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種很奇怪的物種,遇見和自己同頻合拍的人,哪怕再多的缺點都可以容納,并成為知己好友。如果兩人彼此不容,哪怕兩個人都是很優秀的人,也很難成為朋友,甚至有可能一見面就懟,相互不對付。要是混社會,要與更多的人交往,處理好“人情世故”就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知識量和應對能力。
人情社會,到底什么是人情?
車網中國 心平
有這樣一種解釋:人情有三部分
D一、是“人之常情”;
D二、是“七情六欲”;
D三、是“基于情感的資源交換”。

現代人對人情社會的理解就是—禮善往來,投桃報李式的人際交往法則。
所以人情社會具有情感的一面,也有功利的一面。以情感為側重點,就是人情,以功利就是世故,合起來就叫人情世故。
一個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往往很難立足于社會,甚至會寸步難行,很多人覺得人情世故帶著一種貶義,從現實來看人情世故卻是人際交往、溝通情感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怎樣才能讓自己在人情社會中游刃有余?在《鬼谷子》一書中有三個內容,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鬼谷子說“同情而相親者,其俱成者也”。就是說兩個關系親密的人,是因為志趣相投而走到一起,他們就會相互成就彼此,在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收獲利益,這是一種正能量的人情關系,也是我們提倡的交朋要志同道合而不是臭味相投。
其實人與人之間沒有無緣無故的親近,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疏遠,以利相交者,利盡則散,而鬼谷子所說的“同情而相親者“則可以維系一生的交情。所以如果你想在人情世故的社會里,收獲高質量的人情關系,首先要做的就是從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志趣以及自己品德開始修煉。其次鬼谷子說“無以人之近所不欲而強之于人”很多人總是認為,認親關系就是要充分的利用,哪怕是一件讓對方很為難的事情,也總覺得對方一定要買自己的情面,甚至會搬出各種感情牌,讓對方幫自己解決。像這種強人所難的要求,其實是自毀情面的做法,可能你很久才積累起來的人情關系,就因為一次這樣的要求而毀于一旦,所以在正常的交往中人應該要學會推己及人,動用人情關系是之前,首先應該要考慮的是怎樣保護彼此之間的這份情面,而不是強人所難。
最后在鬼谷子里還有一句話,說:相益則親,相損則疏,益者利之也,損者害之也”。
人際關系有溫暖,甚至令人感動的真情,但也有很現實,很功利的一面,當人情冷暖交織在一起的時候,要分得清什么是情?什么是利?光講感情不講利益,別人很難真正給你情面,光講利益,不講感情,又變成了一場冰冷的交易。只有在感情與利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的支點,人情和情面才有存在的可能。我們都身處人情社會,想要游走其中,首先要提高自己思想品德和秩序的高度,其次要懂得推己及人,最后還要在感情利益之間尋找一個支點,這樣才能夠真正打好你的感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