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張新平
愛生活
愛夢想
更愛用行動實現夢想
愛旅游
愛朋友
更愛與朋友一起旅游
我不是成功者 也不是失敗者
做自己愛做之事
我是張新平
放下不是放棄,而是一種姿態
創造快樂!健康生活。
肯尼亞:人類起源地之一,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動物資源。
久違的沖動,帶著腳步飛向非洲,探訪依舊生活在原始狀態的馬賽人、獅子、豹子、角馬、火烈鳥…這是純天然的生活方式,是自由世界的天人合一,車網中國倡導高品質的汽車生活,在這里我們感受到一種自然與動物、人類共存的力量,這種力量與生俱來又悄然無息,但它確實存在。
祖先的道,我們日用而不知。天地之間,自有規律成然。通過這次行走和留在車轍中的記憶,只想說,有生命才有動靜,活的才精彩。觀其在,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是的,這是哲學。互聯網拉近了你和外界(他人和自然)的關系,又貼近了你和內心的距離。有觀點這樣說:“儒 解決人與人的關系;道 解決人與自然的關系;佛 解決人與內心的關系”。我想說,通過車網讓我們相識、走近,這種關系是天然的。
感謝您讀這篇文章,讓我知道,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活法,讓我們努力創造屬于自己的幸運,伴隨著快樂一起走,有道、有路、有天下。
出行伙伴
畢準是在2009年7月,我們一起參加在瑞典VOLVO安全駕駛學校訓練時認識的朋友。今年4月下旬,他打來電話:“新平,有一個特別好玩的地方是非洲肯尼亞,8月份是動物大遷徙的季節,許多大型動物,角馬過河…我想約你一起去趟肯尼亞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和時間?”當時我正在廣州拍攝奧迪的片子,一聽去肯尼亞,還可以和動物在一起,當時我就答應了。此后,我們各自忙碌自己的一攤“生意”,出行的事再未提及。等到7月某一天,他把行程發給我,并說這是他的蜜月之旅時,我心里有點糾結。去吧?一個大大的電燈泡!不去吧?又答應了朋友。但是最后還是決定帶著心情走非洲。行前,在北京昆侖飯店我們再次見面,與以往不同的是他的身邊多了一位美女,她叫申丹,是畢準修煉多年淘來的寶貝妻子。交談是愉快的,我們還構想出許多畫面和故事情節。告別后,各自準備著即將啟程的行囊。
2011年8月8日5點,這是我們約定的出發時間,在首都機場與畢準、申丹見面,我們旅程的共識是:“選擇快樂!享受生活”。
飛機上的煎熬主要靠聊天和視頻節目來打發,一部《非洲大貓》的片子點燃了我們的興趣,故事中講述的是獅子和其家族在馬賽馬拉的生活內容,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正是我們這次即將探訪的動物世界…飛機要在迪拜機場轉機,再飛行5個小時抵達素有非洲小巴黎之稱的肯尼亞首都NAIROBI內羅畢。落地時間是19:05,北京時間24:05。我們抵達后等待了一個多小時提取行李,好歹一件都沒有少,一旦丟失任何一件都會影響到出行品質。
導游已經舉牌在機場等候,接機的小伙子叫吳晶,身高有1.76左右,北京通州人,普通話、英語、日語還有簡單的當地語言都能對應,他來非洲已經有一年多了。導游特有的職業與熱情讓我們一下子有了點方向。他對肯尼亞有工作經驗,但是我們的計劃是不僅僅滿足或停留在“旅游”的層面。為了這次出行,畢準和申丹都做了精心安排,全程導游、全程車輛、全程VIP接待,吃、住、行均參照英國接待標準,在硬件保障與安全措施等方面均做了計劃和安排,盡量做到是一次安全的“快樂之旅”,同時實現我們的專業攝影水準,并開啟中國人走進非洲,探尋神秘之地的蜜月先河…
導游帶我們在一家餐館吃飯,這里的蘑菇奶油湯不錯,飯后入住酒店,夜色阻擋了酒店外面的景色,服務生帶著我7拐8拐后來到我房間702。以木制家俱為主的房間設置與國內的酒店沒有太大區別,讓我失望的是這里硬件不錯,軟件不行,比如十分熟悉的漢斯格雅浴具卻沒有熱水。由于時差,我5點多就醒來,打開向北的落地窗可以通往涼臺,涼臺上擺放著木質桌椅,雖然天還沒有亮,但園林設計和大面積的綠植還是可以感受得到。如果有時間,沏上一壺中國好茶,看著外面的景色還是可以讓身心放松下來。
到該吃早飯的時候了,我向棕色皮膚的服務生打招呼問路,他的熱情出乎意料,他馬上放下手里的活,一直把我帶到你要去的地方。自助式菜系、面包、香腸、冷菜、熱菜幾乎與其他酒店沒有區別,全球酒店同質化是現在的通病,看來非洲也是這樣。因為在這里只是一個過渡,所以早上9點我們就辦理完退房手續,一部由豐田皮卡改裝的綠色越野車等候在那里,吳晶說:“這就是我們今后幾天的座駕,司機是一位非洲朋友”。車子雖然舊了一些,但看起來很酷,這部車子經過改裝,有兩個油箱,可以容納9人乘用,輪胎是屬于吃苦耐勞型的,司機長的五大三粗,干這行已經有15個年頭了,他可以用英語交流。車載電臺由一根高高的天線可以實現對講,看上去象戰地用車,電臺主要用于與當地人交流。后來在馬賽馬拉廣袤的草原上我才發現,他們通過這個高頻率電臺,可以實現遠距離對講,當其他車輛發現動物時,就通過電臺相互通報信息,車輛就會跟蹤而至,信息網覆蓋整個非洲動物王國,實現快速準確找到目標。
我們從內羅畢出發前往MOUNT KENYA肯尼亞山,約240公里路程,車程約4-5個小時,因為肯尼亞沒有太好的公路,靠左側行車與國內正好相反,這個規定可能與肯尼亞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有關。在這里違章或遇到事故可以用錢解決問題,據說警察也一樣。在距肯尼亞山俱樂部還有幾公里的地方,司機回頭告訴我們:“這里是赤道”。一塊醒目的黃牌子上寫著黑字,我們把車停在附近,見有幾個人圍在一個當地小伙子身邊在看什么?小伙子一邊講解一邊用手托著一個小水桶給大家演示,水桶底部有一個洞,水順著小洞向下流淌,不同的是在赤道北極與赤道南極水流的旋轉方向會受到磁場的引力水流旋轉的方向會發生變化,桶中的小木棍條,也會隨著水流向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這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觀,只有在赤道線上才會有這樣的現象。由于南北兩個區域,相隔幾米會改變水流旋轉的方向,這個“游戲”告訴我們所在的位置已經是在赤道線上。
比這更驚嘆的是我們入住的肯尼亞山俱樂部(Mount Kenya Safari Club)就在赤道線上,甚至唯一的一套總統套房就騎在赤道線上,今天這個套房就是畢準和申丹的新房。好奇心提示我,如果在這樣的地方懷孕,未來的孩子會不會受到磁場的影響?哈哈…開個玩笑!
馬賽馬拉肯尼亞山俱樂部酒店
赤道線上的總統套房
肯尼亞山俱樂部是非洲十大知名酒店之一,1959年由好萊塢影星威廉.霍頓等人在肯尼亞山上建造了這所俱樂部,酒店的象牙,獅子頭、豹子頭等動物的標本成為酒店的裝飾,酒店由英國Fairmont The Norfolk酒店管理公司負責管理和運營。俱樂部正巧位于零度赤道線,大門處有赤道標示牌,可體會同時橫跨兩個半球的樂趣,這座建設在赤道線上的酒店立刻成為全世界富人向往的度假圣地。
對于蜜月旅行者來說,赤道房是最佳選擇,這是盡情揮灑愛意的地方。我們來到二樓打開沒有門牌的這套房間,坐北朝南的房間采光很好,客廳、臥室、書房、壁爐、衛生間等硬件設施一應俱全,朝南的陽臺可以遠眺非洲第二大名山-肯尼亞山,這里也是登山愛好者的樂園。俱樂部的園林規劃十分考究,游泳池的前方種植著高大挺拔的喬木,在非洲,有錢人不比汽車和房子,而是看誰家的樹種的多、種的好!在我們的右前方500米處是一個高爾夫球場,與此相鄰的還有馬場和動物孤兒院,在晚餐前,我們看望了這里的“孤兒”,它們可以與你親密接觸,也可以親手喂它們吃的。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有可以與人同樂的巨鳥,牠們敢與人類爭奪食品,在這里“當家做主”。有時候,它們優雅的姿態會讓游客舉起相機頻頻閃爍,留做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