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移動互聯網上半場還是下半場,對企業來說都一樣,只有保持高速增長和充足的現金流,并能夠拿到下一輪融資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在過去的一年,無論是互聯網領域還是傳統行業,都受到了來自新技術、新概念的沖擊。能否在新環境下根據自身產業特點做出戰略調整,并應用新技術提升效率,適應互聯網快節奏發展,成為了考量企業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
對此,瓜子二手車CEO楊浩涌在今天舉行的媒體訓練營峰會上,對過去一年進行了總結。他以6個關鍵詞概括流量2016年國內互聯網行業的變化,并以此提出2017年瓜子的兩個目標:要做全球頂級二手車電商,比肩美國CArmax;第二個目標是盈利。
資本寒冬—偽寒冬
第一個,我們的看法管它叫偽寒冬,這也是在投資圈非常熱的話題。實際上,過去一年里,資本規模還是充足的。比如,很多基金在過去一年拿到了很多的錢,基金的數量也比之前多了很多。但更多的公司在想要融資的時候卻發現得到的反饋非常冷淡,融資變得比以前更加艱難。相比之下,真實的情況是,一些好的項目卻拿到了非常多的錢。
所以,不難看出,2016年的投資趨勢是錢變得更加集中,投資人更愿意追逐每個行業里最頂級的獨角獸,因為這些公司才是最安全的。在我看來,任何一個想要達到獨角獸級別的公司都至少要有三個壁壘,也可以解釋為什么瓜子這么堅定地在投放廣告。我們一直認為,一個公司最最重要是建立自己的護城河。就像我和團隊經常會討論“如果有一天有同行或者是對手進入到這個行業,我們的護城河是什么”。我們自己總結的三件事,相信也是所有創業者同樣要重視的事情——品牌,技術和團隊。如果可以的話,繼續做好、做強、不斷優化這三件事情。
金融科技 FinTech
第二個,我們叫fin tech。它有兩大核心,其中一個是獲客,另一個是風控。
一般來說,傳統銀行的效率相對較低,而且業務也非常標準化,所能授信的客戶群體可能只占到整個人口的不到10%;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銀行的潛在客戶群變得趨于更多元化,在其他90%人中有貸款需求的比例也在增加。這個時候科技金融就可以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把整個獲客移動到互聯網上說,所以基于整個互聯網打造的場景就變的非常重要,除了我們之前說的像微信、支付寶這樣的大平臺,把場景金融落實到每一個產業也是非常重要的機會,因為這樣的場景比阿里巴巴、比微信的用戶更精準。因此,瓜子目前在做的正是如此,我們圍繞用戶買車的場景去做金融。因為,我們更熟悉買車的場景,也更更熟悉相關的業務。
尤其是當我們進到這個市場的時候,發現這是一片大藍海,因為傳統的銀行做不了,阿里和騰訊也做不了。所以瓜子金融今年能做到超過50億的放貸金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在這個領域,還沒有看到太明顯的對手。目前行業里的普遍做法,大都是通過車商給用戶放貸,而能夠直接放給用戶放貸的卻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是風控,這個是依據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結合來實現的,依靠多維度的海量數據,實現個性、精準地個人信譽體系的建立。這瓜子已經在做了,目前效果非常好,隨著進一步的優化,未來我們的風控會更加精準可靠。
很多人說金融是終極模式。我不覺得它是終極模式,我覺得它掙錢的方式,因為用戶太剛需了,所以它掙錢的能力可能不亞于游戲,這是我們的一個判斷 。
場景化——消費升級
第三個,場景化,可以說是消費升級的產物,也是去年討論的最多的,很多創業公司是圍繞這個機會在做的。
消費升級從之前用戶對一個產品說我只要圖便宜、方便,現在用戶不僅是圖便宜和方便,他們更想說,我們是不是有更高性價比的東西,第二是更優質,體現在他們愿意為品牌付出議價。不管是任何一個東西,從一個電動牙刷到一塊肥皂,到一杯咖啡,用戶愿意付出50%甚至兩倍的價格,去買一個更高質量的東西,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我相信這是所謂下半場的原因,大家都在說互聯網人口不可能再漲了,APP大家都裝完了,所以你想去APP里刷榜或者是獲得流量很難的時候,怎么去獲得增長,我覺得消費升級,抓住用戶的下一個需求是非常有機會的。
正如剛才我們談過的,場景化是消費升級的產物。當人們不再關注性價比,而是把品質當做首選的時候,價格已經不能像從前一樣成為市場的主導,反而是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場景,成為觸發人們消費的重要因素。像在電影院賣爆米花等零食,在加油站賣飲料,包括剛才提到的瓜子在汽車交易領域提供金融服務,都是很好的依靠場景來觸發消費需求的方式。
在未來,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尋找場景或創造場景并為之提供符合邏輯的消費選擇,將會有更多的機會和空間。
AI +大數據
第四個,AI和大數據,去年討論的特別多,瓜子內部在做一個叫瓜子大腦的東西,我們通過很多的數據計算車輛的價格,包括車的殘值曲線,我們認為AI最重要的部分可能不是算法。我們這個團隊大概有好幾十人,其中不乏大量的奧賽金牌獲得者。這些人在做的事情,其實不是算法,在我看,未來算法可能也不是核心競爭力,我覺得深度學習最大的好處就是把算法把它的門檻變低了,很多的從事人員都可以用深度學習算法把自己的系統變的更智能。
真正最后能跑出來的,可能都是數據的公司——像自動駕駛,谷歌做了很多年,還只停留在樣品階段;特斯拉才剛剛做了一年多,就已經更新了很多版本。
而這兩家公司最大的不同是,特斯拉有數據,谷歌沒有。從這角度來看,我覺得對AI來說,重要的不是算法,而是數據,誰有大量的、海量的在某一領域的多維度數據,誰會在這個領域最終勝出,在大數據之戰里勝出,在AI之戰中勝出。
人工智能技術也是一樣,僅僅是靠算法、做計算,我覺得是不足以成為壁壘的。除了在加強算法的同時,瓜子去年檢測了大概200萬輛車,每一輛車都是通過標準的手工檢測,這樣的檢測每一輛車會獲得200多項數據,此外,我們還跟全國絕大部分的4S店去合作,獲取他的維修和保養記錄,確認這輛車的價值。這些數據都對我們的金融有非常大的好處。因為對于二手車放貸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對這個車的價格進行評估。所以當這樣的一些大數據進入我們的后臺,我們這200多萬輛車,每一輛車檢測回來,每一輛車200多項數據進入瓜子大腦以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非常準確的預測這輛車的價格。
我們對這輛車的價格做了一個對標。瓜子在2016年8、9月份的時候,車價的評估是基本根據評估師的經驗口頭報出來的,在9-10月份以后,我們開始用大數據對車做價格預測,經過和之前的數據對比,我們發現在一些主流的車型和年限上,機器對車價的預測已經比最成熟的評估師標準。因為絕大多數評估師,都只可能對某一類或幾類車型比較懂,沒有人能做到樣樣精通,何況是在車輛品牌型號海量更新的今天。而這個價格評估體系,可以說是大數據應用的一個很好的案例。
分享經濟回歸 1.0
第五個,分享經濟的回歸。分享經濟曾經是特別火的概念,我們在2015年也提到分享經濟,包括回家吃飯、滴滴、瓜子在內,都是廣義的分享經濟。
事實上,一個物品在他的生命周期,他的使用權限被更多的人分享,我覺得這是分享經濟的定義,它能提高這個物品的使用的效率。為這個物品帶來更高的價值,如果是滴滴是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以分鐘和小時為單位對這輛車做了切割和分享,瓜子是在以年為單位對這個車做了切割和分享。這樣的分享經濟給社會創造非常好的價值。
經過一兩年的發展,除了一少數品類,國內很多細分的分享經濟領域并沒有人們預期的那么好。因此,我們不如回過頭來看看分享經濟的本質,尋找一下原因。
大家可以發現,不論是“分享經濟”還是“二手”,為什么比國外要慢?
在美國等發達國家,“二手”是自然形成的。當普通人的消費水平達到一定的程度,物質變得極度豐富,品牌產品也得到普遍信任,再加上人與人之間的互信達到一定標準的時候,二手物品的大量出現是水到渠成的,因為這樣的二手產品誠信度會非常好。但是在國內,分享是在過去一兩年內硬被拉起來的。尤其是當普遍認可的“消費升級”還遠遠沒有完成的時候,二手就已經開始形成市場,不管是閑魚還是58趕集的轉轉。包括瓜子在內,大家都在做二手。
所以,對已經在做二手的平臺來說,在做好自己的同時,還要承擔的責任會更多,因為我們同時要打造二手交易的文化。所以我們廣告一直在不斷地說,“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賣家多賣錢,買家少花錢……”,不斷地去教育用戶,其實互聯網是可以買車和賣車的。
另一方面,為了達到分享、建立信譽,我們做了很多比國外同行做得更多的事情。比如在美國,其實有家公司叫Blue book,還有一家公司叫carmax,想要去carmax買車的人可以到Blue book去查詢某這輛車值多少錢。在中國可能就沒有這樣一個第三方機構告訴你這輛二手車值多少錢,所以這個事瓜子就必須得把它做了。
此外,如果用戶買的車是有問題的,像泡水車、事故車,車商是不會提供保障的,為了用戶能夠放心選擇二手車,所以瓜子也得做什么——比如我們要做14天退車,我們要承諾我們的檢測報告,今年我們在這塊錢的投入會比去年要更高,我們甚至在提到百分之百賠,如果發現泡水、事故,一定把這個車的全款退給他。
這是一個經營二手行業的平臺在中國現階段這樣特定的土壤的環境中要去解決的事情,做把誠信、文化的社會責任一起承擔下來,而沒法像發達國家做二手行業那么簡單。
互聯網+傳統
第六個,互聯網+傳統。2015年的時候,地推是最大的熱詞,當時融資最多的也是美團、滴滴,包括幾個合并案,大家都在說你這公司是不是有地推能力?
其實,地推能力這個詞我不知道是誰發明的,但其實就是當年我們趕集在2005年就做的事情——就是掃街,就是去談商鋪,就把客戶一家家磕回來的最原始、最土的方法方式,后來起了個名字叫地推,甚至有人說叫地推大軍。而針對地推,其背后有非常細致的管理,從城市到主管到銷售,包括后面人力資源的推動,都有一整套的管理方法。
到了在2015年,很多投資公司去投資一家O2O公司的時候,都會說你的地推能力怎么樣?是不是可以去做掃街?
來到2016年,大家都回過頭來在看技術——說別跟我談地推,地推沒有用,那個很原始。你們公司的數據怎么樣?你們的技術怎么樣?所以他們又投了AI跟數據相關的公司。結果,新的公司又回到主場說,我們更愿意去看一個更小而美,燒錢不多的公司。
有的投資人甚至直接表態,O2O和電商,直接Pass掉。
其實我們認為,現在互聯網開始進入到一個與傳統行業真正結合的一年,而過去一年最多的機會也來自于這個領域。不管是滴滴還是瓜子,我們都是對一個傳統的行業,一個有著十年、二十年的老行業,做一次很深度的改造,而這樣的大機會,其實是互聯網+傳統的結果,兩個因素加在一起共同貢獻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