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駕駛位,視線多有盲區,行車前必須察明車輛兩側和車后情況,確認安全后才可起步行駛。事故率最高的三個汽車兒童盲區有三個:車頭正前方、車前側靠近大燈的位置、車后方。
事故率最高盲區之正前方
車子的正前方對于成年人,或者身高高于1米的兒童來說,即使站在車頭下方也不存在盲區。不過對于身高在1米以下的兒童來說,卻是一個大盲區。如果你坐在車內,可能完全不會留意到有兒童跑到了正前方。
事故率最高盲區之側前方
國內駕駛位設置在左邊,所以車子右側的盲區比左邊多。左側只有A柱遮擋形成的小盲區,但右側則有兩個地方:一個同樣是由于A柱遮擋造成的盲區,但因為距離原因,相對左側的區域會顯得稍大;另外一側是靠近右側車身旁邊、車子倒后鏡往車頭延伸的區域。
事故率最高盲區之車后方
車子后方因為距離駕駛位遠且中間阻隔多,所以盲區區域是最大的。車后方的盲區造成的意外多數是因為倒車時,沒有發現車后方的兒童而引起。交警統計發現,很多車后方造成的兒童交通事故中,撞倒的都是車主自己的孩子,所以,這個盲區大家特別要注意!
為減小盲區影響,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提前觀察
汽車行駛中,雖然盲區不會減少,但是我們的視角在不斷變化,提前觀察可以減少盲區造成的影響。
比如倒車前,就提前看好準備倒車的線路上有無障礙;前行時,要多多觀察后視鏡預判四周交通狀況。
假如發現原本在車后的車輛從室內后視鏡和兩側后視鏡中消失,就要考慮它是否正處在你的車輛后側盲區中,如果此時準備變線,需要扭頭確認后再操作。
2
調節后視鏡
恰當調節后視鏡,例如,要讓自己的車身在后視鏡中出現一小部分,以便判斷相對位置,還要將鏡片角度盡量向外調,以減少盲區。
此外,讓道路占據鏡面面積大約1/3,這樣可以挪出更多空間來觀察道路上的交通狀況。而且還要注意讓整個后車窗出現在室內后視鏡中,并盡量讓后視鏡看到車后更遠距離。
3
繞車觀察
上車前,繞車觀察一周很有必要,看看車輛周圍有無人、動物以及其他障礙物等,然后再啟動汽車,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4
搖頭晃腦
若急轉彎時,A柱擋住了視線,扭動下腦袋就可以避過盲區。若要變線,除了看外側后視鏡,也要扭頭看看車輛側面有無車輛靠近。
5
切勿盲目駕車
不做沒把握的事情,千萬別盲目駕車,尤其是倒車時,若未弄清楚車尾情況,寧可下車觀察也不要憑直覺倒車。
此外,視線不好,如遭遇大霧、夜間車燈損壞等情況,建議靠邊停車,等問題解除后再開車。
因此建議駕駛員不要貼深色車窗膜,否則會影響到你的視覺敏感度,尤其在夜間、地下停車場、隧道等光線暗的地方,會給你的觀察帶來很大影響。
小盆友該如何避開危險的汽車盲區?
大家在開車時千萬不要馬虎,應隨時觀察周圍情況,尤其是經過學校、小區、商場等地方時盡量降低車速,避免傷害到孩子;各位家長在帶領孩子出行時盡可能選擇安全的路徑,必要時抱起孩子,也千萬不要讓孩子單獨行動,離開自己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