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德】
在我們這個偌大國家的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和豐富美食,像廣州大多數人都是以清淡為主,成都味道偏重,大多以麻、辣為主,美食的種類有千千萬,但是真正能讓我們記憶深刻的還是占少數,小編冒著暴露年齡的風險帶小伙伴們去尋找那些從小就讓我們記憶深刻的味道。
【火鍋】
在小編出生的那個年代,吃的和現在相比,差距很大,在那個時候大多數是吃的是泡菜、紅薯等,每次都希望過節,因為不定期還會有肉或者咸雞蛋吃,一個咸雞蛋吃上一個星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小時候對美食沒有太多的概念,吃在嘴里香是唯一的標準,那個時候稱的上是美食的應該要屬油渣了。
【油渣】
吃過油渣的人應該有很多,油渣本身是豬身上的脂肪通過油炸瀝干的產物,瀝干后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別說吃就算在外面聞著都覺得香,每次弄好后都忍不住吃上一大口,感受那種入口嫩滑又香濃的口感,而且不用什么復雜的加工。
【辣椒炒油渣】
加點鹽加點辣椒爆炒后,那種味道可以讓你回味上一個星期,小伙伴們對油渣是不是也有著有著特殊的情懷呢?
【缽仔糕】
缽仔糕算是一種傳統的小吃,小時候每天放學后都會爭前恐后跑去缽仔糕店,排隊買缽仔糕,缽仔糕味道有很多,像有香蕉味、紅豆味(那時的最愛)、蘋果味、葡萄味等,口感嫩滑細膩,味道清甜,一口下去軟軟的還有一種Q彈的勁道。
【紅豆缽仔糕】
放學期間人手一個或者多個插在牙簽上的缽仔糕,吃上一口那叫一個開心,對于從小吃了這么久的美食,小編小時候卻并不知道它的真實名字,小伙伴們知道嗎?
除了缽仔糕還有一個那就是葉兒粑,出校門時不時就可以看見一個人推著一個小車,上面有幾個蒸籠的人吆喝著葉兒粑,葉兒粑,每次圍著小車的人也不少,小編當然也在其中,畢竟小時候美食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葉兒粑】
葉兒粑被一個葉子包裹,表面白皙透亮,有的有些泛黃,口感軟糯,最重要的是里面有肉吃,而且在糯香和肉香的搭配下有一種別樣的口感。
到了現在,很少看到了也很少吃過這些從前滿大街可見的美食,但是那種味道依舊存在于很多人的記憶中,很可惜這些小時候的美食慢慢正在消失?,F在的小孩應該沒有幾個人吃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