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子的爸爸有一個心愿,就是像年輕人一樣,來場縱穿全國的自駕長途旅行。小娘子雖有在國外長途自駕游的經驗,卻還沒有在國內自駕旅行超過3天。祖國幅員遼闊的好山好水,不來一場長途自駕還真是可惜了!于是乎,說走就走,我們一家于2015年春節前出發了。
全程8777公里,途徑北京—河北—山西(平遙古城、壺口瀑布)—陜西(西安兵馬俑、咸陽)—四川(綿陽、西昌)—云南(大理、雙廊、環洱海、騰沖、瑞麗、中緬邊境)—貴州(黃果樹瀑布)——湖南(鳳凰古城)—湖北(武漢黃鶴樓)—安徽(阜陽)—河南(鄭州)—河北—北京。
這趟歷時28天(期間爸爸媽媽在云南雙廊住了一段時間,而小娘子一過完年就先飛回帝都開工了)的長途自駕游全程都由小娘子的爸爸一人開車。說來慚愧,小娘子竟然忘記了帶駕照,出發第一天的路上才發現,怕被算作無照駕駛,所以全程都由老爸一人開車。后來聽說沒帶駕照也可以駕駛,只是會罰款,不知真假。反正當時我們時間并不緊張,爸爸雖然已經63歲,但對開車有著無比的興趣,駕駛技術也比小娘子嫻熟,所以索性就讓爸爸好好過把車癮吧!
以下小娘子會按每天的行程為也有同樣計劃或想法的朋友做一個詳細的路書攻略介紹。
第一天 北京—河北—山西平遙古城—山西吉縣,875公里,花費840元(明細附在文章最后)
第一天計劃的路程不少,所以早上5:40天還漆黑我們就出發了。狗狗溜溜前兩天得了嚴重的腸胃炎,連著打了三天點滴,很讓我們擔心,給它吃了半片暈車藥,祈禱路上他能好好的。
6:20進入榆垡南站收費站,天還黑著
河北一段的霧霾非常嚴重,車如果是開著車外循環的話,濃濃的刺鼻味道會撲面而來。
10點多進入了山西,天卻出乎意料地好起來了。
我們是春節前五天出發的,雖然不能節省過節免收高速公路的費用,但也正因為這樣,路上的車很少,很好走。
啟程之前,我們并沒有規劃要去平遙古城。但進入山西后,小娘子看導航的時候突然發現古城就在我們路上不多遠的地方,如果去一趟并不會多走出很多路來。我們早上出發的早,路況又很好,目前時間尚早,不如開個小叉,反正我們就是出來玩的。我們三人全票通過,就這樣愉快地決定了。
請點下午1點,我們達到了帶著“馬面”墩臺的平遙古城城墻下。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我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于此而建。春秋時屬晉國,戰國屬趙國。秦置平陶縣,漢置中都縣,為宗親代王的都城。
明朝初年,為防御外族南擾,始建城墻。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舊墻垣基礎上重筑擴修,并全面包磚。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歷各代進行過十次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臺。
“馬面”之設,既增強了墻體的牢固性,又在城池守衛戰中得以消除戰場的死角:一旦敵人兵臨城下,相鄰的馬面上的守夫可交叉射擊,讓來犯者左右受敵而一敗涂地。平遙城墻每隔60米-100米即有馬面一個,馬面上筑有瞭望敵情的樓櫓,稱“敵樓”。中向外突出的附著墩臺,因為它形體修長,如同馬的臉面,故稱“馬面”。
古城入口處停滿了觀光電瓶車,因為冬季是這里的旅行淡季,所以電瓶車和導游都可以砍價。小娘子習慣了自助游,但因為這次來古城并沒有提前做功課,我們又計劃在晚上的時候要達到吉縣,所以在這不多的時間里,要想玩得效率高,請一位導游,并坐著電瓶車游覽是最佳的選擇。于是一番殺價后,一輛電瓶車專門載著我們一家三口,外加一位導游,100元,成交。
第一站,導游先帶我們去了并沒有什么名氣的馬家大院,但參觀完后,小娘子覺得絕對去又所值。
很多朋友,包括小娘子在內,此前只知道喬家大院和王家大院,卻不知道這個平遙古城里的第一大宅——馬家大院。有著170多年歷史的馬家大院是“平遙四大家族”之首馬中選的府宅,他還是喬家大院主人喬致庸的岳父。雖然馬老爺的豪宅在名氣上很低調,但它整體的建筑規模、氣勢與文化韻味都堪稱北方民居的翹楚,絕不輸于那幾個名頭響的大院,畢竟這可是平遙首富的宅子。
對古建筑、文化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看小娘子對馬家大院的詳細介紹:《看平遙古城里的第一豪宅》。
參觀完馬家大院,我們來到北城樓。古代的城樓又稱“譙樓”。平遙古城的城樓共有六座,東西各二。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補修重筑,城樓高16.14米,寬五間13.72米,進深四間10.04米。造型古樸、典雅,結構端莊穩健。
順著北大街向南走,路上都是賣平遙牛肉、柳林大棗、山西汾酒這些當地特色食品的店鋪
如果鳥瞰平遙古城,其形同一只烏龜,“龜”頭南尾北,東西四門比擬為龜之四足,民間故有“龜城”之說。南門之外,古有中都河水蜿蜒而過,從而引發了古代文人“龜前戲水,山水朝陽,城之攸建,以此為用”的感慨。烏龜是吉祥、長壽的象征,“龜城”之說源于古人對“四靈”的崇拜,“龜城”寓意固著金湯,長治久安。
平遙古城里的二郎廟是我國現存唯一專供二郎神的廟宇。廟宇坐西朝東,階前有華表、石獅,檐廊墻面上畫著巨大的門神壁畫,屋檐如錦簇的花團,氣勢宏偉。楹聯:“迎客樂游且看香林絕俗,消人煩惱還知道法多情”。
冬季的平遙古城很安靜,沒有了游人的嘈雜,仿佛回到了那個頭戴瓜帽的年代,如果推開街巷深處的一扇門,不知道會不會有位穿羊皮襖的漢子在憨憨地笑。
平遙古城里有很多當鋪,“匯源當”有平遙當鋪博物館之稱。
“匯源當”除了地上的多間房屋,也有著自己的地下金庫。
古代當鋪的特點就是要房子高、臺階高、柜臺高,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畢竟去當鋪的人都是有求于人家的。我們玩游戲,老媽在外,老爸當上房掌柜的,老媽問:把溜溜當了多少錢呀?哈哈哈~
既然是當鋪,當然少不了算盤
被當來的物品,有值錢的古董書畫,也有窮人的羊皮襖。
典當分贖當和死當,贖當跟現在的抵押貸款一個意思,而死當就是拿物品換錢了。
這對紫檀木的大衣柜可是匯源當的鎮宅之寶,要知道寸金寸檀啊!衣柜的四面雕著九十九條龍,也稱為九龍柜。
平遙古城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南大街為平遙古城的中軸線,北起東、西大街銜接處,南到大南門(迎熏門),以古市樓貫穿南北,街道兩旁,老字號與傳統名店鋪林立,是最為繁盛的傳統商業街。西大街,西起下西門(鳳儀門)、東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東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就誕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街”。
日升昌票號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平遙縣西達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資與總經理雷履泰共同創辦,是中國民族銀行業的先河,一度操縱了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平遙這里是總號,分號曾經遍布了全國30多個城市,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著稱于世。
這就是馬家大院的馬老爺曾經學徒,并成為了大掌柜的地方。
我們時間緊,沒有一家家進入參觀
眼前這座雄跨繁華通衢的漂亮小樓可是平遙古城的標志性建筑——金井樓,也稱“市樓”。因一日有三市,即“早市、午市、晚市”,故市樓由此得名。又因樓下的中央路面覆蓋著當年的“金井”,故有“金井樓”之美稱。
市樓的興建年代目前無從考察,只知道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曾被重修過。清朝的時候,晉商稱雄天下,平遙市樓前也空前的繁榮,市樓也被修葺過數次。親們仔細看,北面樓頂的黃綠色琉璃瓦組成了一個“壽”字。對面南面的樓頂則是一個“囍”字。
市樓居于古城“天心十道”處,造型優美,建筑結構考究,高18.5米,歇山造。清代詩人趙謙得登樓云:“攬山秀于東南,挹清流于西東;仰觀煙云之變幻,俯臨城市之繁華。”
市樓向南就是南大街,清朝時期,南大街控制著全國50%以上的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因為其繁華,也被稱為“明清一條街”。
中國鏢局博物館是明末清初鏢局的舊址
除了上面這些,平遙古城里還有懷揣精湛彩塑藝術的雙林寺、五代碩大木構建筑的鎮國寺、“三廟合一”琉璃碧瓦的城隍廟等等著名的古代文物景點,但我們時間有限,只是走馬觀花,卻也領略了古城數千年豐厚的中華文化積淀。
在導游的再三懇求下,我們還去了古城內一家制作山西陳醋的作坊。畢竟天冷錢少,導游和電瓶車師傅都不易,小娘子對醋的制作過程也十分感興趣,漲個知識沒壞處。喜歡吃醋和對醋是什么制作出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看小娘子這篇:《原來醋是由酒釀出來的》。
下午3點多我們離開平遙古城,6點順利到達今天的目的地吉縣。
因為帶著溜溜,好的酒店都住不了,這下倒是省錢了。
來到山西,怎么能不來一碗刀削面呢!
第一天花費840元,明細:
1、北京-山西吉縣過橋費:325元
2、平遙古城:180元(停車費20元,古城觀光車+導游100元,旺季的時候會貴,淡季的時候可以砍價,馬家大院+匯源當60元/人,因爸媽都有老年證,所以游玩的門票一般就只有小娘子一人買,節省了不少)
3、吉縣住宿:49元(由于帶著狗狗溜溜,好的酒店不讓住,只能住小旅館,外加有些還有團購,又都是旅游淡季,費用就相當便宜了。)
4、晚飯三碗刀削面:21元(中午自帶)
5、加油:265元
小貼士:
1、第一天的公里數雖然不少,但這一天的路很好開,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幾乎都是筆直筆直的,車有定速巡航的話會很省力。
2、如果只是逛平遙古城是不用買票的,但古城里的一些景點如果要進去參觀是要買票的,每個地方可以單獨買票,也可以買通票,通票全價:130元/人,效期3天,包括22個景點:古城墻、縣衙、日升昌、清虛觀、文廟、城隍廟、天吉祥、匯武林、中國鏢局、同興公鏢局、藤泰厚、蔚盛長、雷履泰故居、百川通、華北第一鏢局、協同慶、商會、古民居、報館、古兵器博物館、二郎廟、馬家大院。 1.2米以下兒童、現役軍人、殘疾人、60周歲以上老年人憑有效證件可免票;18歲以下(含18歲)的青少年、學生憑有效證件可半價。
3、如果不是過年幾天,冬天的平遙古城人很少,逛起來很舒服,就是要多穿點,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