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國的疫情猛烈沖擊了汽車市場。
2020年1月汽車銷量數據的發布,中汽協首次采用“云辦公”的形式,這次發布會獲得數百媒體關注,線上發布,不僅提升了效率,也給媒體留出了充足的時間與協會加深溝通。
疫情會給中國汽車行業帶來哪些挑戰,疫情過后汽車市場將前面臨哪些考驗?汽車產業如何在大環境不容樂觀的當下進行自救,未來會有哪些機會?發布會結束后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與新浪汽車進行了深入的溝通。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
在付炳鋒看來,疫情猛烈沖擊了車市,在經濟沒有完全恢復正常以前,市場消費很難回到正常水平;對于新型的線上營銷,會促成一定購買,但是未來并不能取代線下銷售,這次疫情帶了營銷模式的新變革。
同時,對于疫情的影響,付炳鋒強調,渡過難關不是企業自己的事情,也是各級政府和行業的問題,在這特殊時期,協同上下游,共渡難關。
全年前低后高
“如果疫情在4月前能得到有效控制,上半年降幅將超過10%,全年降幅有望控制在5%上下。”對于受眾普遍關注的疫情對車市造成的影響,付炳鋒表示,“隨著各項措施的及時應對,有望得到控制。”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1月份,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0%。乘用車方面,1月,預計分別完成144.4萬輛和161.4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
中汽協表示,此次疫情對汽車行業一季度的運行情況影響巨大,行業產銷量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疫情結束后,抑制的消費需求會在短期內得到釋放,汽車市場將會迎來一波短暫的消費高峰,全年將會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在經濟沒有完全恢復正常以前,市場消費很難回到正常水平。”付炳鋒直言,全年的發展形勢仍不樂觀。
營銷變革新開端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的汽車產銷大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而此次疫情對產業的影響甚至全球產業鏈的影響都正在逐漸顯現,就目前來看,中汽協認為,影響主要分為五方面:
購車需求和消費能力短期內明顯下降,尤其是服務業及中低收入人群在消費能力未恢復的情況下再次遭遇疫情,收入情況更加惡化,消費能力進一步削弱,短期內汽車總體消費需求進一步降低。
企業生產進度受阻。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均出臺了延遲復工的通知。造成企業生產力不足,一線人員缺口,開工率不足將增加產業各級生產環節供應不足的風險;還有,物資供應、物流不暢等諸多因素加劇了企業生產問題。由于復工以及運輸問題的影響,遲滯了國內乃至全球產業鏈的生產運營。
企業出口困難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加大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的難度。同時,由于不能及時復工導致的供應鏈緊張,造成出口訂單延遲交付,給企業后續的訂單簽訂造成了負面影響。
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隱患加大。受復工延遲的影響,汽車企業的生產和營業停擺,收入和現金流中斷,但是房租、工資、利息等費用仍需支付,極大考驗企業的資金實力。
企業應對標準法規的難度大幅加劇。如針對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國六排放標準要求2020年7月1日輕型車實施更為嚴格的顆粒物數量(PN)限值等的應對,由于企業延遲復工,加上檢測機構、試驗場復工時間也一再延后,最終可能導致部分企業在標準實施后無法按計劃銷售新產品。
對于目前整個產業面臨的挑戰,付炳鋒表示,如何渡過難關不僅是企業自身的問題,也是各級政府和行業的問題,其建議,企業穩住發展方向,及時調整和梳理產品發展戰略,穩住員工隊伍,密切關注疫情進展,協同上下游企業分析預判疫情后所在領域的變化趨勢。
事實上,對于疫情帶來的市場變化,各企業也在開展自救,據不完全統計,目前90%企業,開展了各式各樣的互聯網營銷方式,網上VR看車以及線上售車,一時成為風潮。對于線上市場的繁榮,付炳鋒表示,“對于有購車需求的消費者,線上營銷,推動了消費者實施購車行為。但是,因為汽車產品的特殊性,4S店的模式仍將會是主流。”事實上,因為疫情的影響,各個企業都加速了數字化進程,國內某知名汽車網站統計的結果顯示,疫情期間,用戶訪問量卻同比增長高達50.8%。付炳鋒坦言,“這次疫情,對營銷、推廣方式的變革是個新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