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巴黎,這座世界頂級大都市,會讓許多未去過的人充滿期待,也會讓不少去過的人溢滿回味。在無數的文學、攝影和影視作品中,巴黎都帶給我們無數美好的記憶,會情難自禁地憧憬著有天能夠親臨,感受她的無窮魅力。作為學習美術出身的我,對這座藝術之都更是無盡地向往,時常幻想著能夠早日親睹她的風采。那年夏天,這個夙愿終得實現。而在去之前剛好看了當年好萊塢名片《雨果》,這部片子里的巴黎冷艷高貴,大美不華,片頭俯拍整座城市的唯美畫面所展現的那種高雅氣質令我過目不忘,震懾心扉。旅行十年,歸總每一處走過的城市,就從巴黎開始。
巴黎,我這樣走過。。。。。。
邂逅浪漫唯美的埃菲爾鐵塔
埃菲爾鐵塔是一座無比神奇的建筑。這座已近130歲、身高320.7米的“鋼鐵巨人”鶴立雞群般矗立在巴黎市中心,日夜兼程,風雨無阻,見證歷史,洗盡鉛華。無論戰爭或和平,興旺或衰落,快樂或傷悲,富有或貧窮,它都在那里。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埃菲爾鐵塔便成了巴黎的標志。明信片上、旅游書里、巧克力包裝紙上、服裝箱包等的設計圖案中,但凡出現了埃菲爾鐵塔的尊容,都有可能會被大眾視為“巴黎制造”,就好比一個世界公認的專屬高品質商標一樣。久而久之,人們開始將鐵塔的內涵外延擴張,以至于鐵塔本身的歷史和來由似乎變得并不那么重要,更多人把它當成一種浪漫的象征、一種精神的寄托、一種由衷的向往。
行走巴黎,觀賞埃菲爾鐵塔全貌的最佳角度,是在巴黎夏約宮的廣場平臺上,這里視角開闊,可180°無死角飽覽整座鐵塔。來到這里并不難,搭乘地鐵到Trocadero站,出來便是夏約宮(Palais de Chaillot)。夏約宮位于埃菲爾鐵塔北端,與鐵塔兩兩相望,只有一橋之隔。我到來的這天天氣特別好,柔美的夕陽映照在鐵塔上,閃耀著香檳色的金光,天空中風起云涌,日月同輝,埃菲爾鐵塔就一位亭亭玉立、光彩奪目的明星駐足在巴黎市中心。這般夢幻般的景致,自然謀殺菲林無數,人們紛紛舉起相機,快門的聲音此起彼伏,大家都競相留住與鐵塔的浪漫一刻。不過,再多的影像,再獨特的角度也無法全部詮釋埃菲爾的魅力。
去巴黎,只為邂逅心中的那座埃菲爾鐵塔。晚上十點,巴黎的天空漸漸昏暗,冷調的色彩令鐵塔更顯高貴。
品不完的巴黎街頭巷尾
人們常說,巴黎是世界藝術殿堂、浪漫之都,全球旅人一生必去的熱門目的地之一。果不其然,當行走在巴黎街頭,人會不自主地產生一種優越感。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浪漫氣息,令人神清氣爽,使人自然而然地放慢腳步,沉浸在這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的城市之中。
無論是奢華貴氣的香榭麗舍大街,還是幽靜恬然的無名小巷,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凝聚著厚重的歷史感,似乎每一塊磚、每一棟樓、每一座橋梁、每一條街道都有著耐人尋味的故事。巴黎街頭無處不在的視覺元素和豐富多樣的城市風情,值得我們細品深究。這里清一色的灰藍色屋頂,與巴黎陰郁的天氣交相輝映,賦予巴黎一種高傲冷艷的氣質,猶如一個家族顯赫又年輕貌美的傾城女子,孤高傲慢又高貴優雅,令人想要一親芳澤卻又望而生畏,也許正是這種叫人想要卻又得不到的感覺,才讓巴黎顯得如此無以倫比的迷人。
巴黎,風景無數,無處不在。這里的人們崇尚浪漫與自由,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每一個人都像是時尚達手,時裝設計師、模特兒。。。從白發蒼蒼的老人到蹣跚學步的小孩,從男人到女人,從露宿街頭的流浪漢到名車名店里的富豪,人人都是像在T臺走秀,一種舍我其誰的明星范兒,如此自然,那般精彩。所以,在巴黎,即使什么都不做,坐在街角露天咖啡館的座椅上,看人來人往,也不失為一個悅目賞心的選擇。
因為巴黎街頭這般品不完的美麗風情,我更加迷戀這座城市。每每翻看巴黎之行的相集,總會勾起關于這座超級大城的很多難忘回憶。
巴黎街頭的人造沙灘風情
巴黎一直是全球情侶心目中浪漫的度假勝地之一,這座完美的城市在法國人心目中更引以為豪。但提到度假勝地,也許巴黎美中不足的便是這里不靠海邊,沒有沙灘,缺少了可以穿比基尼曬日光浴的陽光地帶。
想要擁抱陽光海灘,享受海水沙灘,巴黎人往往要驅車到法國南部才行。而如今,巴黎人在塞納河畔就可以享受沙灘的樂趣。從2002年開始,巴黎市政府極具創意地推出了“巴黎沙灘節”,用細沙、棕櫚、游艇、折椅、吊床和遮陽傘等在塞納河畔營造出了美麗的海岸風情,著實將沙灘搬到了巴黎街頭,也算巴黎一奇吧。
每年7月至8月的盛夏巴黎,從羅浮宮碼頭到亨利四世碼頭的塞納河畔,連綿2.8公里人造沙灘、幾百棵棕櫚樹和各種沙灘運動設施,還有極具風格的小酒吧等一應俱全,整條塞納河岸就像魔術師一樣搖身一變,成為熱鬧非凡的巴黎沙灘,讓眾多無法遠行旅游的巴黎人或前來巴黎游覽的游客感受獨特的城市沙灘,對于沒有大海的巴黎來說,沙灘的出現給這座城市帶來別樣的美麗風情。
在盛夏酷暑難耐時節,巴黎市民和游客在此免費享用各種沙灘設施,涂上防曬油、躺在陽光下,吹著塞納河的柔風,尋找海邊度假的感覺。據說每年這個時候會有400萬人次來到“巴黎沙灘”,享受陽光沙灘風情。
巴黎圣母院,“凝固的交響樂”
每個去巴黎旅游的人,自然都不會錯過埃菲爾鐵塔、圣母院、凱旋門和盧浮宮這四大代表性建筑。在這其中如果說埃菲爾鐵塔是現代巴黎的標志,那圣母院則就是古代巴黎的象征。幽默的巴黎人也常戲稱圣母院為巴黎的“老奶奶”,而埃菲爾鐵塔則是巴黎的“小少婦”。
巴黎圣母院歷史悠久、地位突出,集宗教、文化、建筑藝術等眾多成就于一身,是享譽世界的著名天主教教堂,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在以前的美術史學習中,我就對其有些許了解,并充滿無限向往和遐想。此次的法國之旅,圣母院也就成了我必看的主要景點之一。從盧浮宮出來,沿著美麗的塞納河畔向西岱島方向走去,邊走邊拍,大約半個小時后就來到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位于塞納河中的西岱島東南端,巴黎市中心地帶。起建于1163年,1345年建成,總共耗時180多年。起初由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組織興建,開始是為了紀念羅馬主神朱庇特而建,后來逐漸改建發展成為巴黎最大、最具人氣的天主教活動場所。
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輝煌的建筑成就讓其被美譽為一部“凝固的交響樂”。她的建成對歐洲建筑史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圣母院坐東朝西,風格大氣、結構簡明、細節精致,全部采用石頭修建而成。正面由四根立柱縱分為三部分,而橫向也由三處裝飾帶分成三塊,底端是教堂的三個門口,門口上方裝飾精細,層層疊疊的門洞上是精妙的“國王廊”浮雕群,滿滿地刻有分別代表以色列和猶太國歷代國王的二十八尊雕塑。雕像層次豐富、栩栩如生、精彩絕倫。門口上方兩側是兩個碩大的中欞窗子,尺寸幾乎與門一樣。中間部分則是一個直徑約10米玫瑰花形的大圓窗,正中佇有一組在兩個天使護衛下的圣母圣嬰塑像,兩側還有亞當和夏娃雕塑。上半部分兩側是兩座高大的鐘塔,巍峨高聳、線條明朗利索又不失豐富的細節裝飾。
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巴黎圣母院顯得格外優美動人,點、線、面相互交融而成藝術魅力如同“交響樂”般震撼人的“視聽”和心靈。這座建筑所詮釋的那種滲人心弦的美,一時無以言表。通過一些形式美的法則來研究,你會發現其中把美學的“變化與統一”法則運用得淋漓盡致,正面主要由九塊大小和比例相近的長方形分割而成,上部中間一塊則空出,就像一個缺上中口的九宮格。而這些長方形更是運用了黃金分割比來設計。拱形的門窗、圓形的玫瑰窗,大小比例各異、高低不盡相同。對稱而不呆板、變化又有統一,豐富與和諧兼具。雄偉莊嚴,美輪美奐。
巴黎圣母院,虔誠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