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足球混合投注500网最新消息/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西班牙黄金一代/湖人几个总冠军

歡迎光臨車網世界!

微信 | 微博 車網中國公眾號二維碼

當前位置:首頁 > 車行見 > 見車展 > 返回

從本次F1事故中 我們聊聊那些被歪曲的汽車安全

發布日期:2016-03-23 09:23  作者:張宏利   瀏覽次數:3394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就在上個周末,F1開賽第一場就發生了可怕的車禍:前冠軍車手阿隆索在3號彎嘗試超越哈斯車隊的古鐵雷茲時與前車發生碰撞,導致賽車騰空而起最終沖進陶粒坑區域并重重地撞上防護墻。瞬間,這輛MP4-31嚴重變形,所幸阿隆索立即作出反應并從賽車中爬了出來。

汽車安全

本次事故中,我們可以看出F1賽車的車身強度異常強大。在時速超過300km/h下的巨大撞擊下也能讓座艙完整保存,這是保證阿隆索生還的根本。除此之外,這輛MP4-31其它部件的吸能也很關鍵,如果沒有其它部件吸能泄力,相信阿隆索也無法在這樣的事故中幸存。
 

其實民用車的安全防護與F1一樣,籠式車身的強度最終決定車輛的安全系數,而不是某些媒體口中是否有前后防撞梁等等。而且吸能技術也并非一無是處,如果車輛的前后無吸能潰縮設計,那在發生碰撞時,則與胸口碎大石無異。
 

接下來,老疤就和大家聊一聊那些根深蒂固,卻又很扯的汽車安全觀念。
 

鋼板越厚越安全:
 

很多車友認為,汽車的外蒙皮*就是汽車的盔甲,但其實汽車的外蒙皮只不過是汽車的外衣。就像人一樣,一個人是否抗打,取決于他的骨骼和肌肉,并不會因為我穿上厚衣服而變的更抗打。汽車同樣如此,反而更輕薄的外觀覆蓋件為車身輕量化做了貢獻。
 

其實這個觀念是源于德系公關對日系的打壓,早些年歐洲車在國內遲遲不推出新技術,車身技術落后于日系,日系的輕量化車身在國內上市則被黑成了皮薄。
 

拼接車門不安全:
 

同樣是源于德系公關公司對日系的打壓,多數日系車型的車門框與門板為拼接成型,而歐洲車多采用一體沖壓成型的門板。不可否認,一體沖壓車門需要尺寸更大的板材,成本相對更高。但安全方面并無差異,車輛在發生側面碰撞時,考驗的是車身的強度,而非車門。
 

可以參考很多歐洲的轎跑車,比如大眾尚酷,CC等,別說拼接的門框了,這些車都是無框車門。總不能說這些車型為了美而在安全方面做了妥協吧?
 

過分夸大前后防撞梁的作用:
 

其實前后防撞梁的作用是在低速時減少因碰撞造成的損失,如果不設計前防撞梁,車前部發生低速碰撞可能就會直接造成水箱,冷凝器等部件受損。但在發生高速碰撞時,防撞梁并不是決定車內人員生死的關鍵配置。
 

很多媒體喜歡把沒配備后防撞梁這種事過分夸大,但在老疤看來,如果后防撞梁設計的不好,還不如就放一塊塑料泡沫。由于防撞梁通常與車身縱梁相連,在發送碰撞時,后縱梁很可能因后防撞梁強度過大導致變形,最終增加后期的維修時間和費用。
 

以上只是老疤針對一些常見的誤區為大家做的分析,還有更多誤區就不一一列舉了。有些網友可能會問,那什么車最安全,或者說相對安全呢?其實根本沒有最安全,或者說相對安全的車,只有相對更安全的駕駛方式,那就是系好安全帶并遵守交通規則,畢竟再安全的車,花樣兒作死著開也是非常危險的。
 

最后我們還是回到F1,阿隆索之所以能死里逃生,除了本身防護到位以外,運氣也非常好,賽車在騰空后,阿隆索的頭部并未遭受撞擊。據英國媒體報道,FIA已經建議在2017年的F1S賽車上使用由奔馳提出的“halo”座艙保護裝置。
 

這套座艙保護裝置依舊維持了半開放座艙的特性,但是能有效降低碎片擊中車手頭部造成傷害的可能性。GPDA主席伍爾茲稱眾車手都一致同意要給賽車加裝座艙保護裝置。

上一篇:油門當成剎車踩?主動安全系統或可避免

下一篇:汽車安全宣傳:青少年網絡安全宣傳車開進山東

熱門文章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世界版權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支持: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