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的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讓教授看得那叫一個熱血沸騰。而說到軍事,就難免會想到各種軍事中使用的黑科技。
傳說中納粹飛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想對付盟軍令納粹德國扭轉敗局,下令德國的一眾神級科學家們秘密研制的一種圓碟形狀的飛行器,然而它到目前還只是一個傳說。
扯遠了,其實教授覺得,在軍事科技中的一大黑科技是對于核能的運用!
核武器的神級破壞能力讓各大國之間相互忌憚,反而在一方面維系著世界的平衡。
另外,核能也被運用在核動力航母、核動力潛艇上!核動力對于航母來說可謂是致勝的利器,因為在連續高速航行能力上,核動力航母要比常規動力的航母要強多了。
核動力航母更換一次燃料一般可以連續航行50萬海里左右,用不著海外基地的支援。
而常規動力航母執行同樣的任務,卻需要事先在世界各地建立一個燃料補給網。
同理,核動力潛艇也具有高機動性、續航能力強等特點。核動力潛艇水下續航能力約為20萬海里,自持力能達到60-90天!
就像我國擁有的戰略核潛艇,能攜帶多枚核彈頭進行海基發射,是我國核威懾與核打擊力量的三大支柱之一。
那么問題來了,核能那么犀利。現在已經有了核動力的航母、潛艇。為什么沒有核動力的汽車呢?
教授已經開啟腦洞模式!
擁有核動力系統的汽車能進行超長里程的續航,那時候人們可以駕乘汽車去到天涯海角而不用添加燃油,在沒有油站的地區也不用擔心汽車的續航問題。
(凱迪拉克釷燃料概念車WTF并未量產)
并且動力性能潛力巨大。
這個設想無疑是美好的。但是現實中并沒有核動力的汽車,甚至沒有研發核動力汽車的必要!
在軍事方面,陸軍根本不需要這么長續航的車,實在有需要使用到汽車的話直接空運就行了。
核反應裝置帶來的輻射對身體危害太大了,我想沒有人希望在自己的車上帶著一個核反應器吧!
一旦發生撞車,后果你懂的。福島核電站的事件出來后,核電站的必要性都受到質疑了,更何況天天在路上跑的汽車......
最后總結:
最后,不得不說一下,其實我們不需要核動力的汽車,但是卻很希望汽車采用的能源變得清潔、高效。以目前的科技趨勢來看,混動動力汽車、新能源汽車能符合這些要求,教授也希望各位看官能多多支持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因為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是排在世界前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