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邵華
據路透社報道,大眾品牌負責電動汽車的董事會成員吳博銳(Thomas Ulbrich)表示,在生產電動汽車和軟件方面,特斯拉比競爭對手領先10年。
吳博銳表示,“特斯拉是一家令人印象深刻的制造商,這也是我們的動力。特斯拉有10年以上的經驗,但我們很快就迎頭趕上了。”
大眾汽車年銷售平均額近1100萬臺,在過去30年里只經歷了兩年虧損,而特斯拉成立17年來,汽車銷量不到100萬臺,至今尚未公布年度利潤。但在市值方面,大眾已經落后于特斯拉。
大眾的長期目標是說服資本市場將大眾汽車看成更像特斯拉,而不是傳統的老牌汽車制造商,從而將其市場價值從目前的約750億歐元提高到2000億歐元。
此前,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也稱,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為電動汽車“鋪平了道路”。
迪斯表示,馬斯克正在承擔大眾無法承擔的風險,但他在前面領先,大眾是快速的追隨者,并盡可能地保持接近而不至于落后。
大眾正在收購軟件公司,并加大對可持續車型以及電池的投資,希望仍能跟上特斯拉的步伐,并將在某個階段可能超越它。
大眾集團已經宣布投資70億歐元招聘IT行業人才,并將整合旗下12個品牌分散的IT部門,集中成立軟件部門“Car.Software”,并表示該部門將到2025年將汽車軟件開發的內部份額提高到至少60%,目前這一比例不足10%。
吳博銳表示,該公司今年將推出一款新的軟件操作系統,希望到2050年該系統能讓旗下汽車事故不再發生。
大眾下一代汽車將配備軟件、傳感器和處理器,使車輛能夠預測和避免事故,并具有不斷學習新的反應的能力。
吳博銳表示,隨著軟件算法的改進,新的基于軟件的汽車操作系統將不斷更新,該系統將首先使用大眾ID 3純電動汽車上。
“數據和算法能以多快的速度改進?我們的客戶應該從軟件每周、每天的深度學習中受益。我們正在從一家設備公司轉型為一家軟件公司。”吳博銳說。
吳博銳還表示,定于今年夏季在歐洲銷售的第一代純電動汽車仍在調整之中。
“我們還沒有達到100%,”他在談到ID 3的軟件開發狀態時說。“在市場推出前,仍有一些技術任務需要完成,這是正常的。”
此前,德國《經理人雜志》報道稱,大眾汽車仍在與旗下ID.3的大量軟件問題作斗爭。數百名試駕員每天報告的軟件漏洞多達300個。目前有超過1萬名技術人員正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這可能會將ID.3的推出上市至多一年。
去年9月,大眾汽車正式發布了ID.3車型。新車將包括4種不同續航版本的車型,其中三種續航版本分別為330公里、420公里和550公里,電池載電量分別為:45千瓦時、58千瓦時以及77千瓦時。
ID 3將于今年夏天在德國上市,售價為2.4萬歐元(合2.7萬美元),其中包括環保汽車稅收減免和優惠政策。這將使其與大眾的燃油發動機汽車的價格不相上下,并成為該公司在電動汽車領域大規模擴張的第一步。
大眾品牌預計到2025年將生產150萬臺電動汽車。這一數字是去年全球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銷量的三倍多。從今年開始,大眾汽車品牌會開啟大規模的電動化攻勢,在全球范圍內推出8款新能源車型,包括2款ID。系列車型和6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該公司已證實,將在其MEB電動平臺上推出第二款車型ID.4。這將是大眾品牌的第一款純電動緊湊型SUV,也是第一款基于MEB平臺打造、面向全球市場推出的純電動SUV。新車預計將于2020年晚些時候開始付。
大眾集團旗下品牌還包括保時捷、奧迪、斯柯達、賓利等,到2029年將共推出75款純電動汽車和60款混合動力汽車,預計電動汽車銷量將增加至2600萬臺。其中,2000萬臺電動汽車將基于大眾MEB平臺生產,剩余的600萬臺汽車中多數將基于其PPE平臺打造。