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3-03 12:05 來源:網絡 作者:阿燦 瀏覽次數:1012
張魏麗這幾年幾乎是和新能源汽車產業一起走過來的。她從當年北京第一批參與“電動伙伴”計劃試駕的“幸運小白鼠”,到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場站運營管理者,這些年的故事和段子一抓一把。
“我是第一批先鋒試駕”
2013年5月2日,剛從駕校畢業的我特別興奮,來到單位就給同事說周末租輛車去練,同事扭頭問了我一句:“昨天清華園出租電動汽車,1999元一個月,你不去試試?”
???價格好便宜,很誘人,早就關注電動汽車的我馬上上網搜索,“電動北京”,還真是哦。于是立馬拿起電話就給網頁提示的電話打了過去。
中間幾經周折,6月28日,終于見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輛電動汽車,當時是試駕一個月,叫“電動伙伴”計劃,我是第一批先鋒試駕。當時全北京就16輛車,很難申請到的。
特別難得的是正好住的小區樓下有充電樁。不過這些充電樁都沒有人用,平時都是垃圾車停著,都生銹了。那時市面上還沒有賣新能源汽車的。
試駕開始后,記得有一次出小區,有兩個保安盯著我看,一個說:“哎呀,你看這個車沒有排氣管”。另一個說:“你沒看到人家車上有“電動北京”嘛,這個是電動車”。
那段時間挺好玩。因為新能源汽車特別靜音,我還寫文章提醒司機要勤按喇叭,以免有時候別人聽不到有車來。就這么,我跟電動汽車結了緣。
“飛線60米”
因為試駕,我們有了一個“電動北京”的QQ群,我后來還成了管理員。這個群包括第一批參加試駕的16個人,還有后來第二批的500人。
星姐的名字就是從那里來的。當時玩游戲取的名字帶“星”字,他們就習慣叫我星姐。后來因為做的事情和電動汽車有關,就叫電動星姐。
其實那500人里,好多都是高科技人才,還有海歸之類的。因為他們有這樣的意識,敢嘗鮮。后來那批人里買了新能源汽車的就有200多人。
那時候我們在群里經常討論。當時大家對車的問題反饋并不多,更多的還是充電問題。當時,我們這些試駕者,有因為充電問題跟物業干架的,還有直接把車開到物業門口堵門的,還有被物業剪電線的,各種事都有。
還有個飛線60米的紀錄。當時大家在群里比為了給車充電,從樓上往下飛線的距離,有的說自己的線有10米,有人說有20米,還有人說30、40、50米,最后最高的飆到了60米。這種飛線是非常危險的。
這個事情后來被央視曝光了,電網公司就給我打電話。他們說:“我們也想好好的服務老百姓(47.100, 0.45, 0.96%),你幫忙收集下充電難的問題到底在哪里”。我把問題整理了反饋給他們。后來確實幫群成員協調了充電樁不能落地之類的事。
“分時租賃就相當于試駕”
在群里溝通中,我發現,充電難就是商機。隨著政策和環境的變化,這個行業這個市場可行,于是我就轉過來做這個行業,做充電樁的運營。我的優勢是視角不一樣,我了解車主的難和苦,會從樁體設計、運營方式上采取不同的商業模式。
這個行業起來后,開始是造車,車出來了發現基礎設施沒跟上,又開始建充電樁。但是樁企在生產和布局方面不合理。有些大企業,是為了布樁而布樁,圈地燒錢,就是一種資本運作。
業內都知道,目前充電樁的使用率最多不超過30%。有些樁的位置,并不考慮是不是適用,比如有的地段很偏遠,或者在旮旯角落里,甚至設在地下四五層,人們都找不到的地方,成了僵尸樁、死樁,無人問津。還有些樁雖然在人流密集的地方,但價位比較高。
我們著重轉向運營充電樁,通過各種管理方式,車樁共進。
如果到大街上隨便問一個人,你愿意買電動汽車嗎?80%的人會說不買。如果你讓他試乘試駕之后,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會說,可以考慮。
所以我們引入了分時租賃。分時租賃就相當于試駕。為了打消大家疑慮,通過分時,把成本最小單位化,先花幾十塊錢體驗一下。如果感覺好,再往下談。
比如,我今天要出門,但是車限號,地鐵公交太費勁了,正好樓下有個分時租車的點,可能是一小時20多塊錢,反正是遠遠比打車便宜。車是充好電的,可以跑200公里。租車很方便,可以自助進行。租了車開到某個點,辦完事再回來還車,就是A點借A點還。如果正好在目的地附近有點,也可以就近還車,就是A點借B點還。如果網點足夠多,還可以任意網點還車。
國外早就有這種模式,顛覆人們的用車習慣。以后最佳狀態是有沒有自己的車都無所謂,只要租車網點足夠多。
現在分時租賃急需拓展網點,而他們的進駐能夠增加我們充電樁的使用頻率。而且,通過他們的進駐,老百姓可以去試乘試駕,覺得新能源汽車不錯,也可能就會買一輛,正好附近也有充電樁。這樣就產生了新用戶,帶動了周邊人群使用和購買新能源汽車。
現在大環境還沒有完全起來。分時租賃屬于重資產,如果再自己布局充電樁,會很累。我們合作,可以實現共享經濟,優勢互補。
“新能源車主的去向,是非常大的商機”
我們現在的場站有10輛可供租賃的新能源汽車,很火,基本上很快就租出去了,甚至有時候還租不到?,F在我的充電樁使用頻率非常高,從后臺看,平均一個樁要服務6輛車。
現在還談不上賺錢,只能說,運營效果和實際數據,比別的場站更好,能更快回收成本。別人可能用5-6年、6-7年,我經營的場站可能3-4年就回收成本。這就是拼運營,要下功夫去鉆研。
我們還經常組織活動。比如,中秋節服務費打五折,而且還抽獎,增加用戶黏度。現在的場站,周五和周一基本上要排隊。
場站不僅是充電的地方,我還把它定義成一個舞臺。
我們免費給4S店提供場地,不定期在場站做新能源汽車的促銷。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給周邊企業或居民提供完整的一條龍的售車服務。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提高周邊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以后,他們自然會來我這里充電,這是雙贏。
以后新能源車主會越來越多,新能源車主的去向,是非常大的商機。要把他們吸引過來,來你這里消費。美國基本上是大型超市都裝充電樁。來超市消費的新能源車主,免費充電。他們不在充電樁上掙錢,是吸引顧客在超市消費。
“現在最大的難點就是物業”
要說現在有什么難辦的事,也有一些。
其實,建充電站最不可預料的就是土地、電價、施工?,F在我們最大的難點就是物業,建充電樁首先要打交道的就是物業。因為他們掌管著土地和電價。
要建充電樁,必須去發改委備案,備案過程中要求必須有土地所有權證明。但是我們拿到這個證明是比較費勁的,需要和物業或管理方溝通,他們可能會給,但是也可能會漫天要價。希望遇到類似這種情況解決不了的時候,可以有和政府之間溝通的渠道,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協調。充電樁也是惠民項目,我們也可以給物業分享利潤。
也希望政府能規劃、預留一些場地,在我們報批和申請時,能比較便捷批下來。希望相關職能部門更明確一些,不要踢皮球。
周冠宇是F1的第一位中國車手,是今年唯一一位參加比賽的新秀車...
我們眼里看到的,我們口里所說的,其實就是我們內在世界的反應,...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有人說:“教育學就是關系學“。我認為...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在思維影響人生一書中說:“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當你遇到困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