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6-19 15:56 來源:網絡 作者:阿燦 瀏覽次數:895
四川省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下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四川擁有7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8處世界自然文化遺產、9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今天來說說成都錦里小吃街
錦里小吃
錦里便是錦官城,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在一些名家詩作中都有提到。
在錦里,不去吃小吃就是最大的遺憾。比較出名的與好吃街的蕎面、三大炮、牛肉焦餅、黃醪糟、糖油果子等等。色香味的甜水面、涼面、鹵菜都不錯。還有一家賣油炸臭豆腐、洋芋的,也是四川的名小吃。在晚上,吃的地方就更多了。總的來說,錦里街上的小吃口味地道,來錦里您一定不要忘記品嘗。
1、涼糕
涼糕吃起來又涼又甜極為爽口,利用糖、豆沙、江米等材料做成的糕點冰起來,再切塊就成了糯米涼糕了,是夏天消暑點心之一。糯米涼糕口味眾多作法也不大相同,其中有紅豆口味、綠豆口味、花生口味、黑糖口味、芋頭口味等,其口感吃起來都是使人感到清涼且甜而不膩
2、葉兒耙
葉兒粑又叫艾饃,原是川西農家清明節的傳統食品。1940年,新都天齋小食店將艾饃精心改制,更名為葉兒粑。到了四川,只要是有小吃,肯定有它。制作葉兒粑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具有色綠形美、細軟爽口的特點。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餡心或鮮肉咸餡心,外裹鮮橘子葉,置旺火蒸。特色是清香滋潤,醇甜爽口,荷香味濃,菜分兩味,咸鮮味美。
3、傷心涼粉
據說是因為“吃的人都會被辣得流下眼淚而得名”。佐料色澤鮮亮,涼粉爽口滑嫩,小米椒威力巨大,真是讓人“一把眼淚一把鼻涕”,“越吃越傷心”,一定要再來碗甜甜的冰粉才能化解。錦里的傷心涼粉醬料很足,價格也不貴,一份五元。確實辣,但不一定辣得人流淚。愛吃辣的四川人到了異鄉吃不著辣,想必才會想念得流淚吧。所以,“傷心涼粉”的解釋或許應為:吃不著才傷心的涼粉。
4、糖油果子
糖油果子,又叫“天鵝蛋”。因形似而得名,是一種零食,是成都青石橋三絕之一。糖油果子以糯米、紅糖和芝麻為原料,將糯米粉團在油中炸制后裹上白芝麻并用竹簽穿起來。一串有四五顆左右。每一顆糖油果子渾圓光亮,呈棕紅色,有焦糖香味,表面有噴香的白芝麻,咬下去皮脆內軟,更有炸的好的果子里面是空心的。微帶酸味的粘軟糯米和焦脆香甜的外皮和著白芝麻嚼在嘴里,越吃越有味。
5、竹葉粉蒸肉
上號的牛肉裹上飽滿的米粒,放在墊上竹葉的蒸鍋里,上鍋蒸到肉酥軟為止。蒸好的肉吸收了竹葉的清香,麻辣鮮香,色澤紅亮,軟糯適口,讓人垂涎欲滴。錦里的竹葉粉蒸肉不僅味道好,賣相也頗為精致,翠綠的竹葉配上紅嫩的肉末,加以小米椒和蔥花相配,不僅僅美味,更是視覺上的享受。
6、牛肉焦餅
三義園“牛肉焦餅”20世紀初開設于走馬街口,后遷至上東大街36號,得名緣于聯手創業的三個伙計效仿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由于主制者曹大亨是啞巴,又名“啞巴牛肉焦餅”。所謂“焦餅”其實是餡餅。成都方言中的“焦”,酥脆之意。牛肉焦餅麻辣燙咸甜、酥脆嫩香鮮諸味百陳。從相機取景框里看去,錦里所售牛肉焦餅盡管沒有“川”字,螺旋狀的餅皮依然頗為上鏡。店主告訴我,吃三義園焦餅還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喝牛肉湯——濃而不膩、淡中有濃、濃淡別致、味濃色純的牛汁清湯,是焦餅是最佳伴侶呢。
7、缽缽雞
在成都方言中,舉凡土陶制作的罐、盆、大碗統稱“缽缽”。“缽缽雞”聽上去像是裝在陶制器皿里的雞肉,其實含有傳統飲食文化內涵,是一部活生生的飲食文化演化書。“缽缽雞”從鄉野走進大都市,基本保留麻辣鮮香的內容,形式卻發生很大變化——盛菜器皿由土罐升格為彩釉陶器,為衛生計,不再由顧客自選,改為以竹簽分雞身個部位穿成串出售。吃缽缽雞的最佳擔當是奶湯面——缽缽雞肉的鮮辣與奶湯面醇和相得益彰,教人禁不住感嘆成都人真會過小日子!
周冠宇是F1的第一位中國車手,是今年唯一一位參加比賽的新秀車...
我們眼里看到的,我們口里所說的,其實就是我們內在世界的反應,...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有人說:“教育學就是關系學“。我認為...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在思維影響人生一書中說:“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當你遇到困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