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疫情嚴重肆虐,病毒發展為德爾塔變異病毒,導致全球再一次陷入疫情。安全出行,做好預防。
德爾塔變異病毒的威力
很多人認為,德爾塔病毒就是新冠病毒的另一種叫法,就錯了。德爾塔病毒是新冠病毒的增強版,要比原始病毒的致命性以及感染性更高。從眾多因素上來看,新冠病毒已經逐漸變異成更強的病毒,據研究發現,德爾塔擁有顯著的免疫逃逸的特點,從隱蔽情況上來說,該病毒更為強勁。在感染原始病毒后,患者一般都會出現味覺和嗅覺喪失的情況,而德爾塔變異病毒患者感染后,感染癥狀更類似于重感冒。
根據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部分確診感染德爾塔的患者會出現頭疼、打噴嚏,最嚴重的也只不過喉嚨痛,就感染原始病毒出現的持續咳嗽以及發燒等現象都不會出現。這些和常見的感冒癥狀非常相似,也非常容易被忽視,也容易出現互相感染的情況。
有人會認為疫苗接種一次就可以了,以后就不用再繼續接種了,但實際上新冠疫苗比較特殊,由于致命性比較強,所以疫苗接種后生成對人體內的抗體數量保護只能保持半年以上,但并不是所有人保護期都是半年,這一點還是需要根據個人體質進行區分。
對于一些特殊人群來說,加強針十分重要,需要根據醫學指導,加大疫苗接種劑量,次數來科學對待,完善對人體的保護能力。
隨著南京再次陷入疫情風險中,所以近段時間關于加強針的研究課題再次被提及。
南京疫情開始發展已經成為事實,目前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加大疫苗接種量,并且盡可能的減少出行,關于第三針目前官方還未公布接種時間,不過想必很快就會到來。
當前,全球疫情起伏反復,國內部分地區發生聚集性疫情,北京也新增京外關聯本土病例。警鐘再次敲響,風險就在身邊。北京作為首都,是國家的心臟,也是世界看中國的窗口,首都疫情防控工作關乎“國之大者”。這種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關系全國疫情防控全局的特殊性,決定了北京必須始終在防控工作上堅持最高標準最嚴要求,自我施壓、守土盡責。必須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把好每一道關口、筑牢每一條防線,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和首都安全。
北京人員稠密、往來頻繁、流動性大,而眼下正值暑期,是全國旅游出行高峰,北京又是最熱門的出發地和目的地,疫情風險隨時隨地可能存在。引發本輪疫情的變異毒株德爾塔,傳播強、復制快、體內載量高,病人轉陰速度慢、治療時間長、容易出現重癥,各方面都較老毒株更為棘手。嚴峻復雜的防控形勢,要求我們必須把風險挑戰估計得充分一些,把防控措施準備得完備一些,處置更迅速、措施更嚴格、封控更果斷,與病毒賽跑,堅決阻斷疫情傳播鏈條,堅決防止擴散蔓延。
防控到位關鍵是壓實“四方責任”,做到處處盡責、人人盡責。就目前來看,機場口岸等作為外防輸入的主陣地,入境通關、檢驗檢疫、閉環轉運、隔離觀察等既定工作,決不能在流程、標準、強度上有任何粗心大意和放松麻痹。公園、景區、交通場站等人流易聚集地,要嚴格落實限流、測溫、驗碼、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對廣大市民來說,防控意識的弦還要繃得更緊,疫苗“應接盡接”,但不能覺得只要接種就等于進了“保險箱”。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健康習慣仍需繼續堅持,近期更要減少出京,做到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每個人都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就是為防控大局出力。
抗疫持久戰,考驗的是耐心和信心。人心齊,泰山移,全市上下同心同向,我們定能將疫情防控的主動權牢牢攥在手中,確保人民生活始終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