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一些2016最可能發生的事:別錯過!
發布日期:2016-01-04 11:17 來源:新浪汽車 作者:七羽 瀏覽次數:3030
繼前幾天我們說完2016年不會發生的一些事后,這次再來說說2016年有比較大概率“會”發生的。
八位虎嗅2015年度作者中的七位,向我們貢獻了他們的看法,我們又隨機采訪了四位企業CEO或高管做了行業預判。并在最后,從2015年TMT并購潮中的最大贏家華興資本給出的年度報告里,摘出部分預測性內容作為本文的一部分,作為全篇的壓軸。BTW,推薦下這份報告(虎嗅會把這報告的其他精彩內容摘編出來發布),對熱點行業與資本的看法相當靠譜。
【虎嗅年度作者怎么說】
一、移動流量紅利即將被耗盡
【酌者】伯通
我隨便噴幾個吧。
朋友圈將進一步水化,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降低對朋友圈的依賴,這個產品的最終宿命一定是QQ空間,但2016只是一個開始。
創投領域依然有相當熱度,在印鈔機和經濟壓力的雙重促進下,互聯網成為中國社會階層流動的最后一扇窗,只不過它會徐徐關上。
互聯網創業什么時候才會回歸正常值?當移動流量紅利即將被耗盡的時刻。2015年已經耗掉了大半移動紅利,所有專業領域合并的小巨頭,最終都被BAT更穩固的控制起來。流量成本的劇增,讓后來者幾乎沒有翻盤的機會。我不知道2016會不會依然有很多合并案,但這一定是一個趨勢。
互聯網公司的廣告或許依然無法與零售快消類公司比肩,但2015年已經出現許多可喜的變化,更多的互聯網公司摸索到了適合自己的品牌打法。2016年沒準會出街一條橫掃雙屏(電視手機)的互聯網公司廣告,誰知道呢?
美元基金越來越弱勢,中概股慢慢成為小眾詞匯。即便這個國度與政體有再多不確定,中國的經濟體量和互聯網體量穩居世界第二已無可爭議。
通俗意義上的創業者并不會少,因為更多的人會成為自由職業者。公司也將有更多資源傾斜給這些外腦。
互聯網不會再有什么“門口野蠻人”的機會了,也不會像過去兩年那樣輕易就“降維打擊”了,蛋糕還沒做大,再分,就只能搶別人嘴里的蛋糕了。再愚鈍的人也不會被你輕易從嘴里搶走蛋糕。
部分行業將逐漸回歸本質,比如媒體。媒體本就應該是由金主包養的一種輿論工具,卻被造富熱潮異化為一種印鈔機構,這是完全錯誤的。這兩年抓走那么多人,大家心里應該有數了。
不會再有什么“自媒體”,能成功的“自媒體”都是該人曾經社會資源的整合變現成功(羅、高、馬、吳),只有內容生產技能的個體不是自媒體,只能成為自由職業者。
如果阿里依然無法為內容生產者分紅、依然無法成為內容生產者無法擺脫的依賴,黑阿里就依然是行業中的政治正確。
黑百度是全民的政治正確,這個在可見的未來沒什么可討論的。
二、滴滴要或行“霉運”
【做者】周鵬
虎嗅的編輯非要讓我預估個大事,我揣摩著這個大事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想來想去,還是把準星瞄在滴滴身上吧。因為我跟他們真的不熟,即使我烏鴉嘴了,也不會有人來找我。
我估摸著16年滴滴要倒霉了,業務規模長不上去,份額一直在減少,新業務沒有突破口,說不定還得惹惹官司被鬧事。估值縮水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再上一個臺階就很難。分析:
1)依靠補貼燒錢占據的市場份額,浮華熱鬧終會褪去,最后還是靠服務、靠產品說話。
2)用戶習慣養成了,市場培育了,但是用戶的選擇也更多了。
3)滴滴為了自身的收入,必將不斷強化管理、提高分成比例,會導致司機流失。
4)各種多元化的新業務又是一個燒錢快賺錢慢的坑,所謂的交通大數據商業化之路遙不可及。
三、BAT的“購物”欲望會大大降低
【掇者】闌夕
對2016年的預測如下:
1、中國兜售“互聯網主權”概念的步履不會停下,在經歷了聯合國層面的受挫之后,俄羅斯、巴西等國家會因得到巨大的經濟回報而投機性的成為中國在名義上的盟友,但是就實操層面,“互聯網主權”充其量也不過淪為一套外交話術,主要用于對抗來自自由世界的壓力,及為紅頂黑客勢力提供后盾服務。
2、A股的復興將決定創業市場的繁榮,對于資本賭徒而言,這是最為穩妥的一條退出方案,一旦大眾創業能夠演變為大眾接盤,那么資金才有機會被抽出來進入下一輪的擊鼓傳花。然而,這種假設亦將更加積極的使理性的資產配置流向境外市場,良幣有序離開,劣幣捉對廝殺,剩下的就是比黑比狠比詐的結果。至于股權眾籌,請忘了這個玩具吧。
3、移動互聯網的獲客成本一再推高,這也將繼續助燃所謂“內容創業”的薪火,或者說,“IP”、“自媒體”、“自制劇”、“社群”的一致性在于,只要找到足夠精確的場景,以內容為中心的掮客將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渠道,其價值的伸縮性能夠支撐傳統媒體苦求多年的內容工業化理想。
4、相比狂熱的2015年,BAT的“購物”欲望會大大降低,因為卡位的完成度已經接近八成,在它們回歸理性的同時,資本寒冬即使有了入春的跡象,也僅僅有助于那些本就出色而有資格待價而沽的白金創業團隊。所以,反方向來考慮,基于互聯網人才流動趨勢的招聘服務、提升服務和外包服務,可能還將收獲意外之喜。
5、VR,小規模的爆發,但已足夠凝成一枚打開全新藍海市場的鑰匙。
四、BAT成為互聯網金融的最大贏家
【卓者】康寧1984
足足等了一年半的P2P行業規則終于落地,行業洗牌正式開始。我最好奇的未來是,互聯網金融這個行業會不會仍然向O2O那樣最終被BAT巨頭們收割整合。
實際上,阿里的支付寶、騰訊的微信紅包和眾多P2P公司在百度上近乎自殘式的競價買流量,已經讓BAT成為互聯網金融的最大贏家。我非常希望這個行業能保持眾多小而美的獨立公司,希望勇敢的企業家們可以幫我實現這個夢想。
五、全網通將成為手機行業的標配
【座者】程貴鋒gui
全網通將成為手機行業標配:制式支持上,全網通手機將繼續飆升,CA將成主流標配,VoLTE支持終端側難度小,運營商間終端產品的差異化繼續加快縮小,終端已難成運營商競爭的差異化要素。
全網通:隨著海思650芯片(含C SoC)產品在2016年春季發布,高通、MTK、海思三大主流芯片的高中低全網通芯片均已經完成布局。中國電信、聯通聯合發布全網通終端規范,移動對全網通手機的補貼門檻降低將進一步推動全網通手機產品普及。按目前趨勢,2016年全網通的品牌擴展將由一線品牌逐漸擴展到中小品牌,而隨著全網通手機生產成本的下降,全網通手機的價格也將延展到低端市場,價格將下探到499元價位。2016年全網通市場份額將繼續上升。
在2016年全網通產品+移動定制版將是眾多廠商的主流產品搭配組合,是2015年趨勢的延續。隨著產品的全模化,終端已經不再是三大運營商間競爭的差異化因素,運營商競爭演化為網絡及服務的較量。
CA:隨著三大運營商力推4G+網絡,在補貼與公板機推動的兩大因素下,2016年,CA終端即將成為千元以上機型標配,進入699檔位,在2016年下半年CA很可能重現類似2015年“不是4G手機感覺不好意思”的情況。
VoLTE:芯片層面對于VoLTE的支持不存在障礙,在2016年預計499元以上手機新品能力上都可以支持VoLTE。具體到產品實現,由于三家運營商VoLTE部署的進度不同,廠家在低端機是否支持上應有不同的考慮,在2016年下半年千元以上的公開市場全網通版本手機均支持VoLTE將是大概率事件。
六、2016“互聯網+”的理性,+互聯網的繁榮
【撮者】毛琳Michael
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兩會上提出了“互聯網+”的戰略,隨后火遍大江南北。2016年之前幾乎所有的互聯網+都是自上而下(用戶端到企業價值鏈)的產業改造,以互聯網作為切入點,用互聯網的巨大資本,便捷渠道,新興玩法,用戶為王的打法打得傳統行業無力還手。但互聯網+不是萬能的,在2015也面臨諸多問題,并將在2016趨于理性,撇去浮華。
互聯網+憑借著巨大的資金優勢和行業的火熱在2015縱橫捭闔,所向披靡,但行業非理性已不可持續,2016將回歸理性。
互聯網+行業將迎來死亡和并購潮
互聯網+和互聯網思維在小米成功后一發不可收,大多數創業者和資本都認為只要有資本和互聯網渠道就可以顛覆傳統行業低下的效率和“不思進取”的現狀,但最終只發現這帶來的除了血腥的價格戰,而且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造最終依靠的是傳統行業的運維經驗和模式,不可持續的發展和資本市場的遇冷帶來的是2016年的倒閉及并購潮,沒有與傳統行業深度結合的互聯網+行業勢必寡頭壟斷,小品牌死亡或被并購,大品牌融資困難,所以,BAT并購收割機的繁榮一年將盛大開啟。首當其沖的是o2o,p2p行業,手機行業。
預測:
1)口碑與餓了么合并,成立合資公司并部署2017上市
2)p2p推出國家政策,第N個e租寶出現
3)手機行業巨變,小米華為3000元價格發力仍然不順,錘子歸入阿里版圖,并發布T3產品
4)新美大進入百度系,全面對抗阿里系(百度或攜程)
2. 互聯網+背景下互聯網并購傳統企業加劇
互聯網思維搞不定O2O,搞不定線下的用戶體驗,但有錢吶,沒有錢搞不定的事,如果有那就出雙倍甚至三倍就夠了,對于互聯網公司最不缺的就是錢,所以蘇寧還是從了阿里,永輝從了京東,銀泰從了阿里,魅族從了阿里。所以,2016年年是互聯網公司與并購傳統企業的高潮年,BATJ的互聯網領域的化學效應在兩年內已經定型,即使互聯網間的并購也不過改變細分行業的格局,但互聯網并購傳統企業則可以顛覆傳統行業,甚至帶來母互聯網公司市值的巨大改變。
預測:
1)螞蟻金服投資傳統銀行,加速互聯網金融變革
2)阿里投資房產中介或房產公司,中原地產,綠地,萬科都有可能
3)京東投資格力或者美的,加劇電器行業變革,鞏固主營業務
3. 傳統行業+互聯網,進入傳統企業融合互聯網的元年
2015年傳統企業被互聯網公司打得幾乎無招架之功,服裝方面波司登2015上半年,關店5053家門店,百麗一季度關店167家,對比之前是每年新增門店700家;萬達百貨上半年關閉10家,還計劃關40家,沃爾瑪關店30%,麥當勞關店80家;傳統行業的+互聯網并不是將互聯網當做渠道,在淘寶京東開店就算+互聯網,而且借助互聯網的思維去改造組織架構和企業模式和價值鏈,企業流程,比如地產行業的鏈家,如完全借助互聯網而無任何門店的21cake,比如七格格和三只松的粉絲和爆品的互聯網傳播。同時傳統企業并購互聯網企業也進入元年,2015年海航投資途牛,萬達投資快錢和同程,沃爾瑪并購一號店,探路者并購綠野網。
預測:
1)鏈家借助+互聯網幾乎顛覆一二線城市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中原等毫無還手之力
2)國美并購投資線上互聯網公司
3)傳統服裝公司投資跨境電商
七、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虛擬現實領域有新突破
【桌者】機器之心
2015年我們見證了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虛擬現實領域的重大突破,那么在新的一年,不妨來看看機器之心的展望:
谷歌和Facebook用人工智能破解圍棋:如果說讓人工智能學會國際象棋只是小學畢業,那么讓人工智能學會圍棋,并打敗9段高手就是讓人工智能高中畢業。事實上,谷歌和Facebook正在這條賽道高速沖刺中,誰能獲勝呢?
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的升級:百度無人車已完成城市道路駕駛,而在完成公司架構調整,同時挖來諸多汽車人才并與福特共同研發無人駕駛的背景下,谷歌在2016年或將再次令人眼前一亮;
Magic Leap產品問世:神秘的Magic Leap只靠一堆代碼和Demo就拿到幾十億美元的融資,2016年應該是這只獨角獸亮相的時間了。
虛擬現實的里程碑一年:2016年上半年,Oculus、HTC、索尼都會發布針對普通消費者的虛擬現實設備,諾基亞也會在2016年第一季度發布首款虛擬現實攝像機,新的硬件設備也將刺激內容創作者的熱情,離真正去看虛擬現實電影已經越來越近了。
【CEO們怎么說】
八、泰笛洗滌CEO姚宗場:2016年O2O將深度洗牌,存活率低至1%
文/吳倩男
2015年O2O行業發生的最大變化,是大魚吃小魚的現象明顯。資金充裕和前景被看好的O2O公司通過投資、并購的方式將市場份額較小的公司納入其體系。而且,資本對O2O的態度也已發生轉變,越來越看重企業的現金流情況和盈利能力。在去年乃至今年上半年,一些基金和以前靠流量成長起來的大型互聯網公司試圖通過投資進入O2O行業。然而,幾次投資試驗下來,O2O公司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并不取決于資金量的大小,習慣于做流量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也很難適應較重的O2O行業,從流量到用戶的轉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6年,整個O2O市場可能還會面臨新一輪深度洗牌,悲觀地講,O2O公司的存活率甚至會低至1%,最終能活下來的必然是服務過硬并且能盈利的公司。當然,能活過這個冬天的O2O公司,將迎來巨大的機遇期,成長更快,甚至可能出現真正的O2O巨頭,這是明年O2O公司的機會所在。
從整個市場格局來看,更多的創業機會將集中于垂直服務行業上,線下服務環節將成為未來的決勝關鍵,提升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終將重回競爭核心。而隨著中產群體的崛起和消費習慣的改變,未來對消費能力強勁的中產群體尤其是中產家庭的爭奪會更加激烈,家庭這個場景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提前進行布局的企業有望在明年確立自己的競爭壁壘,并開始逐漸進入收獲期。
九、手機廠商間的資本合作仍會繼續
文/姚坤
1. 產品的趨勢?在2016年,一款口碑和銷量都不錯的智能手機,最少應該具備哪些功能和特征?
馮幸(樂視移動總裁):網絡方面,搭載支持CA載波聚合、VoLTE的芯片會更加流行,這關系到上網、打電話等手機基礎核心功能。其他方面,優異拍照能力、2K甚至更高級的屏幕、3G+32G起的存儲、指紋識別、快充等都是提升手機附加值的重要功能。口碑和銷量都不錯的智能手機應該具備的特征是極具體價比的,體驗和價格是用戶的永恒需求。
張璇(一加科技產品總監):2016年是4G+的元年,在中國,CA(載波聚合)的支持將是個非常標志性的特性,明年不是4G+的手機很難變成一個主流的、市場認可的機器,全網通不再是某些品牌某些型號的獨享,應該是個更加普遍的產品形態;NFC可能又會重新回到一些旗艦機上來;手機廠商可能會陸續嘗試一些根據場景的精準提醒服務(類似Google Now)。
2. 渠道的趨勢?很多國內廠商(華為、魅族、vivo、OPPO等等)都在繼續發展線下渠道,電商渠道真的已經到了天花板?
馮幸(樂視移動總裁):從產業規律來看,我認為電商渠道未來的確會進入緩慢增長的階段。過去幾年迅猛發展的電商渠道可以很好地覆蓋一二三線城市,所以的確為互聯網品牌提供了一條低成本的成長路徑。當這部分市場趨于飽和時,縣鄉村的市場潛力就顯得十分重要,這部分地區的電子商務發展成本高、運輸難度大,單純的電商模式并不適合這個市場,這是手機廠商布局線下的邏輯基礎。
祝芳浩(奇酷科技總裁):互聯網正在不斷滲透到各個營銷渠道,界限越來越模糊。這將是整個手機行業未來的大趨勢。
3. 2016年,驚動業界的資本類大事件還會有嗎?(像2015年的阿里投魅族,樂視入酷派一樣)
馮幸(樂視移動總裁):從市場容量和產業集中的需求這兩方面來看,我認為會有,但并不暗指任何企業。
祝芳浩(奇酷科技總裁祝):應該會有,資本只傾向有想象空間的企業或產品,2016年仍然是諸多變化的一年。
4. 手機硬件按成本賣,完全靠軟件和服務實現盈利,這在2016年會實現嗎?如果有,哪一家能最先實現?
馮幸(樂視移動總裁):會實現,除了樂視目前還有別人有能力并且正在干這樣的事嗎?
祝芳浩(奇酷科技總裁祝):“靠軟件和服務實現盈利”的說法是照搬了國外數字電視或者電子游戲機行業的說法,這些產品都是以內容取勝的,如果沒有內容,硬件完全沒有使用價值。但手機這種產品明顯不是這樣的,它還有更多更豐富的功能,所以目前提“靠軟件和服務實現盈利”有誤導視聽的傾向。實際上,如果在手機上過分強調“軟件和服務盈利”會造成手機上出現很多付費陷阱,影響用戶體驗。
【投行怎么說】
以下內容節選自華興資本的《箭叩2016》,作者為華興資本團隊:
十、展望2016年,TMT領域并購市場的主要趨勢有:
回歸國內資本市場將繼續成為趨勢。國內市場的日益開放、多元,以及國內外市場間繼續存在的估值差異,仍然是支撐境外優質TMT資產回歸的動因,這其中將蘊含大量的私有化、拆VIE、跨境并購以及借殼交易的機會。
垂直領域的合并整合將持續發生。新經濟代表著活力和市場化,資本層面的抱團取暖,企業層面的共榮共生,隨著互聯網垂直行業的發展日益成熟,競爭日趨激烈,通過整合并購優化資源配置的交易將持續增多。
隨著國內并購監管口徑基本放開,境內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市場化,A股并購市場將愈發成熟。同時一系列真正意義的互聯網公司登陸A股市場后,也會反過來促進具備商業邏輯和商業價值的并購逐漸取代之前的“市值管理驅動”,占據主流并購市場。
十一、國內資本市場的行業熱點
展望2016,從資本市場來看,我們認為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的趨勢將仍然繼續,資本市場改革的實質推進將繼續推動優質的境外結構企業回歸。而在具體的行業判斷上,我們認為以下三個方向將成為市場熱點:
互聯網金融:傳統金融市場巨大,互聯網化仍處于初級階段,滲透率仍有很大提升潛力。過去的一年里BAT等巨頭頻繁發力支付、理財等領域,提升了用戶對互聯網金融的接受度。互聯網金融尤其是供應鏈金融和消費金融細分領域將成長出更多優秀的公司。
企業服務:我國企業服務市場相較歐美市場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在阿里釘釘、紛享銷客、UCloud等領先公司的帶領下,2016年移動化、云端化將成為企業服務的潮流。
交易平臺:過去一年垂直領域的交易平臺呈現爆發式增長,獲得融資的企業數從2014年的16個迅速增長到2015年的94個。我們繼續看好能提升供應鏈效率的交易平臺,相信渠道價值是任何終端產品都改變不了的重要壁壘。
十二、資本市場與實業的總體趨勢
展望2016年乃至未來的趨勢走向,我們可以預見幾點:
美元私募市場泡沫日益嚴重,大量獨角獸公司在私募市場將很難再進行高價融資。
實體經濟將可能繼續處于低迷狀態,使得充裕的流動性涌向新經濟,A股上市公司繼續積極收購新經濟資產,人民幣風險投資市場估值和融資量都創新高。
最好結果:中國風險投資行業進入工業化時代,成為世界第一;以傳統經濟為主力的A股市場通過并購,加之創新板新三板的成功,完成向新經濟的華麗轉型。
最壞結果:一二級市場可能產生巨大資產泡沫,隨著資金面轉向緊張,泡沫將有爆破的風險,風險投資產業可能受到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