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06-16 18:22 作者:張宏利 瀏覽次數:6213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對于汽車安全,不少車主都持有自己的看法。有一些車主認為車越重就越安全,也有一些車主認為SUV就是比轎車安全,等等諸如此類的一些固定思維,到底是國人對汽車認識的偏見?還是真的是常識?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科普幾個大家常會有的誤區。
關于汽車安全,這些誤區,你有嗎?
誤區1:車越重越安全
有些人認為在高速行駛的狀態下,車體越重越安全。這是另一認識誤區。造車科技發展到今天,車身重量早已不是炫耀安全的資本,真正保證高速穩定性靠的是車輛的造型。
比如說:飛機的自重相當大,但卻能拔地而起。這是因為對空氣動力學的合理應用,這是通過造型來實現的。兩個機翼的功能是使機身上拉。而整車的造型穩定性原理卻與之相反:其結構決定了在高速行駛中的車開的越快,空氣對車身的壓迫力越大,車的安全性也越高。比如說尾翼,它的功能絕不是美觀,它的作用在于增大空氣對車體的下壓力,而保證車體更加平穩。而車體越重,將造成制動距離加長,這反而是一種不穩定因素。而且車越重耗油越多,會增加額外的使用成本。
實際上,要把車造重很容易,造輕才難。包括現在各大廠商開發的鋁合金鋼鐵發動機,盡量把鋼板減薄,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把車造得更輕,以提高車輛的加速性能;而更重要的是車輕也使剎車時慣性減小,從而縮短制動距離,確保車輛安全。
誤區2:車皮厚就代表安全
車皮越厚,車身越重,那么車輛的安全系數就越高?這個說法是存在很大的誤解。
衡量一款車是否安全,不是車皮越厚越好,更不是越薄越好。應該是軟硬結合。在需要碰撞吸能的區域,必須是有軟的吸能材料,也有高強度鋼材進行抵抗沖擊,進而減少撞擊對駕乘艙的擠壓。當然,車皮也不是越薄越好,太薄像易拉罐,連最基本的日常安全防護都無法做到,就別談安全了。
所以說,車皮該軟的地方一定要軟,該硬的地方一定要硬。軟硬兼施才能更好地保護車內人員。
誤區3:SUV比轎車更安全
很多人認為SUV的安全性比轎車的安全性要好。但SUV在中高速行駛有一大劣勢就是因為重心高,彎道行駛會比較容易側翻,而側翻的致死率是最高的,對于雨雪天氣多的地方尤其明顯。
隨著城市SUV轎車化底盤的普及和ESP的廣泛裝配,SUV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因此,SUV是不是一定就比轎車安全,其實答案是未必的。汽車的安全性還是要綜合地考慮到更多因素。
誤區4:碰撞后變形越小越安全
其實好的安全性指的是盡量保持汽車駕駛席的完整性,靠車身去吸收碰撞產生的能量,從而達到保護人的目的,所以,需要用車身去充分吸收碰撞產生的能量來保證駕駛席安全。
不要以為一些碰撞之后,變形很夸張的車就不安全。其實,你應該去看看碰撞之后的乘員生存空間,它會告訴你到底安全不安全。
誤區5:美系車比日系車安全
不可否認,日系車為了降低成本,在部分位置的材料強度上沒有美系車扎實,可是現在汽車安全設計主要還是看車身結構。而日系車一直強調的潰縮吸能和獨特的保護結構是完全可以達到同樣高等級安全保護的,這也就是為什么日系車在美國市場依然受到熱捧,并且在碰撞測試中并不落后的原因。
因此單一地認定美系車就是比日系車安全,這個說法是很片面的,我們考慮汽車安全的時候應該還要考慮到汽車的品牌以及不同的車型情況。
誤區6:三廂車比兩廂車安全
大家普遍認為三廂車比二廂車安全性能要高,這是真的嗎?
很多人覺得兩廂車追尾保護較差。其實,兩廂車一般車尾會特別加強,所以很多時候雖然車身短,比同平臺三廂車還要重,可以彌補緩沖距離小的劣勢。真正有問題的是MPV和7座SUV的第三排,因為各種測試缺乏對第三排的考量,保護是很成疑問的。
三廂車比兩廂車安全只不過是一個噱頭而已,兩廂車和三廂車并不存在哪個形式更安全的問題,這種問題只存在于開發平臺與品牌的不同,說白了就是制造工藝、制造材料、品牌技術方面的差異等。所以買車時不用擔心莫須有的安全問題。
總結:
其實,對于汽車來說,安全與否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是駕駛者。駕駛汽車永遠都是安全第一,交通規則牢記于心才是駕駛者的重中之重。
至于任何其他影響汽車安全因素的配置、造型都是次要的。
2022年11月5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正式拉開...
2021澳門車展正式開幕,在本屆車展上寶馬攜3系旅行版亮相現...
2021成都車展前夕,報道團隊提前拍攝到捷途X90(配置|詢...
日前,網通社從官方獲悉,路特斯Emira正式發布。新車由AM...
國產寶馬X5的熱度余溫還在。外媒又曝出新的消息,老牌豪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