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日有消息稱,Uber或將把中國公司控股權轉讓給樂視,樂視汽車將投資金額將超過10億美金,成為Uber中國單一最大股東。截止鈦媒體發稿,雙方均未有回應,不過所謂市場傳言從無空穴來風,一直靴子遲遲難以落地的樂視汽車,也許只有靠收購來把資本市場的故事講圓乎了。
似乎樂視的使命,就從來不是為產品創新而生,而是為了資本市場畫大餅而生。從成立最初,蹊蹺登陸創業板,到最近幾年連連在資本市場講故事畫大餅,樂視的故事變得越來越龐大,龐大到沒有人敢相信和接得下了。
從視頻到電視,從手機到可穿戴,從農業到電商,從體育到電影,從自行車到汽車,似乎每一個時下流行的概念和領域,都會有樂視的身影,也似乎每年流行什么,對樂視而言,就立馬借助資本市場進入什么。而至于真出了什么產品,I Dont care!
今天,口述歷史學人周海濱在微博上爆料稱,其通過一位創投公司合伙人獨家獲悉, Uber或將把中國公司控股權轉讓給樂視,樂視汽車將投資金額將超過10億美金,成為Uber中國單一最大股東。
一時驚起千層浪,這樂視現在除了錢和資本概念,還有什么?
但截至鈦媒體發稿,樂視和Uber方面均未就此消息作出回應。不過所謂市場傳言從無空穴來風,一只靴子遲遲難以落地的樂視汽車,也許只有靠收購來把資本市場的故事講圓乎了。這就是樂視模式。
上個月,在中國市場上“死磕”滴滴快的的Uber今年9月表示,正考慮為Uber中國募集最多25億美元資金,其中12億美元已經到賬,百度參與了本輪投資。
在周海濱的進一步爆料文章里,他認為,如果Uber真的投奔了新東家樂視,本土化難題、政策性問題等在一定程度上將得到解決,更了解中國市場和政策環境的樂視將會成為Uber中國很好的操盤方。
但,真的一定如說的那么美好嗎?
前有傳聞說Uber正對自動駕駛技術虎視眈眈,樂視的超級汽車計劃也號稱要攻堅于此。Uber一直在和卡內基梅隆大學進行合作,開發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今年早些時候,還從該大學的國家機器人工程中心挖來了50名科學家,專門開發無人駕駛汽車。
今年年初,樂視對外公布了超級汽車“SEE計劃”的進程:目標是通過完全自主研發,打造智能互聯網電動汽車,實現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互聯網化,未來面向全球銷售。樂視超級汽車項目也已從260人擴張至600人,主要組成人員均為全球頂級汽車公司和科技公司人才。
但是這些所謂的全球頂級人才都有誰?Who knows? Who cares?
不過,樂視此前投資了中國首個電動汽車綜合運營服務商“電樁”,倒是看起來象要做汽車那么回事。
樂視對自己的各種瘋狂的投資行為,一直只有一個詞解釋,那就是:布局生態系統。這是一個近年來資本市場尤其喜歡聽的一個詞,源于阿里巴巴和騰訊的AT之戰,攪和了整個互聯網生態,也讓大家看到了兩個各自封閉生態競爭格局下的帝國格局。
不過,無論阿里巴巴還是騰訊,這兩個見了好東西就要搶著投的投資狂魔,似乎都從未對樂視感興趣過。不知道馬云會不會感嘆“居然還有比我更能忽悠的。。。”
好吧,就讓我們再來看看今年以來,根本停不下來的樂視在資本上有多瘋狂吧,還在中國有關高層反腐風波中尚未完全脫身的賈躍亭,在暫時安全后,似乎資本出手更瘋狂了。
據公開資料顯示,樂視近期的其他一系列資本市場運作包括:
9月22日,樂視體育宣布拿下2016-17賽季開始未來三個賽季香港地區的英超轉播獨家權益。同時,樂視體育正開啟一輪本地化布局,以此來實現體育O2O服務。例如今年8月與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的合作和在此之前,與黑龍江體育局的戰略合作。
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今年7月,互聯網金融平臺騎士貸日前宣布拿到了樂視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樂視投資的戰略投資,這標志著樂視正式涉足P2P網貸領域。
在智能終端方面,樂視在近日以21億元人民幣成為酷派集團的二股東,間接上成為了360與酷派合作的奇酷公司主要股東。以智慧家庭為核心的樂視超級電視和以智能手機為核心的樂視超級手機支撐起樂視的內容生態。
賈躍亭強調的樂視生態鏈是一系列獨立而統一的整體,從股權上來看每個業務都是獨立公司,以投資的方式漸漸鋪開、滲透才是樂視的做法。
但是智能手機、智能電視、自行車、體育、農業等板塊造血能力不強,樂視的燒錢模式已經受到諸多質疑。
如果樂視真的成為Uber中國的單一最大股東,樂視又將走進專車這個燒錢行業。
另外,今年8月,樂視體育發布的“BiU(自行車愛你)”計劃可謂是樂視在自行車共享領域方面的試水,宣布首先以北京、深圳和海口的騎行地標為試點,建立共享騎行站,騎友們可以通過付費租賃的方式獲得超級自行車的使用權。但這之后,卻鮮有聲音傳出。
然而,進軍這么多領域,概念做足了,散戶跟著撒錢撒夠了,產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