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 舒酉星
舒酉星:各位嘉賓,各位媒體老師以及汽車行業的同仁,我非常高興今天能借助這個平臺來分享比亞迪汽車在我們轉型升級的主題下做的工作。
說到比亞迪大家自然會想起電動汽車,的確比亞迪在過去的十幾年依靠不停的投入,我們終于在近幾年在電動車上有所斬獲。從2013年到2015年全球新能源車市場差不多在以每年10萬臺左右的量在增長,連續兩年同比增長超過50%。2015年達到54.9萬臺的市場規模,比亞迪也借著這個大好形勢,憑著我們出色的產品,有幸摘得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桂冠,可以說在汽車升級和轉型領域,彎道超車正在飛速進行。同時我們看到,超過1%的市場份額使新能源汽車未來幾年被看好,所以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整個社會消費市場都在極力關注和討論新能源汽車。
那新能源車給我們帶來什么?除了我們平時更低的,甚至是零排放的油耗,我想環保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比亞迪從6年前大規模使用首款純電動車,推向市場以來,以行駛里程來算,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7萬噸,相當于我們種植了1500多萬棵樹,這1500多萬棵樹造林面積相當于新加坡國土的面積,相當于說新能源車越跑,整個社會是越清潔干凈。
最近有一些理論認為電動汽車消耗的電能,產生這些電能將會對環境產生一些負擔。但是通過比亞迪的數據研究發現,電動車充電一般是在晚上進行,大家看這個圖表,黃色的柱狀圖它表明的是我們電網的負荷,也就是講我們在晚上甚至下午的時段,電網負荷是非常輕的。但是我們電網的修建必須要以最高峰用電來規劃,所以在中間會產生很多的無功損耗,很多電能因為大型火電廠不可能停機,電能發出來以后也就有一些無功損耗的釋放條件,這樣電能實際上是消耗掉了。但是電動汽車往往是在深夜的時候進行充電,也就是藍色這條曲線,以及我們上班時間可能停在單位進行充電,這樣的一些充電高峰點正好和電網負荷的低谷點不謀而合。實際上充電使用的電能,實際上以前是被釋放的,如果只是片面計算充電電能,發這些電需要多少能量,需要制造多少污染來反對電動汽車的發展,我們認為這過于片面。所以從以上圖表,不難看出,使用電動汽車完全是更加環保,更加優化社會能源的一個行動。
下一步比亞迪將怎么做?我們除了堅持固有的技術創新,在比亞迪看來創新永無止境,我們工程師研發團隊專利超過1.2萬個,我們未來的主要方向是對汽車進行動力、智能和安全方面的全面升級。我們先講一下動力,因為它是一臺車,比亞迪用電驅動代替傳統的機械驅動,傳統的功效比大大提升,所以能夠產生以前傳統機械車需要非常大的發動機極大的馬力才能產生的性能。現在我們在市場上推的百公里加速僅5.9秒的秦,4.9秒的唐,以及我們即將退出的3.9秒的唐二代和未來將有的漢,這些超強動力的產品在電動車時代已經不是夢想。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可能只有1%不到,甚至千分之一的普通人可以享受到急速加速的感覺,但在未來可能我們都可以把這種不可思議的速度放在汽車上。人為什么要這種加速的體驗?馬上就要開奧運會,奧運會有一句口號,叫做“更快、更高、更強”。毫無疑問,為什么把更快放在第一?快是人類追求的一種方向,無論是跑得更快,游得更快,還是說我們今天坐在高鐵上,比以前的綠皮車要快很多,或者是我們今天用的超強的計算能力的CPU,比過去的8088、8086要快很多,還是說大家今天用的智能手機,一代比一代更快,更快給人帶來的體驗是人的精神上的一種結合,一種本質體驗。所以加強汽車動力,讓它產生更快的體驗,這是重要的方向。那快了,安全就是一個大的問題,比亞迪在技術的使用上能夠貫穿融會貫通,我們在汽車安全屏幕上有一組數,大家可以看到車禍發生的時間是0.6秒,這個時間是從人的基本反應時間,以及0.2秒的機械制動時間到來的。在汽車安全領域,電如果介入到我們的判斷和剎車,將會使0.6秒的時間大大縮短,縮短到0.02秒。世界衛生組織在2015年發布的數據,每年全球死于交通道路事故的約有125萬人,其中60%都是由于汽車的甩尾、翻車、失控導致的,比亞迪要做的就是用電技術的手段去幫助和挽救每年大約70萬人的生命。我想不僅在制動和判斷方面全面采用電技術會讓汽車更安全,同時我們還可以擁有更好的使用體驗、穩定。同時我們來到互聯網時代,我們大家所接觸的每一個互聯網終端,都會在不斷的進步,但是我們很遺憾的看到汽車到今天還非常落后于手機、電視,甚至是智能冰箱的發展。在這方面比亞迪也在大力加強互聯網化的建設,我們希望用我們的工程技術來改造這樣一臺汽車,讓它擁有互聯網的體驗。六年前我們已經制定出簡單開車、鎖車、定位這樣的服務,后來我們在阻力汽車體系上裝載了富有開放式平臺的車機系統,下一步我們即將推出全開放、實時連接互聯網的大屏車機系統,這些系統可以幫助我們的用戶在第一時間把自己所熟悉的互聯網的應用移植到汽車上,而且是非常簡單的操作。我們很難預測互聯網會發生什么,我們能做的就是積極擁抱互聯網,實時聯通互聯網,手機已經成為當前互聯網第一入口,所以我們車機要第一時間來擁抱手機的平臺。
除了技術創新之外,我們對新能源車也進行了全市場的布局研究,兩年以前比亞迪提出了7+4的市場戰略,7+4就是把中國道路交通的領域,所有用油的地方全部用電找到解決方案,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從開始涉及的新能源私家車、城市公交、出租車、叉車,到了2015年我們增加了道路客運、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環衛車四個領域的新能源產品,2016年我們將進一步覆蓋機場用車、港口、礦山用車等等領域,做到新能源的技術覆蓋所有用油的領域。
我們將利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利用轉型升級的時機向國際化戰略縱深推進。汽車電動化的浪潮已經在全球愈演愈烈,比亞迪純電動車目前足跡已經遍布了全球六大洲200多個城市,包括倫敦、洛杉磯、紐約、日本京都等等,接下來比亞迪新能源車不僅要在全球做出更大規模的推廣,而且我們在產品設計、供應鏈體系、生產制造各環節也更加國際化。比亞迪要做的正是整合全球的資源,真正把中國的技術推向全球。在我們看來,新能源車是中國百年一遇的大好機會,但同時技術的升級、轉型伴隨著的產品、服務、品牌以及體系的建設將會是我們非常大的挑戰,但這個市場需要政府、社會各界、用戶以及媒體朋友們一起努力。希望在我們一起的奮斗下,中國汽車工業抓住新能源汽車這樣一個大好的時機,成功地實現彎道超車、轉型。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