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公里加速2.39秒、3.2米軸距、電機1050匹馬力、700公里續航里程的電池、車內屏幕最大尺寸達到27寸……這些僅僅只是之前美國媒體曝光的FF部分參數。
這家在全球互聯網智能電動車行業本已經傲視群雄,并被媒體稱為“特斯拉殺手”的創業型公司FF今年卻因創始人賈躍亭在中國的債務危機而影響了推進速度,而上周,一則關于“法拉第未來”(下稱FF)的新聞讓人們震驚——據媒體報道:“賈躍亭已經通過律師團隊與來自香港投資機構簽署了FF的A輪融資協議,獲得一筆超過10億美元的投資。這個從20家投資機構中脫穎而出的神秘投資人,已經從香港派出團隊赴美盡調,并已經支付了3000萬美元誠意金。” 在不少媒體已經給FF下了死亡判決書的輿論環境下,這條新聞著實爆炸且充滿懸念。
截至作者發稿時,FF官方的回應仍是公司正在全力推進首款產品FF91的量產工作。并未透露此次A輪融資是否真的已經成功。不管消息真假,FF內部員工已經對外透露,公司之前曾經停滯的各項業務再起啟動了。即將拉開的汽車產業大革命序幕,正如同破曉前的黎明般孕育著頑強的生命,而充滿爭議的賈躍亭和他創辦的Faraday Future究竟是否還有未來?恐怕也到了要揭曉答案的時候。
FF踩在了產業變革的節點上
據悉, FF作為一家誕生于美國的智能互聯網出行生態公司,早在2014年就已經預判汽車產業電動化革命,做了全球第一家宣布造車的互聯網公司,開創了行業變局,其投入巨資研發的首款量產車型FF91已經在今年初的CES展上獨領風騷。
汽車行業人士分析:正是由于FF的誕生,給互聯網造車新勢力打了一針強心劑,Lucid、蔚來汽車NIO、Karma Fisker等眾多電動車企業緊隨其后,雨后春筍般登場。以FF的跟隨者蔚來汽車 NIO為例,其創始人李斌在過去十年通過互聯網化,革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命,蔚來汽車這一年來的市場動作也可圈可點,不過還是有不少業界專家對其融資進度表示擔憂,首款產品還沒下線就早早完成了D輪融資,可見其對資本的饑渴,勢必導致企業戰略在股權稀釋后被資本牽著鼻子走,這一點從蔚來汽車首款量產車ES85給人們的中庸印象,就可以看出端倪。
據媒體報道,賈躍亭為了堅持FF的產品顛覆理念,面對投資機構追捧保持克制,并從數十家家競投的機構中挑選了一家鎖定A輪10億美金融資,不僅為深陷漩渦的FF吹響了絕地反擊的號角,同時也令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和傳統汽車制造商看到一個堅持自己、不屈不撓的顛覆者形象。
作為一個驅動人類文明的萬億級產業,汽車產業格局這幾個月來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深刻解構,先是沃爾沃在7月宣布2019年停止生產傳統燃油車,產品全面電動化。緊接著英、法、德政府宣布了禁售燃油車產品的時間表,隨后寶馬9月在法蘭克福車展高調向電氣化轉身,宣布2025年前投放25款純電動車;奔馳、奧迪等傳統汽車巨頭也緊隨其后宣布向電動化智能化全面轉身。對于投資界而言,這種變革所帶來的巨大市場重構,將孕育著怎樣的投資空間不言而喻。
據統計,當今全球只有53家年營收超過千億美元的公司,也正是來自9個國家的這53家公司實際驅動著全球的商業運轉。數據顯示,有10家汽車公司長年占據著這份公司名單的重要位置,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法國PSA(標致雪鐵龍)集團之外,其他所有的主流傳統汽車制造商包攬了這個榜單。換句話說,想要革汽車產業的命,如果不是個“超級獨角獸”,還真不夠資格和資本對話。
然而,這些傳統汽車巨無霸們對于洶涌而來的產業革命,做好準備了嗎?答案是令人擔憂的。作為世界汽車銷量冠軍常客的大眾汽車近十年來一直將戰略發展方向緊緊的盯在柴油車和提高燃油效能的技術上,而去年爆出的柴油車油耗數據造假丑聞徹底將大眾汽車打回原形,面對兵臨城下的新車企逼宮,大眾汽車上千萬輛的年銷售市場恐怕已經被其他造車新勢力寫在了自己的KPI里;曾經不可一世的通用汽車作為最早研發電動技術的車企卻“起了大早趕個晚集”,不僅放棄了電動化方向,還被本土的特斯拉彎道超車,黯然失色;寶馬汽車早在十年前就實現氫動力車型的產品化,但是商業化成本遲遲高舉不下導致寶馬氫動力戰略也只能是個空中樓閣。
寶馬首款氫動力車型
而反觀賈躍亭創辦FF的當初的戰略規劃和成長軌跡,卻反映了另一種趨勢——似乎完全預判并踩在了產業變革的節點上。如果本次FF融資為真,也代表了汽車產業發展這一趨勢的必然。
FF的猶抱琵琶半遮面
今年以來,一直被外媒冠以“特斯拉殺手”的FF陷入資金短缺,高管離職等種種危機,在很多媒體眼中都把FF“判了死刑”。本輪融資成功的傳聞讓外界對FF重新有了期待和想象。
顛覆者也許注定是孤獨的,難以被人理解的。如果說如今被汽車產業格局和環境政策的變化應證了賈躍亭三年前的夢想,肯定有人說我們事后諸葛亮。那資本界對于賈躍亭和FF的這次力挺就顯得相當務實。畢竟這是一個即將誕生巨無霸企業的歷史當口,而資本追逐的是最大利益。毫無疑問,如饑似渴的資本必將在這一次科技革命浪潮中推波助瀾,人們也似乎看到了賈躍亭和FF站在風口浪尖,那悄悄揚起的帆。
從另一個角度講,智能科技和分享經濟已經把消費市場改頭換面,蘋果的神話也正在進入尾聲,那么究竟什么樣的產品體驗才能夠滿足人們的口味和需求,成為爆款主導世界呢?資本界的眼光一定更加挑剔,根據騰訊財經的報道,目前已經有超過30家(數字待確認)的投資機構造訪過FF總部位于洛杉磯的研發基地,并體驗了旗艦車型FF91,不少投資人還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調研FF以及體驗FF 91的感受,從這些朋友圈分享不難看出FF 91對于體驗者的震撼。
在FF的研發中心里一定有一大串令人瞠目結舌的產品測試數據,也一定有一款令人神魂顛倒的爆款產品,畢竟大家都清楚,讓誰拿出巨額資金如果只是買幾頁PPT,都是會覺著有些貴的。然而,仔細觀察FF的人都會發現,賈躍亭似乎并沒有想把這些驚人的產品參數全部對外公布,而是一直保持著某種神秘姿態,猶抱琵琶半遮面,令外界充滿猜測。
臥薪嘗膽的FF即將逆襲?
曾有汽車專家對FF91前景進行預測,稱FF91堅持的技術路線是對的,而且如果能夠堅持到2018年底,就有可能“鯉魚躍龍門”,一舉成名。
化繁為簡、以技術為品牌先導顯然是FF打造品牌調性的基礎。在10個月前,與傳統汽車行業傳統發布產品重點講數據參數和價格不同,賈躍亭將FF91帶到CES的舞臺,以“新物種”的品牌定位亮相。此后,FF并沒有急于組織新一波的產品賣點傳播攻勢,而是選擇了讓FF以“走在路上”的方式“以練代養”低調現身。
例如,以官方身份參加在歐美主流人群中頗具影響力的派克峰汽車爬山大賽,成為首家電動車企業以官方身份參賽的品牌。在派克峰汽車爬山大賽中,FF91最終以超過特斯拉23秒的成績征服了落基山脈最高峰上12英里長,卻有156個彎道的傳奇賽道。這一開創性的動作繼續讓FF打破了傳統汽車營銷的藩籬,走出了“新物種”堅實的第一步。
但這種低調的行事風格反而讓其產品的名氣更加高漲,在10月有網友發現,在Google搜索“FaradayFuture”,第一個搜索結果竟然是捷豹I?PACE電動車的廣告!據了解,捷豹官方宣布 I-PACE將于明年上市。目前谷歌的主要用戶人群集中在歐美市場,而捷豹在歐美市場上的競價廣告投放的舉動顯然具備針對性,蹭了一把FF汽車在歐美市場的高熱度。
堅決劃清了FF 91 與傳統車型之間的品牌定位,為“新物種”的品牌升值創造了最大的想象空間。這次曝光的A輪融資漂亮成績單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機構對于FF品牌力溢價的空前預期。
俗話說,大戰當前,糧草先行。FF A輪融資一旦成功,是個足以令資本界振奮的消息,也標志創始人賈躍亭的強勢回歸。然而,先驅和先烈只有一字之差,面對瞬息萬變的科技革命,可以肯定是,隨著這一次糧草齊備,會有更多的人開始期待賈躍亭帶領FF上演一出精彩的逆襲。真正的顛覆者在走向成功的路上一定是飽受爭議的,正是逆境的錘煉和不斷自我否定的捶打造就了顛覆者的品格,賈躍亭和他的FF是否還有未來?不是媒體能夠預測的,也不是行業專家可以左右的,而是FF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此次A輪融資成功的消息令人們再次看到了希望躁動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