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1940年1月,南極洲羅斯福島上的企鵝們算開了洋葷。它們圍攏在今天已經不復存在的鯨灣碼頭,眼睜睜看著一個差不多有20米長的大家伙被運上了岸。吃瓜群眾們并不知道,它們是族群歷史上首批見識汽車的幸運兒,“鵝生”算是圓滿了。
故事要從人類探索兩極的歷史說起。作為這個星球上最不易抵達的地域之一,近代以來人類對于征服兩極的偉業趨之若鶩。但直到20世紀初為止,人們在極地的交通工具主要還是雪橇犬。今天深受人類寵愛的二哈、薩摩耶,千百年來可都是不折不扣的雪地英雄,也是極地探險家須臾不可離的好伙伴。它們的功能讓后來一切的基地交通工具羨慕不已:全時四驅,硬軸連接,自帶差速鎖和防滑鏈,關鍵時刻還能救命……
不過到了1930年代,雪橇犬對極地交通的壟斷終于被打破了,主持這項工程的是美國人理查德·E·伯德(Richard E. Byrd)。1929年11月29日,伯德駕駛一家福特牌三發飛機(對,就是那個造車出名的福特)飛過南極點,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駕機穿越極點的人,因此成為國家英雄。
到了1930年代中,功成名就的伯德打算開啟第三次南極探險。這個時候,美國人已經是汽車輪子上的民族,所以伯德決定讓汽車踏上地球上最后一片處女地。他尋到了自己的老搭檔,芝加哥裝甲兵學院的院長、工程師波爾特(Thomas C. Poulter),攜手打造一臺能在極地行駛的汽車。這就是所謂的南極雪地機動車(Antarctic Snow Cruiser),從開發到制成,這個龐然大物一共花了設計者兩年的時間。
按照設計目標,這將是一臺自重超過30噸的輪式極地探險車,裝備有當時最先進的技術設備,比如雙柴油機、兩臺發電機、四輪獨立的電機驅動和轉向,以及一個飛機裝載平臺,足以自給自足地完成長達一年的遠程南極穿越。當然,為了擁有這種能力,最終的技術數據有點瘋:長17米,寬6.06米,帶輪胎的高度達到4.9米,總重超過34噸。
為了保證5,000英里的續航能力和最高48英里/小時的極速(事實證明這種極速指標根本是笑話),它不但要帶上差不多9,500升的自用柴油,還得額外給頂上的飛機留3,785升油。對了,大空間對車上乘員而言是個好消息,這臺“雪地巡洋艦”上配有乘員生活區、實驗室、機加工車間、廚房、暗室、燃料和食品儲藏室……事實上,這可能是全車設計里最靠譜的地方。
就這樣,這種只有在那個極地探索熱大行其道的時代,只有素常容易腦洞大開的美國人才能策劃的設計,很快上馬了。從1939年起,芝加哥的工廠熱火朝天地開工建造這輛歷上最龐大的汽車,它還將是人類開上南極大陸的第一輛汽車。媒體時不時給公眾透露一點信息,撩撥人們的心弦:比如這輛車的供暖效果極佳,乘員就算在極地也只用蓋薄毯子就能過夜;它的越野能力超強,輕輕松松就能過掉4.6米的冰逢……同時還會配上它在郊區沙丘上的試驗照片。
終于,機械哥斯拉要亮劍了。似乎是為了炫耀自己國家的強大,美國人選擇讓它自己開去前往南極的碼頭,很快,這個幾十噸重的機械怪獸出現在從芝加哥到波士頓的一千六百公里漫漫長路上。沿途引來無數圍觀者,導致上百次交通堵塞,最終安全抵達終點,在一片歡呼聲中被吊裝上了前往南極的探險船。
三個月后,歡呼聲在鯨港碼頭再度響起,經歷了一番驚心動魄的卸貨,雪地機動車在數目有限的人類以及數量龐大的企鵝圍觀下踏上了南極雪原,那一刻,它締造了歷史;下一刻,它馬上陷入了悲劇。
跟預想的不一樣,雪地車似乎有點太沉了,一落地就開始往雪里陷;原本為沼澤地形設計的固特異輪胎太光滑了,在雪地里不斷打滑,寸步難行。探險隊員們往前輪裝了兩個備用輪胎以期獲得更小的壓強,同時還在后輪裝上了鎖鏈幫助增強抓地力,但是根本不起作用。倒是有人意外發現,這車往前走不動,倒車似乎還行,好吧,只要能開,往前往后有什么關系呢,這地方又不用擔心會車……
所以,你聽說過那個經典故事啦,老板質疑一個遲到員工的說辭“風雪太大了,我向前走一步就會往后滑兩步”,“所以你究竟是怎么到公司的?”“我只好倒過來走!”可以考慮把那個員工編入美國赴南極考察隊,因為當年的隊員們就是這樣駕駛著人類歷史上第一臺極地車,倒行著開始了自己的南極駕駛之旅。根據記錄,最遠的一次,一共倒了148公里,如果有交警在場,估計能開出一整本罰單。
雪地車在南極,這是它從輝煌頂點跌落的地方,從此它再也不是關注的熱點,而成了大家的麻煩
此后,隊員們終于受夠了這臺不給力的大家伙,毅然中止了極地駕馭體驗。好在它足夠大,又供電又供暖,簡直是現成的科考站。于是原本打算靠移動創下紀錄的雪地車,成了那時為止南極大陸上最先進的科考站,被使用到該次考察結束。
這時候已經是1940年了,歐洲大陸戰火紛飛,美國人雖然還獨善其身,但也沒有心思探索極地了。隊員們最后撤離時,把這臺言過其實的雪地車遺棄在了荒無人煙的南極。直到1958年,還有人見過這臺悲劇性的南極第一車。再以后,它又消失在漫天風雪里了,從此再沒人見過它。
也許,今天的它依然還在南極的雪地之中,保存完好;也許,它早已沉入海中……沒人能說清這一切。可能,只有那里的企鵝會口口相傳,記錄下這段關于汽車極地探險的傳奇故事,雖然它看起來,有點兒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