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行見 > 見車展 > 返回

大陸集團:IT企業進入汽車行業,安全方面積累太淺

發布日期:2016-05-13 19:14  作者:張宏利   瀏覽次數:8358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從一家零部件供應商謀求轉型為“一體式互聯”的科技廠商,德國大陸集團在本次CES Asia上提出:傳統汽車行業面臨的安全問題,需要深度的積累和不斷實踐來解決,而這方面恰恰是互聯網企業的短板之一。在現場,智駕君還就車企和供應商在智能駕駛時代的責任問題提出疑問,大陸集團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康睿凡給出了大陸集團的態度。
 

智能駕駛時代,主機廠和供應商應該怎樣承擔相應的責任?又做出了哪些努力?
 

在5月11日開幕的CES Asia上,德國大陸集團展示了在智能車和車聯網方面的技術解決方案。被大陸集團稱為“一體式互聯”的主打概念,強調智能設備要能夠接入汽車,并且能夠自由使用APP。除此以外應該能夠實現駕乘人員之間、車與車之間、車與道邊設施、車與云端的互動。
 

大陸集團預計,預計到2020年將有75%的車實現互聯和自主上網。此次展出的解決方案,就是基于大陸集團對于未來車輛形態和運作模式的預測。
 

具體來講,“一體式互聯”包括有形的服務和無形的服務,“有形”的是技術和設備,大陸集團的ADAS系統,能夠使得動力系統能夠根據前方路況,預見和優化出行方案。通過一體式互聯,可以使得車輛更加經濟、舒適,并且在交通管理上,也使得交通更加流暢,減少堵塞。
 

另外一項被稱為“影子秘鑰”的技術可以將智能手機的按鈕作為虛擬鑰匙,利用近場通訊模塊,使智能手機實現虛擬鑰匙功能。同時,得益于在汽車領域的經驗,虛擬鑰匙通過模塊化設計,可以實現即插即用,以及達到更高的安全性。
 

除了ADAS、虛擬鑰匙等汽車安全方面的技術,大陸集團還帶來了“智能玻璃控制”和曲面中控屏這樣的“黑科技”。
 

智能玻璃內嵌薄膜,可以實現無級式的調暗或者可通過智能手機遠程進行薄膜狀態的調整。在停車狀態下可以完全調暗,行車的時候可以根據太陽位置、陽光照射角度調整側窗、后窗、前擋風玻璃的透明度。據測算,采用智能玻璃,車輛每千米二氧化碳排放量可降低四克。曲面中控屏具有壓力感應、觸覺反饋功能,而且可以識別車主的手勢,使車主通過手勢來實現控制。
 

以這些“有形”的硬件技術為基礎,大陸擴展到了被稱為“動態電子地平線”的車輛行駛技術。通過分析云端所提供的數據,掌握包括交通堵塞、道路施工、彎道后的情況等第一手資料,使得汽車可以提前預見道路狀況,并且進行駕駛優化。
 

通過動態電子地平線和主動式的聯網管理,汽車可以實時進行動態調整,從而減少油耗。根據計算,該技術使用可以使得汽車油耗降低3%到4%左右。動態電子地平線可以提前采集交通信號燈變化的規律,以及前方道路在進行施工等信息,從而幫助汽車來判斷加速還是減速,或者滑行,而且在HMI(人機界面)上,也可以全面地上將上述數據第一時間反饋給車主。
 

在“動態電子地平線”調整下的汽車,如何界定發生事故或者失誤的責任?大陸集團又以什么角度看待這方面的爭論?
 

智駕君就這兩個問題請教了大陸集團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康睿凡博士。
 

康睿凡說:“我們正在將以往140多年來在安全方面的積累應用于汽車新功能開發上。一些進入汽車領域的IT企業在安全性方面積累的經驗非常淺,它們在安全性方面會帶來挑戰。”
 

“如果出現網絡性的問題,一般來說主機廠可能會擔負相關責任,這取決于問題產生于哪個環節。以ESC(電子穩定性控制)為例,系統可以采集踏板動作從而實現自動制動,它需要百分之百可靠, 99.9999%都不行。”
 

“大陸集團會確保我們的系統和零件百分之百可靠,特別是傳感器,如果一個傳感器不能達到百分之百的可靠性,就要用兩個傳感器,這可以確保整體安全性大幅度提高。如果是雙傳感器都出現問題,則必須要系統立刻給出警示。”
 

25年前,大陸集團轉型機電一體化,從 ABS到ESC解決方案,初步涉足汽車電子領域。面對智能技術的第二波浪潮,大陸集團認為25年前開始的機電一體化就是為自動化駕駛服務。而大陸集團認為,在自動駕駛之后的第三波浪潮是數字化服務,為中國這樣數字化前沿的市場提供服務將是他們未來的目標。
 

對于在汽車行業技術積累尚淺的IT行業,大陸集團持一種開放合作的心態。康睿凡說:“包括Google、Facebook這樣的美國互聯網企業,以及不斷成長壯大的中國IT企業,像騰訊、百度、華為等等,都是我們希望合作的對象。對大陸集團來說,我們力求與全球IT行業巨頭實現合作,特別在中國要實現雙向互補。”
 

這也是大陸集團第二次參加CES Asia的原因之一,與IT企業,包括新晉造車者們合作,在今后也會成為傳統供應商實現轉型的新景觀。而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不僅是整車廠,也不僅是IT廠商和供應商,事關安全的責任劃分與承擔,包括技術的變革與完善,都將是今后相當長時間內的話題之一。

上一篇:購車有原則 哪些安全配置是必要條件?

下一篇:汽車安全設計自動防故障功能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