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還穿著短袖、啃著冰棍兒賞荷解暑的時候,內蒙古北部已經進入到了深秋。此時的內蒙古東部阿爾山正散發著濃濃成熟中年男人沉穩、厚重的韻味,那是冬、春、夏過后的厚積薄發。
關外北方的秋天來得突然,兩場秋雨過后,綠色植被換上了帝王般的黃色裝束,讓人肅然起敬。如果說七八月的草原新綠是蓬蓬勃勃的發育期,那么九月的絢麗多彩就是收獲喜悅的成熟期,蒙古兒女的情歌中會時不時將草原比做男人的胸懷。
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科爾沁草原和蒙古草原的交匯處,即是阿爾山。阿爾山是一群活火山的名字,這里的土地是黑顏色的,由于富含礦物質和稀有金屬,讓我甚至相信從中能輕易找出紅寶石和狗頭金。
來拍照,最不能錯過的是阿爾山的早晨。有火山的地方,地殼較薄,地下暗河帶著地熱和硫磺味從地縫中噴涌而出,冉冉流過山間之后,留下一圈繚繞的霧,然后凝成一朵云,飄走了……整個過程就像大地的吐息。
地質公園分布著七個天池,九個堰塞湖。烏蘇浪子湖和杜鵑湖距離住處較近,成了晨拍、暮拍的最佳去處,稍去晚一點兒,最好的眺望臺會被三腳架布滿。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海拔在1000—1400 米之間,中蒙界河哈拉哈河就發源于此。地質時代第四紀早期火山爆發,大量巖漿自火山錐體西側溢出,沿西北向溝谷傾瀉而下,注入附近的哈拉哈河支流。巖漿流入河中,遇水受冷后,在河道形成串珠狀的湖泊——堰塞湖。
從三潭峽到金江溝林場約20公里長的哈拉哈河段,由于地熱作用,水下有保溫巖釋放熱能,多少年來該河段從未結冰,一年四季暢流。在嚴冬里-40℃,滴水成冰的時節,阿爾山境內所有大河小溪盡數封凍,唯有此段河水熱氣騰騰,流水潺潺。裸露在河面的石頭時常有冰雪堆積,岸邊也會出現霧凇奇觀,但河水卻絲毫不受天氣的影響,水底還長著青青水草……這就是神奇的不凍河。
阿爾山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哈倫·阿爾山是阿爾山的全稱,其意為“熱的圣水”。阿爾山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又處于大陸型高山氣候區,全年氣溫較低,日溫差較大,一日之內有四季。然而這里卻有得天獨厚的溫泉,這讓寒冷而漫長的黑夜有了暖暖的情趣。
自駕線路
草原自駕通常選擇阿爾山作為進入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第一站,從這之后可以選擇自駕滿洲里、額爾古納、根河、莫爾道嘎、室韋等地,通常這一圈自駕玩下來大概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最佳旅行時間
9—10月,開始轉冷,樹葉開始發黃飄落,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國慶黃金周期間可能會下雪,塞外滄桑意境和泡溫泉逐漸成為主題。12月的阿爾山則非常適合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