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07-21 20:39 瀏覽次數:1082
車網中國 綜合新聞 7月20日消息,凌云智能正式宣布完成A輪1000萬美元融資,由極客幫創投、云基金、寬帶資本、紅杉中國、真格、高瓴等九家創投機構合投。這個曾經僅4人的團隊在2014年做出了中國第一款兩輪電動汽車,并在一年里實現估值翻36倍。
2014年8月,凌云車完成首次載人實驗,凌云車可載兩人,其駕駛習慣和普通四輪汽車完全相同,而相比另一款兩輪電動汽車Lit Motors,更加“汽車化”。
據凌云智能創始人祝凌云介紹,目前凌云車已解決了兩輪汽車的核心技術難題:用機械陀螺儀控制車輛平衡,通俗來講是將航空航天領域的姿態控制技術,也是手機上的陀螺儀技術,運用在汽車上,只用前后僅兩個輪子就能讓汽車在高速行駛保持平衡,一旦系統發現汽車車身有傾斜,會自動使它校正。
而從技術層面,凌云車還有一大創新:分插片式電池組。由于兩輪汽車體積和重量都只有普通汽車的一半,電池能耗可以做到現有市場電動汽車的三分之一,祝凌云和他的團隊因此選擇了電池組,每片電池組重量大約在 12 到 15 公斤之間,能夠支持 60 — 70 公里的續航,使凌云車不必依賴目前建設尚不成熟的充電樁,每次拔出電池組在家充電即可。
在駕駛體驗上,祝凌云強調,這就是一輛汽車,其駕駛體驗和普通汽車完全一樣,而且還能實現四輪汽車無法想象的超酷功能:百公里高速轉彎沒有側傾感,零半徑調頭,平行橫著開進入停車位。
機器貓的傳送門
祝凌云,畢業于北京航天大學機械專業。自2005年開始,便是一個自由職業者:寫過10多本工程類專業書、在清華基礎工業訓練中心做過兼職講師、寫過軟件,還有無數好玩的發明。
比如他最近的新“玩具”是一臺噴氣式自行車:將飛機用的噴氣式發動機裝在了自行車上;他還曾做出極高性價比的HID手電筒,“它的亮度相當于4個汽車大燈,可以將放在其光下的紙燃燒。”祝凌云告訴創業邦。2012年,祝凌云開發獨輪車Airwheel,也正是它讓其開始關注交通出行工具。
“交通市場有很大潛力,當然,終極目標是機器貓的傳送門。”祝凌云笑說。
完成了Airwheel的前期開發,祝凌云開始思考:“電動汽車是一個方向,而在所有電動汽車中,小型化、輕型化是趨勢,在所有小型、輕型化方案中,經過很多選擇,我認為兩輪是最佳解決方案。”
在他看來,兩輪車相比較而言,不僅更輕更小,同時更節能、更機動靈活,顛簸震動也更小,駕駛感因此會很舒適。
但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不僅是在技術上,還有觀念上。
雖然理論層面,兩輪車的百公里耗電為4度,而一般四輪電動汽車耗電在20度左右,它可以完美實現人們短距離出行的能源消耗等問題,但兩輪車也必須面臨諸如安全、平衡等相對更凸顯的挑戰。
從2014年年底,祝凌云就在不停下功夫,除了融資,過去一年里他擴大了團隊,從最初的4人變成14人,其中工業設計、機械、電控的負責人分別來自于奔馳、長城、現代;核心平衡系統的小組主要來自中國航天。
這會為其帶來核心技術上的升級,具體將體現在2016年推出高端版驗證車型:具有百公里3秒的加速性,以及一千公里以上的續航。
目前,凌云車正在申請諸如車輛控制、機械結構等專利,正如上文所說,用機械陀螺儀控制車輛平衡,解決車輛平衡的核心算法是其“競爭壁壘”。接下來,凌云車會選擇和其他車聯網產品合作,整合自動駕駛、車聯網應用、云及大數據等技術于其中。
祝凌云想要在3年內實現凌云車的量產,但他如今必須解決一個更加棘手的問題:牌照。“我們正在全力準備,除了去拿整車市場資質等硬件標準外,還會去參加相關政府部門的各種活動,去發聲,去教育市場。”祝凌云告訴創業邦。
以下為凌云車天使投資人,極客幫創投創始合伙人蔣濤觀點:
創業邦:如何評價祝凌云?
蔣濤:我和凌云認識十年,祝凌云是典型的極客,當他和我說想做兩輪電動車的時候,我就相信他能做出來。這是我對他個人技術實力的認可,但沒想到他只有4個人,花了不到200萬,半年時間就做出了第一臺解決了核心技術問題的兩輪電動車。
創業邦:為何此次融資有9家機構合投?
蔣濤:因為這個耀眼的樣車,看過特別是試駕過的朋友都想買一臺,幾乎所有聞訊而來的VC都想投,其實大家也知道這個項目要走向量產實用還有巨大的風險:政策,技術,市場 ,但我們都希望中國能出現類似Tesla的革命性產品,兩輪電動汽車有這個機會,它符合全球輕型化,清潔能源化的大趨勢。
創業邦:對凌云車,您是無比堅信它的成功還是只是賭一把?
蔣濤:凌云可能成為先烈,但是兩輪電動汽車一定會成為新品類,一定會成功。
周冠宇是F1的第一位中國車手,是今年唯一一位參加比賽的新秀車...
我們眼里看到的,我們口里所說的,其實就是我們內在世界的反應,...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有人說:“教育學就是關系學“。我認為...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在思維影響人生一書中說:“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當你遇到困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