在好的工作狀態(tài),提供好的抓地力。此外,在濕滑路面或者是冰雪路面上,也只有正常胎壓才能獲得好的加速剎車性能。
隨時保持輪胎處于正常胎壓值才是最切實的選擇。如果車輛沒配備胎壓監(jiān)測的話,大家不妨買個胎壓表來測量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