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日期:2017-05-15 20:14 來源:網(wǎng)絡(luò) 作者:阿燦 瀏覽次數(shù):960
成都又名蓉城。來到成都肯定少不了“吃”這個字,大家都知道成都不光叫蓉城,又叫美食之城。
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串串香鋪子。紅漆的矮方桌、小凳子和熱氣騰騰的一鍋紅湯以及大把的竹簽就構(gòu)成了成都特別的一景。海帶、土豆、肉片、花菜、萵筍、毛肚、香腸、魷魚、冬瓜、黃臘丁、貢菜、海白菜、魔芋、黃花、藕、空心菜、排骨等各種食材往竹簽上一串,客人隨意選取喜歡的串串,一邊涮一邊吃,和火鍋的吃法差不多,因而也有人稱之為“小火鍋”。吃完之后叫老板“數(shù)簽簽”結(jié)賬走人,好不瀟灑!
還有一種“冷鍋串串”,也是用竹簽將各種切好的食材串成串,再放入香味四溢的湯底里煮熟。只不過“冷鍋串串”是由廚師烹制好再端出來給客人吃,不用自己涮煮。所以“冷鍋串串”其實并不冷,一樣熱氣騰騰,還免于沾染一身油煙味,好巴適!
串串香
好事者熱衷于將“成都火鍋”和“重慶火鍋”分個高下,實際上這兩個四川火鍋的流派,一個綿里藏針,一個劍拔弩張。“重慶火鍋”熱情似火,紅油滾滾,辣味十足,散發(fā)濃濃的牛油的香味。相比之下“成都火鍋”更顯其溫柔,味道不似重慶火鍋那么厚重,更追求麻辣的均衡。成都火鍋湯汁中名堂很多,急事最普片的紅味火鍋,也以雞、魚、牛棒骨熬湯。在香味上,是以五香味和豆瓣味為主。蘸料碟則是香油和蒜泥的經(jīng)典搭配。
夫妻肺片是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為料,用精致鹵水鹵好,切片后,吧用紅油辣椒、花椒面、花生沫、芝麻末、芹菜末、香菜末等精心調(diào)制好的料汁淋在上面,觀之青紅碧綠,涇河暗涌。一入口,便覺麻辣鮮香,軟糯爽滑,脆筋柔糜,細(xì)嫩化渣。
夫妻肺片
麻婆豆腐是川菜的代表名作。講究麻、辣、燙、香、酥、嫩、鮮、活。麻是指豆腐在起鍋時,要灑上適量花椒末;辣是指用豆瓣加以少量熟油海椒烹膾豆腐,又辣又香;燙就是起鍋立即上桌;酥是指煉好的牛肉粒色澤金黃,紅酥不板,沾牙就化;嫩指豆腐下鍋,煎氽得法,色白如玉,有楞有角,一捻即碎,故多用小勺舀食;鮮指全菜原料,俱皆新鮮,鮮嫩翠綠,紅白相宜,色味俱鮮,無可挑剔;活是豆腐上桌,蒜苗翠綠,油澤甚艷,仿佛剛從畦地采摘切碎,但夾之入口,俱皆熟透,毫無生澀味道。
相傳麻婆豆腐是清朝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萬福橋一家小飯店店主陳森富(一說名陳富春)之妻劉氏所創(chuàng)制。劉氏面部有麻點,人稱陳麻婆。她創(chuàng)制的燒豆腐,則被稱為“陳麻婆豆腐”。在 清人周詢所著《芙蓉話舊錄》中有詳盡記載:“(成都)北門外有陳麻婆者,善治豆腐,連調(diào)和物料及烹飪工資一并加入豆腐價內(nèi),每碗售錢八文,兼售酒飯,若須加豬、牛肉,則或食客自攜以往,或代客往割,均可。其牌號人多不知,但言陳麻婆,則無不知者。其地距城四、五里,往食者均不憚遠。“天府之國”——蓉城
麻婆豆腐
四川粉面口味多以麻辣咸鮮為主,種類繁多,肥腸粉、酸辣粉、川北涼粉、甜水面、紅油抄手、鐘水餃、擔(dān)擔(dān)面等等琳瑯滿目,滿足不同食客的喜好。是成都人每天必吃的日常吃食。也是來成都不得不吃的美食之選。
周冠宇是F1的第一位中國車手,是今年唯一一位參加比賽的新秀車...
我們眼里看到的,我們口里所說的,其實就是我們內(nèi)在世界的反應(yīng),...
:“教育的本質(zhì)是什么”?有人說:“教育學(xué)就是關(guān)系學(xué)“。我認(rèn)為...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在思維影響人生一書中說:“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當(dāng)你遇到困難時...
關(guān)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招賢納士 隱私政策 車網(wǎng)歷程
Copyright?2004-2030 車網(wǎng)世界版權(quán)所有 京ICP證040347號-1 技術(shù)支持: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