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有車一族的你,對于開車掛擋這件事應該再熟悉不過了。在曾經手動變速箱“稱霸天下”的日子里,老司機們開車需要手腳的完美配合。而現在,自動變速箱誕生以來,我們的左腳幾乎都不需要動了。雖然自動變速箱省去了踩離合的步驟,但是牢記擋位這個事情卻一直是極為重要的。說到擋位,作為經常坐在駕駛座的你是否知道為什么自動擋的擋位是按照P、R、N、D排列的?
自動擋的檔位順序可以說是一種“國際慣例”,哪怕像捷豹路虎那樣的旋鈕式換擋,也是遵循這樣的順序。
大家都知道:
P擋——是駐車擋
R擋——是倒車擋
N擋——是空擋
D擋——是前進擋
之所以這樣安排,完全是處于行車換擋時的安全考慮。
為什么不能改變一下排列順序呢?
P和N換換位置?D和R換換位置?這里面可是大有學問,接下來我們就簡單的了解一下原因吧。
先拋開P擋不管,我們先來說說為什么N擋要插在R擋和D擋之間。R擋和D擋可以說是一組極端擋位,一個是倒車擋,一個控制著向前進擋。如果把它們放在一起,若出現誤操作很容易發生事故。
另外,從D擋直接到R擋,必然會導致變速箱里的行星齒輪受到巨大的沖擊,把N擋放在中間可以將正反兩向的油壓清零,從而達到緩沖的作用。這樣前進擋、倒車擋、空擋的順序就被鎖定在R、N、D和D、N、R之間。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剛才被我們暫時遺忘的P擋,確定前進擋、倒車擋、空擋順序還要靠P擋。
P擋是停車擋,也就是我們停車時候用的擋位,所以把它放在最前面或者最后面這樣的極端的位置顯然能夠更好的避免誤操作。
而我們在日常開車的時候,擋位最前端的位置實際上是離我們右手最遠的,所以說把P擋放在離手最遠的第一個位置顯然是最安全的。
從機械角度來說,P擋是當車輛停止時變速箱中會有個機械的鎖止結構幫你把車的變速箱鎖止住。
其實,這種鎖止機構就類似于在自行車中放入了小木棍,停止的時候木棍可以別住車輪,但當你快速騎行時,木條依然存在于車輪中,那后果可想而知。
另外,當我們開車要走的時候,一般都是要掛到D擋的,從P擋一拉到底就是D擋,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在倒庫停車的時候用的是R擋,停完車直接往上推一擋就是停車的P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