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之名,源于大江,閔孝河與太平河合流后稱大江,縣城在大江之口,故取縣名江口,由于喀斯特地貌地質結構,使得縣境內各風景區都各具特色,形成了鬼斧神工般的奇麗風光。在美麗的江口,有兩座大山,一座是聞名于世的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梵凈山,一座是壁立千仞、巍峨雄奇且是江口儺文化發源地的黃牯山,兩山形如兄弟,分居南北,遙相呼應,他們延伸的余脈像四只巨腕,守護著這個天清水凈、景秀物華、人杰地靈的小城。這座充滿魅力的城,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風光旖旎的太平河畔,它光彩奪目,輝映四方!
DAY1泛舟地落湖 日落黃牯山江口
素以“魚米之鄉、黔東糧倉”著稱,全國知名的梵凈山主峰坐落在江口縣境內。巍巍梵凈山下,幽幽太平河畔,這座精致的小城里,青山疊翠,綠水碧波,景色如畫,游人如織。江口縣擁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旅游資源。在這風景美麗的地方,當然少不了口味絕佳的美食,江口小吃不失為江口的一大亮點,小吃雖小,卻匯聚了江口飲食文化的精髓,說到江口的街邊小吃,必然有著名的江口米豆腐和山野菜、風味獨特的豆腐干、滋味香醇的牛干巴……
到達江口縣城后,不妨去街邊集市搜尋一下美食特產,在江口縣,區府巷米豆腐已成為當地飲食文化的一張名片,是必嘗不可的當地特色小吃,還有江口豆腐干,也是一種風味獨特、吃法多樣的美食,可以去嘗試。吃了午飯后,前往地落湖、黃牯山游玩。
地落湖位于江口縣民和鎮龍宿村,其湖水來源于當地的48口地下水井。相傳有九條龍云游在此,發現地下涌泉源源不斷,而且甘甜,所以選擇了其中9口井住宿下來,故得名“龍宿”。龍宿48口地下水井的匯合,在峽谷處形成了一處巨大的湖泊,人們取名“地落湖”。這里的水不僅僅只來自龍宿,而且也來自黃牯山。這里常有白鷺翻飛,鴛鴦成群,成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樂園,其水道漫過九里十三灣,每一道灣都是一個絕妙的景點。
黃牯山景區位于江口縣民和鎮,因整座山峰象黃牯而得名,也是一座道教名山。山上有個奇特溶洞叫黃牯洞,在洞上方,有一個很開闊的壩子,在壩子的周圍,到處都是奇峰異石,其中有一處景點叫娘娘巖,又叫望夫石,酷似真人,栩栩如生。這里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傳說黃牯山曾遭惡龍作亂,民不聊生,百姓拖家帶口外出逃荒。黃牯山西南側的洪家沖有名青年叫周法旺,以懶出名,又名懶黃,為斗惡龍師從河南大教靈寶法師后,與惡龍殊死搏斗而獻身,其妻香姑思念成疾,化作相思巖相守永遠。
黃牯山作為江口縣的第二名山,群峰秀麗,巍峨雄壯,高聳入云,可在山頂觀看日出日落景象,宏偉壯觀。山上有古老的森林植被、奇異的花草、珍貴藥材,而位于山內的喀嘛洞更是黃牯山的點睛之筆,洞內可見暗河河床長達10公里,洞內石鐘乳形態奇異,極具觀賞價值。
注:黃牯山,在江口縣民和鎮,門票免費。
DAY2云舍土家風 溯溪亞木溝
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距江口縣城僅5公里,是江口縣太平鎮的一個行政村,全村以楊姓土家族為主,是貴州省批準的第一個土家族民俗文化村,有“中國土家第一村”之稱。
云舍人是省溪楊氏土司的后裔,長達700年的土司制度,孕育了云舍燦爛的土家民俗文化和生態文化。桶子屋是云舍最具特色的土家族古建筑,其結構一般由正屋、偏屋、木樓和朝門組成,四面封墻,又叫封火桶子。一般來說,云舍桶子屋建筑整體呈正方形,北高南低,上方為正屋,分中堂和左右廂房,下方為樓子。有的四圍相連,中間空出,形成四角天井。桶子屋多為磚木結構,院子和階檐用青石板鋪就,四圍是青石為腳的磚砌高墻,側視呈梯狀,皆有飛檐。一般階檐和石墩皆有精美浮雕,樓欄窗欞,多有鏤空木雕,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無不栩栩如生。在建筑繪畫和建筑雕刻中,常以白虎為題材,這是云舍土家族人的圖騰崇拜。
太平河位于梵凈山南麓,發源于梵凈山,在江口縣城與閔孝河交匯匯入錦江。太平河漂流的起點在黑灣河旅游經濟開發區,終點在靠近太平鎮政府所在地的伐木場,全長12.8公里,沿途有九彎十八灘,既有激流澎湃,又有涓涓細流,既有深河綠潭,也有淺岸荒灘。云舍對面就是太平河風景區,這里是一個十分值得推薦的落腳點,這里有壯觀的風雨橋,風景特別美,水特別淺,小孩可以在這里放心玩耍,開心戲水。
亞木溝不僅是一個洗心滌慮、修身養性的尋景探幽妙處,既可以欣賞原始的自然風光,又可以領略原生態的土家文化,諸如原生態歌舞表演、民間絕技、土家風俗等。進入園區內,就到了土家風情園,一排排整齊的房屋是各種古時物品的展覽,包括舊時用的瓷碗,酒杯、織錦、蠟染等等,還有釀酒坊、榨油坊、水碾坊。這些都是先祖們為后人留下來的寶貴遺產。演藝廳還有各種原生態土家舞蹈和民間絕技表演。
往后走,則充滿了山水野趣,徒步棧道,在木橋上行走,溝內溪水常流,紅石遍布,兩面峻秀的石崖上飛瀑揚花;山泉叮咚,古藤環繞在其上,有的粗如手臂,有的細若發絲,彼此纏綿,盤虬臥龍。
感受過了亞木溝的至情山水,接下來往梵凈山方向前行,可到達梵凈山佛教文化苑,距梵凈山山門僅2公里。佛教文化苑由風雨橋、蓮花廣場、禮佛步階和最值得一看的大金佛寺組成。拾階而上,穿過重重牌坊和廣場到達苑內的最高點,即是世界僅有的大金佛寺的所在。大金佛寺坐落于環水蓮花池上,是世界唯一的水上金殿,氣勢恢宏,無比神圣莊嚴,世界之最金玉彌勒就供奉于此,由金身、佛光、白玉蓮臺、須彌底座四部分組成,共耗用250公斤黃金,并鑲嵌數千顆名貴珠寶、翡翠和鉆石。
大金佛寺是梵凈山腳下最大的寺廟,彌勒殿金碧輝煌,內供一尊金玉彌勒佛像,為世界最大金玉彌勒菩薩像,高5米,由佛光、金身、千葉寶蓮、木雕須彌底座四個部分組成。梵凈山自古以來就是佛家道場,唐宋年間就有僧蹤,明代香火鼎盛,而且是彌勒信仰,成為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本地人常說“彌勒現世,天下太平”,有世界之最美稱的金玉彌勒緣歸梵凈山更是對梵凈山的一尊代表性佛像,營造出了“一山一寺一佛國,金頂金殿金彌勒”的佛國盛世。
寨沙侗寨為梵凈山山腳的侗族村寨,位于梵凈山山腳的太平河畔,寨前太平河流過,河畔有古樹參天,寨后綠樹青山。經過橫跨太平河的風雨橋進入侗寨景觀大門,宛如進入古樸原始的江南小鎮,這個隱于綠樹濃蔭之中的侗家天地便如幻影般展現在你眼前。沿著青石板路曲折徜徉,百步之余,豁然開朗,一個圓形的廣場如孔雀開屏,廣場一角矗立著一座侗寨的標志性建筑——鼓樓。到了夜晚,鼓樓上流光溢彩,寨內的紅燈籠亮起來,非常漂亮。
游梵凈山,休閑食宿首選寨沙,住在特色純木結構侗族民居中,參與“侗族大歌”篝火晚會,品嘗侗族美食,讓人流連忘返。此外,梵凈山腳下的美食文化街上,吃飯住宿的地方也很多,有多種價位和檔次的客棧、酒店,吃住非常方便,安頓休息好之后,便于第二天一早登梵凈山。
注:亞木溝 位于江口縣太平鎮寨抱村,門票:100元/人
DAY3梵凈之巔 佛光之旅
梵凈山,中國西南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山,一座有一千年歷史的著名古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梵凈山就屬楚國“黔中地”,秦朝屬“黔中郡”,漢代屬“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蠻”崇拜的神山、圣山,早在宋代,佛教已正式傳入梵凈山。
梵凈山古代有東南西北四條朝山道,現今主要以西線和南線為主:西線從印江縣棉絮嶺起步,沿山脊而走相對平緩;南線從江口縣黑灣河谷上山,進山門從檢票口坐觀光車到索道下站開始,即為著名的8000級臺階起點,上山約需4-5小時。8000級臺階又號稱萬步云梯。正是這令人向往又生畏的8000級臺階,使梵凈山有“通往佛國的天梯”的稱號,這些登山臺階鋪就的是一條朝拜之路,佛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