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世界,而是將目光與腳步都放在了遠方。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旅游不再是低頻的奢侈品,隨著市場不斷擴大,大眾對于旅游行業的需求也隨之變化,單一的旅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大眾的消費需求。在需求為導向的作用下,自駕游應運而生,作為自駕游細分產業的房車露營也隨之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目前,我國房車自駕游正處于起步階段,與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雖然我國正在努力追趕,發展勢頭也還不錯,但在許多方面仍舊存在無法跨越的鴻溝。
國產房車旅游業不成熟,行業只能跬步前行
自駕游因其自由、個性化的特點深受消費者追捧,但人們更多的傾向于家用轎車參與自駕游行程。中國人對于房車還局限于概念階段,且大多數人潛意識里將房車依然定位在高端消費人群的奢侈消費品階段。目前看來,房車行業想要實現快速發展仍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房車旅游文化不普及,市場難以開拓。我國房車現在正處于起步階段,房車旅游文化尚未深入人心,大多數人不了解房車也沒有購買房車的計劃。再加上國內的生活習慣與國外相差甚大。西方人戶外露營傳統由來已久,相比歐美家庭的不定期戶外露營習慣,國內缺乏戶外露營意識,導致房車在我國的存在感不強,嚴重阻礙了房車行業的發展。
房車旅游及服務設施不完備是房車行業發展路上的“絆腳石”。與國外相比,我國的露營基地嚴重缺乏,2017年,美國房車露營地保有量約為27210個,而我國大約只有800多個已建成房車露營地,露營基地對比美國來說只是小巫見大巫。且我國房車旅游相關細分產業不健全,現有的房車露營基地旅游配套設施十分單薄,推出的旅游產品過于單一,缺乏配套的休閑娛樂產品,這些不完善的產業使得房車旅游行業的魅力不能被充分發揮出來,消費者無法體驗到更優質的服務,導致行業口碑難以建立。
駕照獲取難度系數過大,所花成本偏高。我國房車分為自行式和拖掛式兩類,所需報考的駕駛證根據車身長度以及可載人數量均細分為A、B、C三種不同規格。但由于房車與普通汽車的差別較大,所以對駕駛員的操作經驗要求十分嚴格,C照要到達一定年限后才能繼續申請更高級別的駕駛證。對普通消費者來說,考取房車駕照所花時間成本過高,與房車的使用頻率相比,二者價值不成正比。
作為新興產業,房車擁有極大的市場潛力。依靠國內資本優勢與自然條件,房車旅游行業本可以快速發展,縮短與歐美比肩的時長。但事實上,房車旅游業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產業鏈條,在整個旅游行業以及汽車行業發展緩慢,再加上國內企業力量薄弱,沒有強有力的巨頭支撐使得房車行業容易陷入發展困境。
國產房車企業多卻不強,藍海深不見底
一直以來,我國房車企業的數量居高不下,但真正能站在行業前沿的卻只有鳳毛麟角。自相關權威部門統計,2017年中國行業年度數據顯示,房車行業到2017年底已注冊登記企業超5000家。雖然我國房車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但行業總體呈上升趨勢。在市場潛力逐漸釋放的過程中,想要從中漁利的企業不在少數,但往往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那么,為什會出現這種情況?
其一,國內房車企業互爭雄長,但技術創新始終是軟肋。作為舶來品,房車在我國發展的時間并不長,相比起歐美國家相對成熟的房車制造技術,我國只能算是初生牛犢。業內人士和消費者均反映國內房車看不到創新力,由于國內房車起步晚、基礎差,又一味的模仿國外的品牌設計,以致于各企業生產出的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其二,多數企業盲目進軍房車領域,只看利益,難以常青。對于新興的房車企業來說,大多數一開始熱血澎湃,卻忽略了當下的情形。國內房車作為一個起步不久的產業來說,最重要的是建立民眾基礎,而許多的新興企業卻把重點放在了盈利上面,房車生產成本和制造工藝遠遠不如它的定價來的高端。例如同為大同底盤改裝的C型房車,亞特、中天、旌航、法美瑞定價從32.8到57.88萬元不等,價格相差20余萬,令人乍舌。超高定價迫使企業丟失民眾基礎,而民心盡失的企業難免會陷入發展困境。
其三,市場雜亂無章,企業良莠不齊。自2000年前后進入中國市場,房車行業就受到資本的矚目,無數創業者、投資者紛紛投身其中,然而,雖然經過了初期的百家爭鳴,但房車行業并沒有實現突飛猛進的發展。一直以來,房車在國內發展方興未艾,缺少值得信賴的大品牌,這與早些年的乘用車市場相似。雖然經過了10多年的發展,但國內房車企業仍舊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打開局面,無論是在制造工藝上還是服務上,良莠不齊的國產房車都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房車市場魚龍混雜使得整個行業都蒙上一層黑紗,各路造車企業盲目樂觀的看待市場,追求產品帶來的利益,而不能以創新技術、服務大眾為核心,找不準適合國情國策的市場定位,這樣的企業在熱潮之后勢必會走向轉型甚至“死亡”。
趕上發展春風 國產房車有望擺脫冰川紀
盡管國內房車還未完全與消費者渡過磨合期,但各個環節雛形已出,再加上房車營地產業政策扶持前景光明,房車行業的市場價值仍舊存在著巨大的挖掘空間。那么,國產房車企業應該怎么做才能幫助行業擺脫冰川紀,看見好望角?
首先,可以在部分旅行網站增加房車旅居版塊,加大房車文化普及力度,高曝光度將是房車鋪開市場的基石。我國房車現如今未能像轎車走入普通的家庭的原因除停車難、價格高之外,還因為普及度不夠。不了解房車,對房車的認識不夠深入,未體驗過房車出行,大多數人對房車僅限于想象階段,自然就導致了房車市場不理想。與旅行網站合作,既拓展了旅行公司的項目、豐富了旅行方式,也有助于消費者了解房車旅行,從而選擇房車旅行。不論是租還是買,都會促進房車市場的發展。
其次,國內房車企業應當將重心放在創新、優化技術等方面。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我國房車在技術創新方面依舊十分薄弱。上汽大通、福特江鈴、覽眾以及依維柯等企業在房車行業呼聲較高,但這些企業在造車方面也都存在技術問題,安全性能不夠高,空間利用率低、續航時間不夠長、汽車質感不夠完美等。所以,國內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必須在造車技術上做出強有力的提升,技術將成為決定新能源汽車企業成敗的重要因素。
再次,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價格。在消費市場中,價格與銷量呈反比關系,當價格過高時總會抑制消費者的購買欲,導致房車銷量不理想。企業要想提高房車的銷量,就要先從成本入手,通過升級自身的產業鏈,減少流通制造環節,提高行業集中度,從而節約成本,降低房車的價格。在降低價格的同時,企業還要注重房車的質量問題,比如加強監控環節,提高出廠的審核標準等,確保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更物美價廉的產品。
最后,推動“房車+其他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要使房車產業盡快走上正軌,就必須推進房車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形成大產業格局。比如,與農林水牧漁業融合發展,依托廣大農村地區特色,以房車自駕的方式進行鄉村旅游;與工業融合發展,提高房車制造國產化水平;與服務業融合發展,以休閑度假、文化娛樂旅行為抓手,增強房車產業的發展勁頭。房車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既可以為消費者在房車露營方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也能發掘房車露營的更多趣味性,而且可以延伸產業鏈、拓寬產業面、聚集產業群,從而形成新興的交叉優勢產業。
對于國內房車企業來說,技術與性能的創新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讓房車出行融入進老百姓的生活,能夠為廣大的消費者帶來更多福利。只有這樣,房車露營才能受到群眾的認可,也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國內房車行業寥寥十年,眾多新興企業若想打破僵局,就必須依照當下國情和市場情況,制定相應的策略。心中有數,腳步才能走得扎實。否則,哪怕掀起再大的浪潮,也會被吞沒在歷史的洪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