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07-15 18:16 來源:網絡 作者:阿燦 瀏覽次數:533
眾所周知,汽車內飾材料含有各種苯類、醛類等可揮發化學物質(VOC)。從醫學的角度來看,人在短時間內吸入車內揮發化學物質后,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麻醉作用,有頭暈、頭痛、惡心、胸悶、乏力等癥狀出現,是不是和暈車的癥狀十分相似?
所以說,如果你本來不暈車卻出現了頭疼惡心想吐等類似暈車的癥狀,元兇很有可能是車內有害氣體。坐自己家的私家車還出現的這種情況的,就要特別注意了。長期處在這種環境下,可出現頭痛、失眠、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樣癥候群。所以車內空氣質量,真的不容忽視啊!
我怎么知道自己的愛車車內空氣及不及格?
據我們了解,關于汽車車內空氣異常的投訴一般都是新車居多,當然也有一些車型開了2、3年依然還存在不同程度的“空氣污染”,究其原因,歸根到底還是車內各種塑料件、地毯、車頂氈、座椅等選用了不符合環保標準的材料造成的。學過化學的朋友應該都很清楚, 苯、甲苯、二甲苯等釋放速度較快,一般幾個月時間就會淡化,但甲醛的釋放周期長達3-15年,如果進入車內發現空氣刺鼻、辣眼睛,甚至皮膚過敏,往往是甲醛超標引起的;而若車內無故出現特殊芳香氣味,則很可能是苯超標。
當然了,除了人的嗅覺、觸覺等最直觀的判斷方法,還可以借助儀器測試您的愛車是否符合空氣質量標準。某寶幾十元就能買到“甲醛自測盒”或者電子讀數“甲醛測試儀”,雖然這種測量品類單一,但勝在便宜,用于新居、新車空氣監控比較方便。如果需要更全面的測試車內空氣成分,則需要用到更專業(當然也更貴了)的空氣質量分析儀器了,這里不推薦購買,用自己的嗅覺+便宜的電子測量儀器也足夠發現問題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當朋友第一次乘坐您的愛車的時候說車內氣味不對勁,但您卻認為很正常,這就要引起注意了。因為經常坐在同一臺車里的人很可能已經適應了這種氣味,即便空氣不及格,您也發現不了。這樣就需要進一步用儀器檢定了,畢竟身體是自己的,重視一點比較好。
如何去除有害化學物質,提升車內空氣質量?
有些車主就想了,既然我的車沒有用環保材料,也不能過于把希望寄托在廠家身上,該如何“自救”呢?其實還是有不少方法的。比如:多通風,通風是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之一,但卻最最最最容易被忽視,新車至少要堅持通風半年以上。德國人推薦的方法是多使用天窗通風,這也是我比較推薦的。這種方法可以有效避免路面地處的灰塵、汽車尾氣,通進來的空氣相對比較清新!
周冠宇是F1的第一位中國車手,是今年唯一一位參加比賽的新秀車...
我們眼里看到的,我們口里所說的,其實就是我們內在世界的反應,...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有人說:“教育學就是關系學“。我認為...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在思維影響人生一書中說:“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當你遇到困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