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04-29 09:33 作者:張宏利 瀏覽次數:8855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對于廣大汽車消費者而言,車輛的安全問題可能是最關心的焦點。目前,全球汽車安全大體可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主動安全(汽車智能化),另一個則是傳統的車身安全(如原材料、結構、制造工藝等)。隨著汽車工業的日益發展,主動安全體系也越來越受到各大汽車廠家的重視,日產的NISSAN i-SAFETY系統便是其中表現搶眼的佼佼者。
NISSAN i-SAFETY是日產智能防碰撞安全系統的統稱,這個系統里既包含了我們熟知的預碰撞、車道偏離等常規功能,還加入了EAPM(油門誤踩智能糾正系統)、MOD(移動物體/行人探測預警系統)、BSW(變道盲區預警系統)等新鮮的功能,其核心為FEB技術(預碰撞警示系統),主要目標是將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扼殺在搖籃,防患于未燃。在日產的發展規劃中,FEB技術是北美日產公司展現未來科技以及自動駕駛的重要一環。整個項目直接由日產的無人駕駛研發團隊負責,而這個團隊同時與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展合作,FEB技術的圖像識別功能就是與NASA合作的重點。
目前,在東風日產新天籟、樓蘭、逍客、藍鳥上率先搭載的FEB預碰撞警示系統,與日產正在與NASA聯合開發的技術圖像識別功能同出一源。FEB技術的運用,也正是東風日產對自動駕駛的提前嘗鮮。
FEB是無人駕駛的技術基石
以“零排放、零碰撞”為安全終極目標,FEB預碰撞警示系統是日產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基石。以不發生碰撞為目的,通過智能化的“看、判斷、操作”來降低死亡率和重傷率;同時,其智能化反應比人的生物反應,快速反應效率大幅度提高。可以說,FEB能使車輛更好、更全面地為駕乘者提供主動的安全防護,真正實現防患于未燃。
區別于雷達波技術,日產FEB主要依靠攝像頭,可實現視覺識別,區分“人”與“車”。目前,日產汽車公司在超高速視覺技術相關研究方面處于全球領先水平。2015年7月,日產首次公布欲通過超高速視覺研究,實現更加準確地掌握空間變化(物體的移動)、掌握光的閃爍等時間變化和通過使光源閃爍等去掉太陽光和人工光的影響。
2015年1月,日產與NASA達成為期5年的合作協議,共同致力于道路和航空應用中的無人駕駛汽車研發,日產FEB技術的圖像識別功能或將被運用到NASA未來太空計劃中。與此同時,日產還與世界頂尖的數據公司合作,全新開發領先的視覺圖形識別算法;最終實現車輛在移動中對未知的風險實現階段式干預:從提醒、到輕微的剎車干預、再到強制剎車干預并自動束緊安全帶、保護駕駛者。
FEB是自動駕駛的提前嘗鮮
目前,日產汽車的安全技術體系主要由被動安全、操控安全和主動安全3方面組成,形成全面的安全保障體系。其中,主動安全(信息安全)是安全技術核心,是基于日產全球智能化的未來技術研發方向,并最終實現自動駕駛。
車輛搭載FEB預碰撞警示系統,可以更準確地識別周圍的光源和環境,通過智能制動干預,有效降低碰撞風險。與圖像識別技術同行相比,日產FEB技術的圖像識別能夠實現,即使在有環境光的場合,通過打開以固定頻率閃爍的頭燈,也可以消除環境光的影響,讓攝像頭清楚地拍攝。該技術最能考驗自動駕駛在遭遇極端環境下的智能反應。
FEB預碰撞警示系統與EAPM油門誤踩糾正系統、LDW車道偏移預警、BSM變道盲區預警、MOD移動物體/行人探測預警、CTA倒車車側預警、AVM全景式監控影像系統、DAS智能疲勞駕駛預警系統等,共同組成日產的NISSAN i-SAFETY智能防碰撞安全系統,從車前、車后、車側360度的無死角區間,形成“實時預警+智能制動”的安全保障,從而將車輛打造成一個“像貝殼一樣”移動的安全堡壘。
據悉,東風日產將于2016年實現主力車型80%普及NISSAN i-SAFETY安全技術。同時,日產也正逐步在全球普及應用自動駕駛技術:2016年,自動駕駛1.0將引進單行道控制,使汽車可以在高速上自動駕駛;2018年,自動駕駛2.0將使我們的汽車能夠在沒有駕駛員參與的情況下,避免危險并變換車道;自動駕駛3.0將在2020年實現,日產自動駕駛汽車將能夠在城市交通中實現自動駕駛。
未來,以NISSAN i-SAFETY安全技術作為基礎技術支撐,東風日產將根據消費者實際需求積極推進最新的智能科技的導入,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的推廣與普及。以達到提升交通效率、解決交通安全問題的目的,并最終實現日產汽車“零排放、零碰撞”的安全終極目標。
2022年11月5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正式拉開...
2021澳門車展正式開幕,在本屆車展上寶馬攜3系旅行版亮相現...
2021成都車展前夕,報道團隊提前拍攝到捷途X90(配置|詢...
日前,網通社從官方獲悉,路特斯Emira正式發布。新車由AM...
國產寶馬X5的熱度余溫還在。外媒又曝出新的消息,老牌豪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