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油油經常看到網友在各大網站、論壇、微博上熱論“是否帶T(渦輪增壓)車型更燒機油的問題”,當時油油就愣住了,油油認為渦輪增壓技術作為現在汽車應用非常成熟的一項技術應該不會出現更燒機油的情況吧?但是,油油帶著疑問請教了老師傅之后發現錯了:帶T的車型確實相對來說更燒機油。看到下面這些,想必你和油油一樣也就明白了。
簡單了解一下渦輪增壓的原理及機油的作用:
渦輪系統是增壓發動機中最常見的增壓系統之一,如果在相同的單位時間里,能夠把更多的空氣及燃油的混合氣強制擠入汽缸(燃燒室)進行壓縮燃爆動作(小排氣量的引擎能“吸入”和大排氣量相同的空氣,提高容積效率),便能在相同的轉速下產生較自然進氣發動機更大的動力輸出。渦輪增壓利用廢氣驅動,基本沒有額外的能量損耗(對發動機沒有額外的負擔),便能輕易地創造出大馬力,是非常聰明的設計。一般而言,引擎在配合這樣的一個“強制進氣”的動作后,起碼都能提升30%-40% 的額外動力,如此驚人的效果就是渦輪增壓器令人愛不釋手的原因。機油好比一個人人體內的血液,在渦輪增壓發動機正常的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機油在發動機內部循環流動的過程中,將摩擦運動的零件工作表面之間形成油膜保護,從而實現液體摩擦,降低有效功率的消耗、減輕各部件之間的磨損,同時它還能起到散熱冷卻的作用及增加密封性。
為什么帶渦輪增壓的發動機更容易燒機油。
1、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氣缸與活塞的間隙更寬
我們知道,金屬都有熱脹冷縮的現象,渦輪運行時,發動機氣缸與活塞之間的間隙就會因為溫度的快速升高而變小,所以渦輪增壓發動機相對自然吸氣發動機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得預留更寬的氣缸與活塞間隙,以免高溫膨脹后導致部件擠壓受損。這樣車子一開始運行的時候,使用相同粘度機油的情況下,渦輪增壓發動機相對于自然吸氣發動機,會有更多的機油油氣竄進燃燒室,形成燒機油。
2、油氣分離器的工藝問題
發動機在壓縮沖程和做功沖程時,缸內的氣壓值會急劇上升,這個時候,氣體就會因為壓力過大而往氣壓低的地方竄,會竄到哪里去呢?這兩個沖程時,氣門是關閉的,那只能經過活塞環的間隙竄入曲軸箱。為了平衡壓力,同時延長機油使用時間(曲軸箱里面溫度太高機油容易老化),另外還有提升排放方面的考慮,曲軸箱通風設備就把曲軸箱內的混合氣引入到燃燒室。但是通風的同時,很多機油蒸汽就和混合氣混合一起。但機油不能進入燃燒室啊,所以得把它與混合氣分開,所以在曲軸通風裝置末端加了個油氣分離器。理論上來說,油氣分離之后,機油回流到缸蓋的油路,最后回歸油底殼,而混合氣送入燃燒室,繼續燃燒做功。但可惜的是,現今的工藝,油氣分離器不可能把機油完全分離出來,部分機油蒸汽就跟著混合氣進了燃燒室一起燒掉了,而渦輪增壓發動機對油氣分離器的材質、設計要求更高,這樣相對來說渦輪增壓發動機就更容易燒機油了。
3、渦輪增壓器的轉子是通過機油潤滑與冷卻的
渦輪增壓器主要由泵輪和渦輪組成,泵輪和渦輪由轉子想連,轉子工作時的轉速非常高,可達2、3000轉/秒,這樣高的轉速使得一般的機械滾針或滾珠軸承無法工作,所以渦輪增壓器一般用全浮動軸承,由機油來進行潤滑和冷卻,這方面來講也造成了機油的過多消耗。
燒機油通常有以下現象:如果是冷車燒機油,早上第一次著車時,后排氣管會有比較濃的藍色煙霧排出;如果車輛加速時燒機油,在車輛行駛時猛踩油門或原地著車空檔猛踩油門時,從排氣管排出大量藍煙的情況,嚴重時在車輛行駛時當我們猛加油時,甚至可以從排氣管側的反光鏡中看見藍色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