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家轎市場,自動啟停系統算是普及率費非常高的一項配置,其熱度不下于全景天窗、全LED大燈、懸浮式車頂。然而在部分車型上,由于邏輯沒有優化到位,導致了一些非常不人性化的用戶體驗,主要表現在:發動機啟動時動靜過大,煩!等紅綠燈踩剎車時間過長,累!擔憂頻繁啟/停傷害發動機及啟動電機,揪心!
以上三種因素,使得很多車主即使知道在面對擁堵環境時自動啟停功能可以省油,上車第一件事依舊是關掉這個功能,寧愿多花點油錢買個省心。
廠商一直把自動啟停功能當成一個“高大上”的科技配置來宣傳,其實這項配置跟前衛新科技完全不搭邊。說白了,ECU控制電腦將控制發動機的啟停系統與車速、剎車、油門掛鉤,在油門松開、踩住剎車、車速為零,但依舊位于D擋時,電腦會判定車子處于短暫停車狀態,就會自動將發動機熄火;而在松開剎車,踩下油門時,電腦判斷車子重新起步,再自動啟動發動機。
現在基本所有家轎都是按鍵啟動,很少還有需要插入+擰鑰匙的產品,一鍵啟動和自動啟停基本上都被整合在同一控制機制里面,輔助車主更輕松、簡便駕駛。
為什么要裝自動啟停?
正是因為自動啟動系統看起來逼格高,實際上技術門檻低,所以各大廠商都樂于在低端車型上普及該項配置。但在這些廉價車上,自動啟停系統有著嚴重的“水土不服”現象。
其一,低端車用的發動機都比較糙,啟動動靜大是常有的事,頻繁啟停一驚一乍的難怪車主受不了;其二,為適應頻繁啟停的要求,車子要專門搭配的增強型蓄電池和更大功率啟動電機,購車維護保養成本高;發動機停止時,很多低端車配備的電池容量太小,沒法支持空調壓縮機長時間運行,極熱和極冷天氣讓人受不了。
至于省油,即使10公里給你堵上1小時,粗略估算一年也就省下500塊,嗯,大概10年就能“回本”,這是打算讓兒子繼承么?
毫無疑問,對消費者來說,越是低端車配自動啟停越是雞肋,但廠商為什么還要大力推廣呢?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排放法規。目前國五排放標準已經正式實施,新車在做油耗測試時,車的原地怠速測試占到了1/3的分數。很自然,如果原地怠速時,車自動熄火,當然會賺回不少分數。
看見沒,在這場名為國五的考試中,因為自動啟停的出現,怠速測試簡直成了一道“送分題”,廠商當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抓分的機會,旗下所有產品,先甭管體驗怎么樣,都給裝上自動啟停,順利通過考試再說。至于消費者那邊,這不是給你設了關閉按鈕了么?遺憾的是,自動啟停不能長期處于休眠狀態。
現在的汽車產品一直在朝整車的全面電氣化方向邁進,其中一個重要項目就是提高配電系統的功率和電壓,幫助發動機的外圍組件,例如空調壓縮機、起動機、水泵、油泵乃至增壓器實現電驅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48V電氣系統,目前奔馳、豐田、奧迪在這個領域都已經有實車出現。
配備更大容量電池、更高功率的啟動電機,發動機的啟動過程將更順暢、從容,自動啟停系統才算真正迎來黃金時代。
如果再進一步,整車配備了48V輕混系統,那么車輛就會跟現在的混動車一樣,將由驅動電機輔助車輪起步,進一步緩解發動機在怠速階段的負載壓力,甚至能像插電式混動車那樣,低速下不需要發動機啟動。毫無疑問,整合到混動系統之中的啟停功能才是其“究極進化”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