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這個省份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皖北和皖南的經濟明顯不在一條線上,后者都能甩前者五條街。也不知道是不是一直都覺得南方人比北方人有錢的緣故,腦子里一想到不是我們北方的人,那就是一身奢侈品的打扮。以前上地理課的時候,那個老師跟我們講,咱們這兒的經濟水平發展,想趕上現在的淮北,還得個三十年,我一臉不可置信。畢竟淮北和我們離得非常近的啊,差距怎么可以這么大,那比我們再南邊的地方是不是賊富裕啊!?
安徽的省會是合肥,近幾年合肥的房價蹭蹭蹭直往上漲,壓都壓不住,想著它是一個省的中心,貴也有人買。不過合肥除了經濟,可參觀的地方還是不少的,畢竟在歷史上也是座名城,許嵩的那首《廬州月》就是這個地方。除了合肥,其次就是蕪湖了。兩地的距離不是太遠,高考填志愿的時候,大部分的考生還是奔著這兩個城市去的。都想往經濟發展景氣一點的地方去。我最喜歡蕪湖的火車站,不僅大,而且干凈。第一次到蕪湖的時候就在那兒拍了好多張照片,喜歡!其實,這兩個地方的發展速度是很快的,但是要是說哪個最有錢,恐怕她倆得往后站一下下,因為還有個馬鞍山。
是不是很訝異?沒想到黑馬是這個?其實不是的,馬鞍山是有實力的,先看他的地理位置,離南京很近是不是?因為城市發展的集聚效應,一個地方的發展很容易帶動附近的大中小城市。再加上馬鞍山特有的歷史文化,李白在這里過過日子,李清照筆下的項羽曾經在這里結束過他年輕的生命。這些更是為他增添了人文氣息,來往游玩的人群絡繹不絕。
安徽省內的人口不少,江蘇因為經濟原因也有很多人。而南京又是個大城市,越來越多人去那兒,馬鞍山就近水樓臺先得月了,經濟發展,旅游文化都沾了沾光,再加上自身建設,資本積累是越來越多。而且南京和馬鞍山之間的地鐵站也要建好了,這就為他以后的平步青云更為如虎添翼了。
如果鐵路修好了,那么,他不僅與南京,更是與蕪湖及其他安徽的城市發展更加密切。到那時候,馬鞍山在省內的知名度將會更上一個層次,越來越多的人了解這個地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